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日小透明的自新之路》最新章节。
逃离黑帮那个据点之后,陈敬文一路小心谨慎,因为他不仅要时刻关注黑帮的人有没有追踪他的迹象,也要躲避日军或者其他那些巡夜的人。
而最需要注意的,还是七十六号的人,他感觉到现在这个时间了,七十六号的人应该早就已经反应过来,发现了自己的失踪,恐怕现在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搜寻。
可是,一路上出奇的安静,如果不是偶尔提前发现了巡逻的日本兵,陈敬文都好奇这人都上哪去了……
想象中的黑帮追捕和歇斯底里的七十六号都没有出现。
这让陈敬文无比意外,他甚至怀疑自己的反侦察能力是不是退步了,现在没准已经有人暗地里跟着自己,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不过,陈敬文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谨慎不代表犹犹豫豫,所以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一路到了另一个酒店里的秘密据点。
再三确认的确没人跟着他进来之后,他终于把这一身伪装卸下,这个“初来乍到的商人”也算正式功成身退了。
虽然一波三折,而且真的被人给关了起来,好在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的的确确能够确定,这一次那个七十六号的行动处处长主动跳出来给自己下套,很可能是他算准了自己会在这段时间里去想要搞到日军的调动情况。
他为何可以这么笃定呢?又凭什么想到可以亲自来“钓鱼”?
想来,他应该是确认了最近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不然他没法预判到怎么样的“鱼饵”能把“藏锋”吸引过来。
当然了,那个行动处处长能特地跑去翻周敏兰的垃圾袋,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他并不是刚刚开始怀疑,不然他哪有这么准确的判断?一击即中?如果次次都能这样,自己还怎么打败他的呢?
虽然,陈敬文依旧不太清楚为何“陈敬文”这个身份到现在还没被七十六号的人“问候”,可他没打算等下去,因为时间上的确不允许,上级交代的任务可是越快越好,尤其是日本人如果真的开始调动了,那时就已经晚了。
陈敬文判断,这个行动处处长也是如此考虑的,所以他才会这么焦急?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敬文越来越确定这人看到的就是最具体的情报,所以周敏兰真的破译了一条日本人的密电,而且恰好就是那个调令?
这事还真有点巧合,不过陈敬文对周敏兰是了解的,他知道这个周大小姐“天不怕地不怕”,不然他也没法从这位手里弄到之前那些情报了。
可是,这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他怕不怕呢?
难道他也有一个当上海市市长的大伯?
所以他应该是怕的才对,从这个角度考虑,很多事应该能说通了,不然他们今天的计划也不会那么别扭。
说到底,陈敬文很容易想到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就是想要让他出现,却又不敢真的直言自己手里到底是什么。
这事有点微妙,因为他都不敢直言不讳,又怎么让“藏锋”感兴趣呢?
陈敬文不由苦笑,如果不是自己特地跑过去瞧一瞧,今晚的这一场戏还真得不可能出现。
不过,他也能想象到,那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应该是算准了自己应该回去,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劳神费力?
好像也不对,毕竟他自己都没法说服自己,那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又怎么会一厢情愿呢?难不成他就是这么“随便”的人?
陈敬文没法下结论,所以他选择了不去纠结。
因为眼下,他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这事没完。
无论是自己肯定还要去找到想要的情报,还是那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一定会继续找自己麻烦,这场对决既然开始了,就不会这么容易结束。
只是,陈敬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后续会让他大跌眼镜……
一夜过去,正常上班的陈敬文在办公室里准备后面的课,而同事们都在讨论一个新鲜事。
“还真是每份报纸都有这个,是叫‘漫画’,对吧?可这个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其他老师在讨论今天的新闻?好像不是,而是在讨论一个“漫画”?是怎样的“漫画”会同时刊载在不同的报刊上?甚至是每一份报纸都登了?
如果是什么重要的照片,倒是正常的,可是一幅漫画?
陈敬文不由好奇,凑过去看了看到底是怎样的“名家大作”才会有这样的待遇。
而这一眼,直接让他愣住了。
的的确确是每份报纸上都刊登了同样一幅漫画,篇幅不小,直接占去了一整页,暗示内容并不多,也只有一幅画而已。
画面上是一个穿着短袖的男人,看着像是某种运动员的样子,而重点是他背后有属于他的号码,写着大大的“七十六”。
七十六号?陈敬文一眼就看出了玄机。
而这个人,背后还有一些人高马大的其他人,同样的,他们也有着一样的运动服,也是同样的“七十六号”。
这是在影射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呢,还是直接说的丁默邨?
陈敬文还没来得及思考,他就被这个领头的人所说的话给震住了。
这人拿着一颗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球,反正不是足球、篮球也不是排球,而他单手托着,另一只指向了对面的人。
对话框里写道,“藏小刀,你的球在我手上,想要回去,就来我们队里找我!”
藏小刀?陈敬文基本上已经肯定,这是代指“藏锋”了,而那个不知所谓的“球”,多半指的是情报?
所以这整幅画的意思是,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在向“藏锋”下战书?又或者,是他特地要让“藏锋”知道,想要的情报在他手里,唯一的机会就是去他手里抢过来了……
一时间陈敬文有些懵圈,而他首先要做的,是确认办公室里的每一份报纸上,无论是哪一家报社出版的,都有着同样的一幅画。
谁有这么大的手笔?直接让全上海的报社配合?
有可能就是那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可是,如果他一开始就想到要用这个方法,那也不应该有其他那些别扭的步骤了才对。
又或者,他这是吃一堑长一智?
绞尽脑汁来了这么一个“宣战”?
似乎并非不可能,却也有点难以置信。
陈敬文还是认为昨晚的拍卖行里,在自己离开之后,应该又发生了什么才对,而且恰恰是因为之后发生的事情,才让那个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放弃了对自己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