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月影

第261章 “登徒子”的吻(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云初月影》最新章节。

兄弟几个闻言齐齐看向顾轻月。

总觉得这个小妹说话总是有不一样的感觉,思路清晰,逻辑清楚,这个妹妹确实很不错!

“好了,你们今天赶路辛苦了,小妹快去梳洗一下吃点东西,早点休息吧,母亲这里交给我们”,顾元锦充分发挥了大哥的作用,将顾轻月安排的明明白白。

他们兄妹多年未见,可他就是觉得很是熟悉,一切自然而然,没有疏远,没有生疏,只有熟悉和亲近。

顾轻月答应了一声,也没客气,就随着一个小丫鬟朝内院深处走去。

她确实很累了,自从收到信,一直在骑马,基本没有休息,要不是怕把马累死,恐怕他们会更早到达京城。

走了约莫一刻钟,终于到了一个小院门口。

顾轻月抬头,夜色下,‘菲月轩’三个字秀美风雅,原来这个院子叫‘菲月轩’么?

顾轻月记得顾元鸣曾说过,她小时候叫顾菲月的。

她的心脏忽然砰砰砰的跳动起来,她有一种莫名的情绪突然充斥在胸口,说不清、道不明,但很清晰。

顾轻月丢失的时候虽然年纪小,但还是能说清楚自己的名字的。

她估计是自己被老顾家收养后,养父母根据她的名字给改成了顾轻月。

菲月轩,菲月······顾轻月长长舒了口气。

她微微一笑,她知道这是原主的情绪。

她努力的平复这种情绪,渐渐的,有一种安然的,平静的,喜悦的情绪深深浅浅的漫过心口,回家了!

走进院子,顾轻月的心震了一震。

江婉跟在顾轻月身后,也被眼前的院子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即使在黑暗中,这个院子秀雅别致的令人心生温暖和愉悦。

几盏鹤顶铜灯矗立在小径两边,灯光橘黄温暖,院子里花团锦簇,即使在黑暗中也能闻到幽幽的花香,庭院错落有致,各种花草树木繁盛异常。

顾轻月有点疑惑,这才是乍暖还寒的初春,怎会有如此多的绿色草木?

从气候上讲,和黎州相比,这里还要气温再低一些。

“小姐快请,这院子里更深露重的,不要过了寒气”,前面的小丫鬟看见顾轻月停下脚步,又转回身,笑意盈盈。

“嗯”,顾轻月闻言,嘴角抽抽,这看一会儿草木就会过了寒气,那得多娇弱的身体?

继续朝前走。

顾轻月再次环视了一圈院子,这个院子很大,布置的十分清新雅致。

看来,这个母亲对女儿确实很上心,说是盼了十几年,缠绵病榻也不是虚言。

到了正房,顾轻月催促小丫鬟带江婉去安顿,她自己反手就关了门,说不需要人伺候。

顾轻月回头,被眼前的粉色冲击的有些心梗。

这清一色的粉色的沙幔,粉色的床帐,粉色的床单,粉色的被面······

顾轻月轻叹一声,走了一圈。

她发现这屋子里所用的布料,除了颜色深浅有所不同,上面的刺绣花样有所不同,质地也有所不同,颜色一水儿都是粉色系,就连多宝阁上的小釉瓶、小榻旁桌几上的双开插屏都是粉色的。

她拧眉想了想,估计是原主小时候最喜欢粉色,完全理解,她那会儿才三岁。

这个母亲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可现在的顾轻月不是很喜欢,她还是最喜欢紫色。

算了,家人一片苦心,可以说爱的非常深沉了,她也就笑着接受了。

等到她吃完了小丫鬟端上来的晚餐,洗漱后坐在妆台前,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自己回到镇国公府了。

看着镜子里洗漱干净的小脸,顾轻月挤出一个微笑来。

想起傍晚那会儿在正院见到的祖父和哥哥们,心里竟然没有一丝生疏感和别扭。

虽然她不是原主,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
落魄千金悄无声息死在出嫁的花轿里,再睁眼,医学界天才傅昭宁穿越而来。神医之女仗势欺人,撕她嫁衣,逼她退亲?未婚夫护着别人,轻辱她、嫌弃她、威胁她?家族里一群白眼狼要逼死祖父抢夺家产?傅昭宁撸起袖子迎战,有仇当场报,破亲当场退,白眼狼来一个杀一个,渣渣来一双灭一双!顺便再斗斗那位身份制霸全京城的隽王爷。隽王:本王错了,求饶、求和,求抱抱……
醉凌苏
漫步之游记
漫步之游记
没有什么可说的,心总是在迷茫,写给自己的话很多。
日不落的爱
朝阳之龄
朝阳之龄
一些随笔生活细碎
陈赋旧辞
四合院:开局奔赴长津湖,立大功
四合院:开局奔赴长津湖,立大功
开局奔赴长津湖,立大功:雇佣兵李卫东牺牲后,带着装满武器的空间穿越到50年,成为南锣鼓巷九五号大院的病秧子李卫东。开局面对四合院这些牛鬼蛇神想要夺房,计谋劝李卫东参军送死,却是送他去建不世功勋。且看在长津湖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卫东回到四合院,如何调教这些牛鬼神蛇。贾张氏:“李卫东这瘪犊子,想着送他去送死,没想到他从战场上戴着大红花,拿着一等功,完好无缺回来了,这房夺不成了。”易忠海:“这大院
夜雨芭蕉
柯南之百年柯学
柯南之百年柯学
“他是百年间,这个世界上最为神秘的那一抹阴影。”——乌丸莲耶黄昏之馆血色夜、宫野夫妇的小诊所、大火中的药物实验室、纽约银发杀人魔、命运之始多罗碧加……黑暗的幕后,一只不老不死的手,正悄然拨动着柯学世界的历史轨迹。
蛋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