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农村分田单干是否促进了中国农村的发展?(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最新章节。

有网民“时光”质疑当年的农村分田单干的国策,他发帖说:

当年农村分田单干是否促进了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

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一切,从前的中国农业曾经支撑起现代化建设的半壁江山,现在的农业则需要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解决三农问题,目前来看效果仍然有限。

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能促进中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但是,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不得不说,这位网民的思维逻辑相当混乱,对诸多关键问题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

该网民认为国家现在解决三农问题效果有限,根源在于对当下社会现状和农业现状的一知半解,尤其在粮食进口问题上,尽显其认知误区。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生产率两大关键要素。

从耕地条件来看,我国耕地面临着严峻挑战。尽管2024年9月19日自然资源部宣布中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达到19.18亿亩,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 ,在世界排名126位以后。有限的人均耕地面积极大地限制了粮食的总体产出规模,使得我国难以仅依靠国内耕地满足全部粮食需求。

在农业生产率方面,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亟待提高。农村人口过剩导致人均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数据,我国农村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约2.1亿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只有7.46亩。过小的经营规模使得先进农业机械设备难以普及和高效运用,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影响了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长。

再从需求端分析,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与当下有着本质区别。

过去所谓的自给自足,是建立在普遍贫困、物质需求极低的基础之上,那时人们生活水平低下,能喝口粥维持生存就已满足。而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对肉类的需求量急剧攀升。以2024年为例,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持续上升,而肉类生产需要消耗大量饲料,这使得对饲料用粮(如玉米、大豆等)的需求猛增,国内产量难以充分满足,不得不依赖进口。所以,大量进口粮食恰恰是全国民众生活水准普遍大幅度提升的有力证明,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积极体现,绝非农业发展失败的标志。

此外,我国国产转基因种植推广起步较慢,也是影响粮食自给率的一个因素。有研究推算,如果我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的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在合理的种植规划与科学管理下,配合国内其他粮食增产措施,有望使我国玉米、大豆的自给率提高10%到15%左右,进而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但目前这一推广进程仍需加快推进。

要明确的是,当年农村分田单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下国家投入资金解决三农问题,处在截然不同的维度。

当初分田单干,核心是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农民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继续生活下去的问题。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民公社体制下“大锅饭”带来的效率低下,让农民生活困苦,温饱难以保障,分田单干正是破局之举。分田单干打破了“大锅饭”体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土地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生产成果与自身利益紧密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几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飞跃式增长,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温饱问题,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今国家在三农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不是解决生存问题,首要的是为了解决农业工业化的问题,旨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其次,是要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科技水平显着提升,从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到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逐步普及,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仅解决了温饱,还朝着小康迈进,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分田单干所奠定的制度基础。它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为农民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使农村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分田单干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伟大创举,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坚定信心,在分田单干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这个网民认为农村分田单干之前,中国农业支撑起现代化建设半壁江山这一观点,与事实严重不符。

实际上,当时落后的农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从农业生产效率来看,在分田单干前,农业生产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以粮食单产为例,1952-1978年,全国粮食亩产量从141斤增长到182斤 ,年均增长率仅1.2%。在一些偏远地区,生产方式还较为原始,仍依赖人力和畜力,机械化水平极低。如197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9万千瓦,每公顷耕地拥有的机械动力不足1.5千瓦,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无法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再看农业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方面,农产品供应不足制约了工业发展。例如,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产量长期无法满足需求。1977年,全国棉花产量仅204.9万吨,使得纺织工业开工不足,影响了轻工业的发展,进而无法为重工业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和市场。另一方面,农村经济落后导致农民购买力有限。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133.6元,消费能力低下,难以消化工业生产的产品,限制了工业市场的扩大,不利于工业的规模化发展。

从国家工业化进程来看,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原料和劳动力转移都受到阻碍。在资金方面,农业剩余有限,无法为工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在劳动力转移上,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中,无法及时向工业领域转移,制约了工业的扩张。这种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依然存在,尽管改革开放后工业开始快速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对工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如农产品供应的不稳定影响相关加工工业的持续生产。

可见,在分田单干前,中国农业因自身的落后状况,非但没有支撑起现代化建设半壁江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后腿,影响了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写于2025年。)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大四学生李天佑魂穿1947年北平城一个12岁的小孩身上,不仅带着三个拖油瓶弟弟妹妹,还被白狗子追杀。意外发现所在世界是正阳门下小女人、情满四合院、新世界、潜伏、人是铁饭是钢等影视剧的世界。看他如何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过自己平凡的小日子。多女主,不种马。四合院剧情出现较晚,主要在1949年以后。
十点饭的吃
饥荒年:回到1961,我靠赶山为主
饥荒年:回到1961,我靠赶山为主
回到1961,我靠赶山为主:陈安重生1961年,面对唐家刁难果断拒婚。激活神级赶山系统后,他凭赶山技能猎杀野猪、毒蛇,收获强化点数。回村大显身手,不仅帮家里改善生活,还开启打猎种田新篇,看他如何在饥荒年代,用系统创造富足人生。
濑户内海
重生1958:从守山人开始发家致富
重生1958:从守山人开始发家致富
从守山人开始发家致富:2025年的特种兵陈然重生回到1958年,成了大兴安岭下的猎户遗孤,父亲为护屯葬身狼腹,母亲妹妹为生计问题哭肿了眼,但陈然却丝毫不慌!前世弹无虚发的兵王拿起枪,整个深山老林都是他的粮仓!傻狍子主动跳陷阱,百年参王当萝卜挖,就连东北虎也逃不过他的猎枪!在这片白山黑水之间,山珍野味取之不尽!当全屯还在担心他会葬身狼口时,陈然扛着猎枪带着猎狗,早就带全家过上了吃喝不愁的幸福日子!
人间漫游指南
非酋之王之倒霉系统
非酋之王之倒霉系统
谁说非酋不能变强,我就是倒霉之王,越是倒霉就越强大,什么天命之子,运气之王都不是我的对手,我就是最强的非酋之王。
不二耶
捡漏:从邂逅美女鉴定师开始
捡漏:从邂逅美女鉴定师开始
从邂逅美女鉴定师开始:即将毕业即失业的李羡鱼在系统的指引下救下了一名美女鉴定师,在她的帮助下进入收藏圈。然后他忽然发现,他的身边怎么那么多美女大姐姐,美女小阿姨……真好,每天鉴鉴宝,泡泡妞,时不时再捡个小漏,真是躺着就成了人生大赢家。
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