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钱是大风刮来的啊,说不要就不要了啊?我让你多给他十块,是做个证,你借他钱了,回去敢不给你,我去他家要去。”秦雪不悦的看着陈实,这一刻她好像成了管家婆了。
“哎呦喂,这小脑子转的真快,不过借钱这事啊,就是测人品的,有借条的你拿着借条该不给还是不给,不打借条的,该给还是给。
崔建这小子人不错,不是那样的人,这时候遇到困难,咱得帮,这叫雪中送炭。
钱这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我这人就这尿性,有钱就帮人,没钱就暂时不帮,反正我只帮我瞧得上的,瞧不上的,一个子也别想从我这里拿走。”
“显得你能耐了,班都没有一个,整天瞎混,不留点钱,以后怎么过日子。
还给别人孩子满月的份子钱,你真大方,直接给三十,三十足够一家人省着吃,能吃俩仨月你知道吗。
我之前上班一月才34,你这样花钱,以后有孩子也养不起,天天教别人怎么谈恋爱,自己还光棍一个。”秦雪不满的训道。
“得~小主教训的是,以后不乱花钱了,省着钱以后养孩子。”陈实笑道。
“不和你瞎扯,你这次考的怎么样?我给你的那本英文词典你背了吗?”
秦雪给的陈实那本英文词典,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这时候没啥学习资料,尤其是英文的,俞敏洪当初就是背了一本英文词典,才考了93,,不需要会读,能背下来就够了。
大部分人没有学习资料,如果能找到解放前的一些书籍复习,那都是如获至宝,秦雪是给了陈实好几本学习资料。
“背了,考的还行,燕京大学问题不大。”
“你就吹吧,今年考题很难,比前两年都难,我们太久没接受过教育了,我那个考场大部分人没考好,我本来想报考复大的,但没敢报,害怕考不上,选择填报了北外和上外,如果能去上外最好。”
这时期大部分人想报考上海的院校,但上海那边分数线普遍高于全国,大专录取分数线是406,复大最低录取是380,比燕京大学还高12分。
为啥都想去?因为那边吃的相对较好,而且又是大城市,想去见见世面。
不少人这时候首选的大学都是想距离上海近一些,这一年燕京的人均收入是300,而上海的人均收入在480左右,可能更高,这就是数字差距。
说到这,估计大部分人会不太理解,上海在这时期和其他区域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这么说或许更好理解,1842年上海因为大清朝的无能签署了各类丧权辱国条款成为了租界。
1877年上海就有了电话,也有了电力系统,1883年上海就有了自来水,由上海杨树浦水厂供水。
1908年的时候上海就有电车了,可以参考一下电影里二十世纪初纽约和巴黎的景象,上海那时候就差不多那个样子,而且拥有大量的制造业工厂。
当时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高校。
顾维钧,林语堂,邹韬奋,贝聿铭,宋子文等都是毕业于这所大学,后来解放后就停办了。
即使停滞了几十年发展,但相对于国内其他区域,底子还是太厚了。
简单说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拥有完整的城市设施和工业设施,只要复工,就瞬间盘活了。
这时人们提及大城市只会想到大上海,所以很多人只想去上海见见世面,其次才是燕京。
就像九十年代一群人看港片港剧那样,想去铜锣湾和旺角看一看。
秦雪之所以选择上海,是因为她老家本来就苏州那边的,家里的亲属大部分在那边,说白了就是关系网在上海比燕京更好使。
天子脚下反而很难运用一些关系,多少双眼睛盯着了。
“我和你说件事,你不能对外说,要严格保密,能不能做到。”秦雪一脸认真的看着陈实。
陈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立马做了个立正敬礼的动作说道:“请领导放心,我这人除了帅就是嘴巴严。”
秦雪翻了个白眼看着陈实道:“真不要脸,天天说自己帅,我听说,只是听说,不确定,燕京大学未来可能会组织一批学生出国交流学习。
你一定要去争取那个名额,哪怕出去一天,回来你也是出国学习过,到时候毕业安排的单位会好很多。
你一定要学好英语,择优考虑英语好的出去交流,最好你再去学日语,这样机会更大一些。”
陈实一听,好家伙,这确实内部消息了,此时很多人压根没这个消息渠道。
这时候所谓的出国学习,就是跟着商务部组织的考察团去国外一些公司看看,看看人家什么样子,名额确实稀少。
之后才是学术圈组织的名额,学习外语,是最快出去的方法,回来就不一样了,可以比没出去过的待遇高接近一倍。
“好的,一定竭尽全力完成小主子交代的任务。”
秦雪一看陈实又不正经了,气的转身跺脚道:“陈实,我只是想让你变得更好,你就天天气我吧,不和你说了,你记得来上海看我,我过几天要去上海了。
我大伯家有个表姐在新加坡那边回来了,她这次回来也就不到十天,我过去和她学习下英文发音,话我都说了,机会在眼前,你一定要争取,尤其多一门语言,就多一个机会,记住了,英语日语,一定要学。
我让你报外语系,三所学校,燕京大学,北外,南外,你都填了吗?”
“填了,必须都按照您老的指示做了。”
这就是秦雪和普通人的信息差了,她是知道未来学好外语的重要性,其他人此时都不知道未来哪个专业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