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版三国

第三千零八十八章 补全根基(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神话版三国》最新章节。

陈曦的思维和郭嘉的思维在这一方面上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郭嘉是将之定位为挖汉帝国的墙角,陈曦对此的看法就是既然是半野生的东西,就算有自己功劳在里面,别人要拿就拿吧。

再说这种行为也能促使生成一条关于马匹的产业链,到时候转一圈钱又回到了国家手上,根本不亏,所以陈曦也就无所谓下面的人是否进行野马捕捉这种事情。

“这可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啊,就这么被捕捉了,你不心疼?”郭嘉很是不理解的说道。

“也算是野生的东西,就这样吧,就跟准许百姓进入列侯封地,皇家园林打柴,捕猎一样,这些本身就是应有之义。”陈曦摆了摆手说道,“有些东西不能一刀切了,要知道里面除了你说的那些大家族,更多是一些老百姓私下进行捕捉,然后卖给那些人的。”

“然后我们再收回来?我怎么感觉有些亏呢?”郭嘉翻了翻白眼说道,“明明是我们的东西,居然还需要跟别人分。”

“你这种思维本身就不对。”陈曦翻了翻白眼说道,“好了,这件事就这样吧,别追究了,回头搞一个准入,收点钱就行了,普通百姓抓个一两匹也不容易,让他们赚点钱就赚点吧。”

野马也不是那么容易抓的,尤其是成群出现的时候,攻击性什么的也是相当强的,因而小规模抓捕并不容易,而且抓捕到的也不是什么好马,毕竟一群马里面质量最好的肯定就是头马,然而跑得最快,素质最好的也同样是头马。

“好吧,我回头去商议一下。”郭嘉很是无奈地说道,对于那些挖他们汉帝国墙角的商人,郭嘉甚是反感,但是陈曦一贯的宽松管理政策让他根本没有办法下手。

“去吧,回头通知一下北方管理牧场的那几个家族,我们要分割牧场了,现在的规模有些小了,往大了做的话,不知道他们的人手到底够不够,毕竟养这东西也不容易。”陈曦叹了口气有些唏嘘的说道。

“好滴,好滴。”郭嘉的口气之中充满了敷衍,但是陈曦也没有太过在意这些细节,有自己盯着,这些事情不会出大乱子。

等郭嘉走了之后,陈曦拿起一旁的情报看了看之后,通知一旁的侍卫将之送往刘琰那里,“将这个交给刘尚书,让他作为邸报的内容发布给中原各处郡县。”

侍卫带着李优发回来的邸报离开了政院,和其他的时候不同,今天政院就剩陈曦一个人,贾诩,鲁肃,以及其他的文臣都已经下班,唯有陈曦在加班,可以说这是这么多年来少有的奇迹。

没办法,谁让陈曦接下来又要请假,蔡琰待产,陈曦又不可能真当不知道,可又不能直说什么事情,这么报备的话,陈曦大概脸都没了,于是只能提前加班,然后逃班上一段时间。

反正现在曹操走了,荀彧走了,满宠又不在,其他人对于这一方面盯得并不是那么严实,陈曦只要活干完了,逃班的话,一般是没有人管的,因而陈曦寻思着自己也就不请假了,干完活,逃班就是了。

说起来相比于前几年现在的工作确实是多了很多,尤其是在之前陈曦将整个体系一把抓之后,转到陈曦这边的工作数量再一次上升,不过还好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大都是一些比较空泛的规划,这一方面陈曦的经验和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因而倒也没有增添多少的麻烦,反正人事安排肯定有其他人能搞掉,就算不是最好的,但绝对能运转起来,而规划下去了,没有大的问题,人事安排好了,干活的人也就没啥问题了。

靠着这种方式,陈曦将整个汉帝国运转的还是相当的不错。

刘琰是喝花酒的时候收到了侍卫带过来的信件,看了看之后,就收了起来,邸报办的还是不错的,而且现在除了官府看这东西,各大世家也都会订上几份,看看大体的局势如何。

虽说那些大家族在朝堂都有人,而且朝堂一有事,他们的秘密渠道就会紧急收到各种消息,但是那种方式消耗实在是太大,一般家族根本玩不起这种方式,也就是袁家那种豪门,完全不在乎。

