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仪站起来,围着石桌来回踱步。
母亲透过开着的窗子,看着两个孩子玩儿的正欢,儿子就走进来传话说,女儿一会儿要来说个事儿。
之后看着朱玉和女儿耳语了几句。就被女儿给支走了。
看着女儿像个小大人儿似的,围着石桌转来转去,母亲知道,女儿一定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儿了。
朱玉又回来了,不知两人又嘀咕了些什么,女儿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回自己房间去了。
王瑾仪一进门,叫来青玉。
“青玉,我说你写。”
青玉把毛笔蘸满了墨,等着小姐发话。
“第一,你所提的人可用,但中人、保人都要齐全,并办好官契,然后用人考核期半年。……”
说到这里。王瑾仪想了想:从管理上说,让赵春明推荐人,店里只有2人,即使再相信赵春明,也不应该干这种蠢事。
这其实是经营管理的大忌。一是钱,二是货,三是账,没有分开。这就等于没有监督管理,仅仅看账是不行的。
新进的人,还是管钱、账的唯一员工,推荐的人。
想来想去,王瑾仪把青玉写好的纸条儿,几下撕掉。干脆直接和娘亲打明牌吧,不能不说了。
王瑾仪下定决心,自己等不起,泰生更等不起。
青玉看着小姐头也不回地走了。
朱玉赶紧跟了出去。奶娘这个无影人跑的更快,直接站在小姐身后,王瑾仪让两人等在母亲的房间外。
进屋一看。哥哥还在母亲房间里,怎么办呢,支走。
“哥,我在写大字,你帮我看一下,好的,帮我圈出来,再帮我写几个字头好不好?”
王文栋看着自己的妹妹,人小鬼大的样子。就知道她有事儿,要找母亲说,还不想自己听到。
于是笑的不怀好意。
“好吧,你的字呢,拿来。”
王瑾仪推着哥哥出门,找青玉取自己的字。
母亲坐等女儿先开口。王瑾仪想了想。怎么能快些解决问题呢?那办法就是开诚布公吧。
“娘亲,我想要两个人,对,得要两个。”
“做什么?”
“娘亲,我有间米铺,开了一个月了,生意很好,需要加个人。另外,我在外院儿得有个跑腿儿的,可以是个干杂活的小厮。帮我跑跑腿儿,但必须让我见一下。”
王瑾仪等待着母亲的询问,但没有询问。
“你要什么样儿的人?”
果然,母亲不仅知道,还在帮助自己,那就好办了。
“可靠的。心要正,人要灵活些,最好记性好一些,要是还会算账就更好了!”
“就这些?”
“就这些。嗯,娘亲,这样的人有吗?”
“你现在想见吗?”
“娘亲,现在吗?”
“走吧,我们去正堂。”母亲牵着王瑾仪往正堂走去。
进了正堂,只有青儿跟了进来,其余的人都在门外候着。
“去把人都叫来吧。”
青儿转身去叫人,王瑾仪满脸的惊愕。娘亲原来早早就猜到了,不能啊。自己什么也没说呀。
哎呀!奶娘,是奶娘,上次回农庄时,娘亲一定是问过的。王瑾仪深深的体会到什么是一位母亲的远见。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了。青儿身后跟着三个人走进了正堂,一字排开。
母亲对青儿点了点头。
青儿让各自开始了自我介绍。王瑾仪发现这里有一个人,自己认得。
父亲的书童,他就是王晋来。那个来自晋州的逃荒孤儿。
余下的两个人,一个叫王冀来,另一个叫王清阳。3人都是自愿来王家,从山庄上来的孤儿。
三个人明显带着不同的口音说话,却基本都是大启王朝官话。即便到了浔阳府城,交流上基本也没有问题。
3个人都是在山庄上习的字,开蒙书都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