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公孙渊突然发现,原来东吴离自己隔着大半个中国,还是投靠曹魏比较靠谱,他二话不说竟然杀掉了孙权派来的使者。
看公孙渊杀了东吴的使臣,魏明帝曹叡觉得这人还算识趣。公元233年,明帝派使臣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哪知公孙渊脾气很大,陈兵设甲,对使者恶语相向,勉强接受了封号。幸运的是这个时候,曹魏正被诸葛亮的北伐搞的不堪其扰,没有心思去处理东方边陲的这块蛮荒之地。
三国小说整体的基调是“尊刘贬曹”,目光着眼于刘备集团为延续汉家“正朔”和曹魏进行的斗争。
此时《三国演义》舞台的中央,正上演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斗智戏码,辽东方向的这点波澜自然无法站到聚光灯下。
小丑跳梁,自取灭亡
公元233年,是诸葛亮北伐的间隙,但诸葛亮在各处道口积蓄粮草,准备伺机而动。辽东这块地盘,有周边游牧民族部落的威胁,动荡不安,向来不被重视。
但是魏明帝还是觉得,这个不自量力的小国不收拾一下难解心头之恨。慑于蜀汉的威胁,曹叡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到了公元237年,即诸葛亮死后的第三年,曹叡终于准备动手了。
237年,魏派毋丘俭征讨辽东,公孙渊率军在辽隧(今海城市)击败了毋丘俭。这一来公孙渊好像觉得自己成了军事天才,不用忌惮南方的魏国了。
公孙渊被胜利激励,自封为燕王,改了纪元,还刻了大印,送给鲜卑族的单于,拉上西边的兄弟一起到曹家“踢馆”。他在中原边境招降纳叛,下定决心要和魏国掰掰手腕。
公元238年,这个反复横跳的“燕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感觉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对抗曹魏,于是又向吴国称臣,隔着千山万水和吴国打得火热。
238年春天,不胜其烦的魏明帝把司马懿从西线调了回来,令其率军征讨辽东,打算彻底解决东部的隐患。
历史进展到这里,司马懿还未从员工变成老板,蜀吴两国也未能对曹魏构成严重威胁,《演义》中终于为公孙家费了一点笔墨。
《三国演义》第106回用数百字的篇幅,对司马懿消灭燕国的这段历史做了描述。据《三国志》记载,当时的辽东还很贫瘠,国力自然无法同据有关中和广大中原地区的曹魏抗衡。
虽然燕国有压制高句丽和鲜卑的能力,但是资源、人口以及人才储备上的差距,决定了燕国没有逐鹿中原的资本。有侧重地描绘曹、刘之争的《演义》忽略燕国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年二月,司马懿大军进抵辽东,两军在辽隧摆开阵势。公孙渊派出步兵骑兵数万人,由大将卑衍和杨祚率领,并环绕军阵挖掘了二十余里的堑壕。
司马懿率军灵活机动,穿越堑壕,佯作攻打敌军营垒的态势,而后突然向东北方向迂回,直取燕国首都襄平。
前线的燕军将领发觉首都被偷袭,急忙率军回援,而此举正中司马懿下怀。失去后方的燕军在首山这个地方被司马懿击溃,襄平城被团团包围。
此时正下着暴雨,河水暴涨,直接淹到了城下。司马懿大军无法发起攻城,城中的公孙渊因此苟延残喘。
三十日之后,大雨停了。司马懿大军垒起土城,攻城的投石机,连弩等不断向城中射击。城中粮草已尽,军心涣散,不断有将领出城投降。
公孙渊见大势已去,带领数百骑兵趁夜色突围,然而跑不多即被尾随的魏军追上,公孙渊父子同时被处死。司马懿率军进入襄平城后,屠杀了上千平民,杀光了燕政权几乎全部的官员和将军。
司马懿命人将城中的尸体收集到一起,堆成一座小山包,然后用土覆盖,形成一座土丘。这种用无数无辜者的尸体堆砌而成的土丘,有个好听的名字——“京观”。
也许是这种淫威吓倒了辽东的人们,收取襄平后,司马懿传檄辽东,燕国剩余的地区全部投降。从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立为王,到公元238年襄平城陷,燕国仅存在了短短一年时间。
演义非历史,功绩垂竹帛
封建史家在记载历史的时候,往往以中原政权作为“正统”的标志,“夷夏之防”;“内中华而外夷狄”等观念在罗贯中生活的时代依旧根深蒂固。
罗贯中生活的时期,淮河以北已经有二百多年未纳入当时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华”了。辽东地区更是以蒙古,女真人为主体。民族意识使得罗贯中未能关注辽东的历史。
罗贯中着《三国演义》的时间,由元末延续到洪武初年。这个时代正是国内阶级斗争尖锐,民族矛盾激化的时代。
农民战争,群雄争霸,以及后来的洪武北伐,辽东地区均未有大规模的战争。
作家写一部小说,很难在自己没有了解,极少涉足的领域多费笔墨,元末明初的政治局势也是罗贯中未能更多描写燕国的原因之一。
总结来说,燕国被罗贯中从小说中抹去,有这么几点原因。
其一,燕国实力弱小,无法参与逐鹿中原。
其二,小说写作必然有侧重和倾向,在重点描述曹刘之争的背景下不能面面俱到。
其三,传统的民族观念和元末明初的政治军事形势使得罗贯中并不关注辽东地区的历史。
然而演义毕竟不是历史。
公孙氏三代人在辽东,为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会随着燕政权在罗贯中笔下被抹去而失去其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