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来历不同,对大明朝廷的忠诚度不同。
方国安是左良玉的部将。左良玉,贺人龙,以及辽东军,各部都在长期作战与军队欠饷的压力下,蜕变成了军阀。
而王之仁就不一样了。
他堂哥是得宠的大太监,王之心在北京的时候,那是有名的富。他手指上露一点出来,就足够王之仁过得舒舒服服了。
王之仁部的战斗力如何?高弘图不敢保证。但是王之仁的忠诚度却是敢保证的。
朱以海自然是知道王之仁的。
重生以来,仅仅匆匆一面,王之仁就带着本部精锐进入凤凰山。
但是前世,王之仁却是在江上之役,方国安投降之后,最后撤退的一支军队,更是在大败之后,不可挽回,满门九十六口沉船,他自己投奔鞑子松江城。
并非投降,而是国之大臣,不可不死于明处。
大骂洪承畴而死。
越是如此。
朱以海就越不能走。
历史上江上之役的主力,就是方国安,王之仁两部。
而这两部核心,也不过数千老卒而已。
这数千老卒在,以这些老卒为骨干,以老带新,能够迅速扩充军队。还能保证一定的战斗力。但如果这些老卒不在了。
组建的新军,那就是花架子一样,一触即溃。
天下大事,退一步,都是容易的。
但是退了这一步,想要再走回来,就要花费十倍百倍的努力。也未必能做到。
特别是而今的情况下。
他好容易鼓舞起的军心士气,他一退。就不知道该如何收拾了。
“朕找高先生,不是说要走的事情,而是朕要上山。”朱以海说道:“上凤凰山。”
“陛下,万万不可。”高弘图说道:“陛下身系天下安危,绝不可轻掷。”
朱以海说道:“没有谁真系天下安危。”
“别说多了,这个都信了。”
“我只知道,杭州如果不守。钱塘江防线也是够呛的。钱塘江不守,福建也未必能守。国家只剩下这一点残山剩水,又能退到什么地方了?”
朱以海似乎看见了前世。
前世一年后的江上之役,大败,博洛大军南下,郑芝龙投降,一路从浙江,福建,打到了广东。
从此战事就局限于西南一隅,而郑成功百战,也没有撼动东南局势。
大事才是真正不可挽回。
今后杭州之战就如此难,难道来日江上之役就不难吗?
今日可退一步,明日往哪里退。
“朕,宁进一步死,不退一步生。”
“朕相信,凤凰山上是我大明将士。”
“但如果天不佑我。”朱以海说道:“朕也要对天下事情做一个交代。”
朱以海掏出一封手书,递给了高弘图说道:“高先生,天下大事就委托给你了。”
高弘图打开一看,却是朱以海简单的封唐王为皇太叔。一旦他战死沙场,请高弘图奉唐王为尊位。继续打下去。
前世,唐王封他为皇太侄,今日,他封唐王为皇太叔,也算报了当年一箭之仇。
高弘图看过手书,沉吟片刻,说道:“陛下坐镇杭州,凤凰山,老臣去。老臣虽老,却能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