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助我登基?

第270章 挑明,勒索。(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之助我登基?》最新章节。

老杨心里骂娘。

好好吃饭不行嘛。

这谁能吃的下去,额,娄半城吃的还挺香的。

能不香嘛,他是看戏的。这戏,挺下饭的。

“对,是我说的。当然,我也是猜测……”

“不用猜,肯定是我岳父干的。不然,他怎么会把女儿嫁给我呢。我们证都领了。”

赵一鸣从怀里一摸,把那张假证就拿出来了。

“说吧。你想要多少?”徐明礼瞧都没瞧,也没说是假的。

他知道没用。

他算是反应过来了,这孙子今儿是打算给他们两个上眼药,顺便捞点,恶心恶心他。

他看了一眼于鹏,知道,赵一鸣这是给于鹏提醒呢。

他是在提醒于鹏,我把你说的,告诉我岳父了,你小心点,他搞你。

赵一鸣确实是这个心思。

他怕徐明礼偷袭于鹏,好像本身就比于鹏势力大,人多,再偷袭,万一一下把于鹏按死了,不符合他的想法。

最好是于鹏有准备,两个人旗鼓相当,这样斗起来才有意思。

之所以当面挑明,就是逼着他们去斗。

如果私下通知,那他们万一都忍着呢。

这有外人在,这事就算是公开了。

“我想要你的遗产。”赵一鸣笑着说道。

“您可就这么一个姑娘,我又是您女婿,这遗产怎么算可都是我的。”

赵一鸣又补了句。

“我还没死呢。”

徐明礼没好气的说道。

“那就是家产,家产。”

“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一会儿吃完饭,我可到处说,您杀了我爹。”赵一鸣直接说道。

“我尼玛。”徐明礼想骂人。

这不仅是杀父仇人的事情,赵一鸣的爹关系到十八亿的问题。

赵一鸣要是真到处说,总会有人,宁可信其有的。

于鹏为什么这个时候,把这个拿出来。

他其实也是想试探一下,赵一鸣的反应。

除了,试探赵一鸣知不知道他爹死的内情,还有那笔钱是不是真的在。

没想到,这孙子竟然直接捅出去了,还TM威胁上了。

正常人不是应该保持怀疑,然后去调查么?

不报仇也就算了,查都不查么?

于鹏听着赵一鸣的话,总觉得右眼皮跳,要破财啊。

“没人会信。”

“证据十足呢。感谢二叔。”

赵一鸣说道。

“没钱。”

“岳父,您可别说,您这么多年,两袖清风了。我可是听说,您抄了不少的家呢。要不,您送我点?就当嫁妆嘛。”

“回头,我给你送去两件老东西吧。”徐明礼知道,今儿算是栽跟头了。

他又瞪了一眼于鹏。你TM非要搞那似是而非的证据。

这下,算是被他利用了吧?

“两件?不不不,怎么也得两万件。”

赵一鸣摆了摆手。

噗……

老杨把刚喝进去的茶,又吐回去了。

他把筷子放下,端起茶碗,挡着脸,就想做个小透明。

结果,没忍住。

这尼玛,不是狮子大开口,这是一群狮子在嚎叫了。

“你当我TM住在紫禁城呢?三件,不能再多了。”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阀:家父阎锡山,亚欧一窝端
军阀:家父阎锡山,亚欧一窝端
家父阎省督,掌管三晋之地,系统激活,扩展势力、清除贼寇获得武器装备和各种生产线,依靠三晋煤炭发展军工爆兵,反攻列强。
毛熊熊猫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在你们心里,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和千万百姓的生命哪一个更加重要?”“如果让你当皇帝,你要如何解决文官集团,世家门阀。”“如果你穿越回古代,想要发动一场政变,亦或者造反,需要准备什么才能成功。”“在你们心里,统帅的军事能力最高体现是什么?是百战百胜,还是一战定乾坤。”“从普通人的视线去看,迷人的老祖宗真的好吗?”“多数史书为什么会自相矛盾?让人读起来很假,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出史书在造假。”“如果你真
南歌来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贱籍叶无名重生饥荒年,发现母亲遗留的陶盆能换来现代垃圾!地沟油?高盐重油!玻璃珠?极品琉璃!谁家装修不分类,把螺纹钢乱丢?谁家好人垃圾袋里,藏着手枪啊!谁家不看就丢?又是谁把玉玺藏在我家冰箱里的?……我叫叶无名,是个在饥荒年倒卖垃圾的无名人,我真不想当造反当皇帝啊!
小生吃豆腐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关于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梁承泽穿越成大梁皇嫡孙。危险眯眼:什么?要他和亲“入赘”敌国?卧靠…别拦我!老子要杀翻天,重新洗局!!只要我价值够大,名望够高,兵权够重…谈谈条件吧!!太子渣爹:“儿砸呀……爹错了,别废我啊!”皇长孙:“书呆子!你…你别过来……父王救我!”皇祖父:“唉,朕老了…斗不过你这泼孙,这天下你要便拿去罢了。”
散落满天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关于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现代医生张嫣遭遇车祸,灵魂意外穿越到大明朝,成为了当朝太后。脑海中不断浮现原身的记忆,她惊觉自己与原身同名,且是朱瞻基之母、朱高炽之妻。当她闭眼时,竟发现脑海中有一部能获取任何信息的神奇手机通过脑海中的手机,张嫣深入了解朱棣叛乱的前因后果,以及朱允炆的悲惨结局。她见证了靖难之役的残酷,对这场叔侄之间的争斗感慨万千。
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