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鸿蒙诀

第1123章 万军之中俘敌首(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天鸿蒙诀》最新章节。

“听说他敢对抗少帝,确实拥有一腔热血,希望他的皮够韧,肉够硬……”

接着,所有人的表情固定了,犹如木头人。

只见他伸手一抓,那些飞向他的符箓全聚集到一起,并没一张爆炸。

“这是怎么回事?”

“他随手构筑了一个空间!”

“好精深的空间道则!”

“……”

这些人还在吵吵嚷嚷,那三十来个皇者也感觉到了异常,全部拿出大刀朝秦冕砍来。

也是战阵!

就在他们就要砍下的时候,只见一道黑影冲进战阵。

“嘭…”

“嘭…”

“嘭…”

一具具破碎的肢体朝四方飞去,一把把大刀被断臂抓着,却无人操控。

看到黑影撞进战阵,撞开一条通道,径直冲向自己,那干瘦9重觉得心中悸动,急忙想后退。

可就在他启动后退步伐的时候,看到一只手抓向自己。

他连忙加速,却看到那只手的伸来的速度更快;他一拳砸向黑影,却看到对方根本没阻挡的意思。

“嘭…”

“啊…嗯!”

下一瞬,他感觉自己脖子被抓住,不由得发出一声吼叫,却在发出半声后,再也发不出声,后颈部一个窍穴被封住了。

他尚不屈服,还想拿出符箓。

却发现魂力被封,控制不了储物戒中的物品。

他心中怒吼:“你能阻挡本皇的自爆吗?”

结果他绝望地发现,还真能,因为经脉也被封锁了,他现在变成了一个生死不受自己控制的废人,甚至连出声都不可能。

太快了。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秦冕从冲出到抓住这个9重干瘦皇者,总共用时不到一秒,不但七千皇者是懵的,就是身后战阵里那些8重、9重也是懵的。

扔出符箓,想炸塌前方那片虚空,以炸伤他,最好能将其炸死,没想到他能这么快速地构筑一个空间,把所有符箓都卷了进去,等想引爆时,发现符箓已经和自己失去联系,激发不了,最终变成他的战利品。

刚刚组成战阵准备攻击,刀还刚刚举起,就看到他如陨石一般撞过来,被撞中躯体者支离破碎,战阵瞬间少了六个人。

关键是,老大被人抓住了。

真正的万军之中俘敌首!

他们呆滞地看着那道背影,看着一脸苍白的干瘦脑袋。

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人都感觉浑身恶寒,控制不住地关闭全身毛孔并凸起,脑海中闪现的念头都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速度?”

“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肌体?”

“那个9重皇者为什么不反抗?”

秦冕抓着那干瘦脖子缓缓转身,冷漠地看向战阵残留:“你们,现在还可以组阵。”

听着他冰冷的声音,二十多个9重、8重皇者从懵圈的状态中醒转,马上开始行动。

三成朝远方跑,七成开始组阵,其中的三成四肢颤颤。

秦冕脸上露出冷笑。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性就显露了出来。

有的怕死,不顾一切要保全自己的性命,把死亡留给别人,生机留给自己;有的怕死,却为了心中的某种信念而要坚持;更有一些人,他们来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即使再难也要坚持。

秦冕左手抓着那个皇者的脖子,面无表情地着看他们组建战阵。

在王族祖地里,他看到一本名叫《战阵》的典籍,里面介绍了十二个战阵,有秦冕非常熟悉的一字针阵、双龙绞杀阵、五行阵和六合阵,还有他从没见过的八个,他感觉他们刚才组建的就像其中的“天罡杀阵”,只是因为目标是手中这个干瘦皇者,所以并没认真揣摩。

现在有时间了,可以给他们机会。

待他们站位确定并走位,秦冕知道自己看错了,这不是“天罡杀阵”,而是“星光杀阵”。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修李五
剑修李五
剑修,出剑后只有两个结局,敌死,或我死......
自在清闲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我真的不是萝莉控:叶望川转生到玄幻世界已有第十八年。直到生日时,他才得知,自己竟是一个反派!而他又没系统、没重生、没金手指,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家世背景。唉……太难了。为了不被气运之子制裁,叶望川开始注意起了周围特殊的人。而他遇到的第一个气运之子……嗯?怎么是个萝莉???这萝莉居然还有系统!系统奖励还能被自己拿走用!从此。叶望川踏上了薅萝莉羊毛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白毛无口萝莉师傅,薅!灰毛红瞳
番茄味杂鱼
西游记扩写
西游记扩写
(明,吴承恩着。)可谓是经典,文化底蕴深厚,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感觉,没有任何想法,只为容易观看。
神秘的小土豆
天道天骄
天道天骄
关于天道天骄:天道恢弘,谁主浮生?天道一役,谁破苍穹?人杰、鬼雄、楚翘、天骄,万载后的归来,再踏归家路,再战天道桥!冥冥众生,悠悠万物,何为因,何为果?那黑手布下层层杀机!那连天大战时代的闯荡!浩瀚蛮荒,无穷天界,激昂战血如火!纷乱情仇如渊!滚滚雷鸣声震寰宇!我!林铮!回来了!
拈花一叶
弘邑录
弘邑录
古董店老板离奇死亡,牵扯一桩尘封已久的往事,古越国王室纷争,祸起萧蔷。看主人公如何将这千古迷案破解。本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悬念丛生,充满诡异。希望读者细细品尝每一章书,各个章节之间都会有联动。希望读者能够喜欢本书,感恩每一个看过本书的...
杨少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