大明:寒门辅臣

第四百八十五章 几乎废弃的府学(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之前是卜家垄断,低价收购。

现在府衙垄断,福州什么价,泉州府就是什么价。

当然事情也没这么简单,需要告诉老朱、户部、行省,要不然泉州府的账目就一行字送到行省,行省也不敢给户部递。至于那些啰嗦的御史,就没必要知道了。

泉州府这些年来被一茬又一茬的人搞得破破烂烂,顾正臣只能埋头苦干修修补补。

顾正臣从养济院出来,面带悲伤,对卫敬止、黄斐道:“晚点拟写文书,让各县寻找无人照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接到养济院发给钱粮照养。地方县衙赡养有压力的,转至府衙来赡养。”

卫敬止、黄斐连连答应。

顾正臣又前往泉州府学。

对于泉州府人,更习惯将泉州府学称之为文庙。

泉州府学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在府学旁开建孔庙,算得上历史悠久。府学坐北朝南,以大成殿和明伦堂为主呈“双轴线”布局,左面是府学,右面是孔庙,这种“左学右庙”的形制在明朝很是常见。

这也给生员提供了方便,这边学习结束,那边就能去问候下孔夫子,为啥写这么多难背、难懂的文章,子曰子曰的,你少说几句不行嘛……

府学里最壮观,最大的建筑,最好的建筑,不是授业解惑的明伦堂,而是供奉孔子、四配、十二哲神位的大成殿,这也是祭孔的场所。

顾正臣看着眼前壮观的大成殿,暗暗惊叹,这是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用四十八根白石柱承托,其中有八根柱子是盘龙檐柱。

不用说,这是南宋时的杰作,不是南宋朝廷,泉州府学估计也没这么大脸面……

顾正臣瞻仰着孔子,叹息道:“卫敬止,泉州府学还有多少生员?”

卫敬止低下头:“没了。”

“教授呢?”

“走了。”

“训导呢?”

“也离开了。”

顾正臣看向卫敬止,指了指孔子像:“偌大的泉州府学,就这孔夫子一干人在这里守着不成?”

卫敬止不敢说话。

泉州府学没人了,这是悲惨的现实。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能全怪到府衙、卜家等身上,说到底还是老朱停罢科举引起的后遗症。

泉州府属于福建行省,整个福建行省的教育水平远远比不上两浙、江西、应天府及其周边等地,换言之,就是科举照样考,泉州府都未必能考中几个举人,但多少还是有些希望,可在朝廷停罢科举之后,希望就彻底破灭了。

没希望入仕,谁还背四书五经。

什么孔夫子,什么孟子,统统不管了,改行另寻出路才是正事。

出于这种心理,加上府衙不作为,地方贪官污吏太多,教授长期缺员,训导不作为,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泉州府学就散了。

嗯,还剩下两个负责清扫落叶,打扫卫生的老人。

顾正臣有些头疼,道:“府学训导可有在晋江城内的?”

卫敬止想了想,点头道:“有一位训导名为李烈,居在新门外笋江石塔附近。不过此人脾气不甚好,教导起来极是严厉,动辄打生员手心。”

顾正臣叹道:“严师出高徒,孔夫子还有骂弟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时候,打没打过弟子并不清楚,但少不了言语责骂。只要能教出好的弟子,不管是打还是骂,都可以用。”

对待教育这一块,顾正臣认为先生严厉一点,适当体罚下没什么太大问题,自己小时候也挨过老师的粉笔头、黑板擦、戒尺,没老师当年的严厉约束与管教,自己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学得进去?

最可怕的就是老师打不敢打,骂不敢骂,管不敢管,到这种地步,教育基本上就进入了死胡同,没前路可走了。

顾正臣准备将李烈请出来,将那些离散的生员找回来。

一府之地没府学怎么行,说出来岂不是丢人?

教育不能丢,丢教育等同于丢文化,丢文化岂不是整个泉州府都是粗人了……

文教属于知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一个不重视文教的知府是不合格的。

哪怕老朱停了科举,该办的教育还得办,反正科举也不是一直停着,十年之后,科举之路还是会打开的。

就在顾正臣筹划解决府学问题的时候,一艘艘大福船出现在福建外海,船帆兜满风疾驰而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根据隋唐演义整编,其中包含贾家楼、南阳关、秦玉征西、三薛护唐等故事
徐夏半生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关于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魏冉穿越成异姓王世子替身。真世子在封地逍遥,自己在京城当人质?既如此,那就代替他成为真世子。大骊皇帝:魏世子,朕要把三公主赐婚给你!真世子小姨:虽然你是我假外甥,但我是你真娘子呀!真世子:父王,冒牌货抢了我的公主和小姨,我要把身份换回来!异姓王:儿啊,晚了,爹的三十万大军被他给灭了……。
一条沙鱼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一所看似普通的幼儿园,学生却来自历朝历代。李世民的闺女小兕子、朱元璋的大孙朱雄英、幼年扶苏、幼年嬴政、幼年朱高炽、幼年郑经……小朋友们白天上学,晚上把第一手资讯或学会的东西带回古代。朱雄英:“爹,快救娘!娘这一胎会难产!”扶苏:“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幼年嬴政:“媪媪,我看到我未来的儿子了!他叫扶苏,他还会抡语。”……家长群里。朱元璋看到朱棣的皇帝谥号炸了:“老四造反了?”成年嬴政看着刘邦的
棠亿亿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