而有了邸报之后,很多事情直观的写在上面,虽说并没有太多的评论,但是能混到世家这一层次的都不是瞎子,自己也能分析,再说邸报的传播速度比起各家的秘密渠道并不会慢多少。

尤其是重大消息,刘琰要是认真了,那可是直接走驰道,一路狂飙进入各地,日行一千绝对不是说笑的,汉帝国的道路四通八达,带来的效率也提升了很多,因而不少比较菜的家族,除了保留比较核心的渠道以外,其他的都花钱看报纸了。

对于这种情况,汉帝国这边基本是听之任之,反正给谁卖不是卖啊,都给掏钱呢,再说有些消息传播开来对于国家也是有好处的,宣传领域这种东西,还是自家占着比较好。

总体而言,因为订的人多了,分摊了成本之后,油印本身就极低的成本再一次被摊薄,原本刘琰寻思着八成是赔本的买卖,居然每期还能赚不少钱,因而这门生意现在居然还有其他人做。

毕竟油印这种东西被点出来之后就是,蜡板和油墨的问题了,而前者在开出蜜蜡之后,就剩油墨问题了,而对于中国古代人来说,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有的是人不断的研制,因而很快这东西就被搞出来了,毕竟相比于雕版,这个更便捷。

之后不用多说,某家族也开了一个报社,居然还真有人买,刘琰都无语了,更糟心的是,这种报社不刊登国家大事,光搞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后面开始刊登各种神奇的小说。

然而就这样居然都没有垮台,该说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太糟,还是该说其他的,顺带一说,明明识字率并不高,这种东西为什么都能卖出去那么多份,世家都是闷骚吗?

总之从刘琰开了报社之后,各种玩意儿如同雨后春笋快速的生长了出来,貌似很快各地都有了这种东西,当然其中大多数搞不了多久就垮了,不过垮了之后,就会又有人接手继续搞,整个报业,可谓是群魔乱舞,不好还好,还有点底线……

至少当前的报业没有广告,也没有什么虚假新闻,整体情况非常平稳,除了时常会因为不知道编写啥,然后出现一些三流的宫闱小说,其他的还算和谐,当然刘琰对于这些人极其鄙视,好好的报纸开写宫闱小说,你们还是不是人!

陈曦这边对于这种事情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没人在这些东西上宣传某些反动思想,其他的他根本不管,至于敢宣传这种东西的,帝国主义专政铁拳,可和社会主义完全不一样,前者暴力的程度可以做到无节操,无下限,后者好歹还要脸。

不过也亏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汉室百姓这边也算是对于当年汉室的强大的有了认知,毕竟从东欧平原,到中亚,从中亚到南亚,从南亚到中南半岛,从中南半岛到东南亚,汉室不是在开战,就是在开战的路上,而起全程汉室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这种远征万里之遥,依旧占据优势的情况,汉室百姓还能不知道汉室的强横,再加上陈曦对内管理好四时节气,百姓有吃有穿,也就有了闲时间关注这种事情了,之后陡然发现原来国家已经这么强了。

再加上某些家族自建报社,新闻不怎么见他们刊登,宫闱秘史也没见他们叫人写,成天都是头版大字报“来思召城,送房送地,五百亩良田任你选”这种简直脑残的玩意儿,就差被查封了。

不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虽说中原百姓过的越好,越不想背井离乡,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几千万人里面还能真没有想出去闯一闯的?怎么可能,因而本着对于当前现有局势有利的想法,陈曦对于袁家这种智障宣传模式睁只眼闭只眼。

顺带一提,因为袁家搞的铺天盖地,现在貌似中原百姓都认识袁家头版那一行字是什么意思了,也算是为百姓识字做了贡献。

不过也亏这些报业的胡搞,大体国内的百姓经过半年的轰炸,已经差不多知道了汉室的强度,原本消耗意志维持的光环效果已经有了一些松动,进而战旗观想的成功率高了很多,不少百姓靠着这种方式迅速的完成了内气凝练。

想想也对,本身的素质就达标了,意志也不差,也不像贵霜那边那些低种姓一样吃不饱,一切条件都合适的情况下,若非意志被分摊了一部分,就算是不依靠战旗观想,汉室百姓内气凝练的比例也应该相当之高,现在不过是补回了那个根基而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