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符师开始成神

第31章 只能出此下策(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制符师开始成神》最新章节。

两刻钟后,徐阳出现在张记茶馆靠窗的位置,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县衙东侧便门,吏员上下班都从此门出入。

在此,他等的是徐春明。

今天交税时他特意到户房闹了一下,确认了对方的相貌,也看出此人不过是炼符二层的小修。

其实,他不想走到这一步。

可对方咬着他不放,他只能出此下策。

账本一事,可以看到县令大人对属下的保护。

法律的路子肯定走不通,举报的路子失败了,徐阳在这个世界又没有交情够好的上层人脉。

好在他懂一些拳脚。

暗杀官吏在任何朝代都是大忌,可惜,他没得选。

对方要他死,要林灵入教坊司。

这是不共戴天之仇。

夕阳西斜,从东侧门出来的人多了起来。

他默默地盯着,可直到关门,也没有看到徐春明出来。

结清茶钱,徐阳阴着脸走出茶馆。

虽说这个月的制符税还有些日子才到期,但是他不放心。

“明天再来,”徐阳轻语一声向家走去。

当他走过一个十字街口时,忽然看到一道大腹便便的身影,那人正是徐春明,在他身侧是一道熟悉的人影,张怀。

这是在秘谋害我吗?

徐阳心中的杀意更上一层。

虽然知道这两人一直没憋好屁,但是亲眼看见他们在一起,还是让他杀意大盛。

这时一道闪电在云层中划过。

接着豆大的雨点随着“轰隆隆”的雷声打了下来。

好雨!

“刷拉”一声撑开油伞恰好挡住张怀投来的目光,徐阳低斜伞盖,看着两人的下肢在街道口分道扬镳。

雨线成帘。

他随着大腹便便的身影不急不缓地前进。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

这时,徐春明撑着油伞拐进一条小巷。

好机会!

徐阳一抖手,自袖口滑出一根破山刺,快步追进巷道。

却在此时,一户人家的大门打开,接着一个小孩子冒雨哭着跑了出来。

“小兔子崽子你给我回来,”孩子的父亲拎着一根木杆儿追了出来。

“你别吓着孩子,”一名老太太颤颤巍巍的小跑出来,不料地面湿滑,一下没站稳侧身就摔。

徐阳轻叹一口气将其扶住,焦急地看着徐春明拐出巷道。

老人经不住摔。

如果是成年人,他就直接过去了。

“没事吧?”

“没事,谢谢小伙子。”

扶老太太站稳,徐阳快速追过巷道,却失去徐春明的身影。

“……”

徐阳轻叹一声,尝试着追出一段距离,但不知道对方从哪个巷道又钻了进去。

无奈,只能将破山刺收进储物袋,转身回返。

这一次没弄死对方,但找到了大体区域也不算白来。

“嗒嗒嗒!”

在他回返之时,身后传来急速的脚步声,看样子走的很急。

“让开!”

巷道并不宽,如果不打伞双人并行不成问题,可是打了伞就不行了。

徐阳站在一边倾斜油伞,却看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身影。

徐春明!

“你,你……”徐春明睁大眼睛,眼神从犹疑很快就转为惊惧。

他害的人不少,但大多数人他并不认识。

要不是今早徐阳到户房吵闹了一会,他也未必认得。

噗呲!

破山刺穿心而过。

徐春明只是炼符二层,且耽于安乐,反应太慢,施法的前摇也长。

而且,他是文职吏员,根本没想过生死斗。

徐阳看着这大号的尸体,眉头一皱。

虽说一路过来已有腹稿,可还是觉得麻烦。

他先将储物袋中的桌椅取出来,才把徐春明塞进去,接着,他又将桌椅拆成木条重新装回储物袋。

此时,大雨如注,路上再无一人。

徐阳急匆匆回家。

今天跟踪徐春明太久,媳妇在家应该等急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修李五
剑修李五
剑修,出剑后只有两个结局,敌死,或我死......
自在清闲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我真的不是萝莉控:叶望川转生到玄幻世界已有第十八年。直到生日时,他才得知,自己竟是一个反派!而他又没系统、没重生、没金手指,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家世背景。唉……太难了。为了不被气运之子制裁,叶望川开始注意起了周围特殊的人。而他遇到的第一个气运之子……嗯?怎么是个萝莉???这萝莉居然还有系统!系统奖励还能被自己拿走用!从此。叶望川踏上了薅萝莉羊毛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白毛无口萝莉师傅,薅!灰毛红瞳
番茄味杂鱼
西游记扩写
西游记扩写
(明,吴承恩着。)可谓是经典,文化底蕴深厚,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感觉,没有任何想法,只为容易观看。
神秘的小土豆
天道天骄
天道天骄
关于天道天骄:天道恢弘,谁主浮生?天道一役,谁破苍穹?人杰、鬼雄、楚翘、天骄,万载后的归来,再踏归家路,再战天道桥!冥冥众生,悠悠万物,何为因,何为果?那黑手布下层层杀机!那连天大战时代的闯荡!浩瀚蛮荒,无穷天界,激昂战血如火!纷乱情仇如渊!滚滚雷鸣声震寰宇!我!林铮!回来了!
拈花一叶
弘邑录
弘邑录
古董店老板离奇死亡,牵扯一桩尘封已久的往事,古越国王室纷争,祸起萧蔷。看主人公如何将这千古迷案破解。本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悬念丛生,充满诡异。希望读者细细品尝每一章书,各个章节之间都会有联动。希望读者能够喜欢本书,感恩每一个看过本书的...
杨少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