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197653

第11章 第五次战役(10)目标太大远超能力(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不能忘却的197653》最新章节。

所谓“打得大了一些”,实际上是战役企图的问题。一次战役就想歼灭美军几个师、数万人,歼敌目标设定过高,贪求过多,远远超出了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再加上战术运用上存在的不足,最终导致在战场上无法有效打击敌人,既不能达到预期的歼敌效果,反而使己方伤亡增加。

所谓“打得远了一些”,是指战役企图过于宏大,进而引发了战役保障和战局控制方面的问题。为了达成既定的歼敌目标,志愿军深入敌方纵深,进行了长距离的突袭,最远已逼近三七线。这种推进导致了两大难题:一是后勤补给难以跟上,二是停止进攻后难以摆脱敌军的反扑。在战役后期,部队蒙受了较大的损失,这与上述两个问题密切相关。

接下来谈谈具体战场的胜败情况。

西线最初的攻势结果勉强算作平局,虽然推进速度很快,但歼敌数量有限,且自身损失不小。接着东线的进攻起初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很快转为惨败。在随后的全面防御阶段,西线的阵地全部失守,整个战线相比开战时向北被推回了30到40公里,可以说是小败。

总的来说,我们的确失败了,美军也仅仅获得了一场惨胜。单从对有生力量的杀伤效果来看,这次战斗比抗战时期国军所谓的任何一次“大捷”都更像是真正的大捷。

第五次战役失败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首先,在发起西线攻势的初期,未能充分诱敌深入,结果在反攻时无法追击,也难以形成包围。

其次,在发动东线攻势后,宋时轮军团孤军南下,深入敌境追击,犯了兵家大忌。作为宋时轮兵团右翼的中路王近山兵团,本应在战役开始后迅速向宋时轮兵团靠拢,以保护其侧翼。

然而,由于王近山兵团既未能攻克面前的敌人,又因宋时轮兵团南下速度过快,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空隙,使得美军有机可乘进行穿插。

尽管王近山兵团未能突破面前的敌人,但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因为他的第3兵团已经借给了宋时轮两个师,而他面前却有四个敌军师,这也确实难以攻克。

不知道为什么要把人民军的3个兵团全部部署在最东侧,也就是宋时轮兵团的左翼,然而左翼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敌军。况且,左翼临海,敌人不可能从海上穿插。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兵团并没有随宋时轮兵团南下深入,而是在宋兵团之前就已经北撤了,这到底是配合不当还是另有原因,至今不明。

这使得宋时轮的两翼力量出现不平衡,反倒是较为薄弱的一侧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此外,180师之所以陷入包围,主要原因在于其所处的位置位于王近山兵团的最南端,承担着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和保护宋时轮兵团的任务。然而,这一至关重要的位置却交由战斗力相对较弱的180师负责,这样的安排确实存在明显的问题。

长期以来,第五次战役一直是一场被忽略的战争,然而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这都是中国主动发起的最大规模的单次对外战役。

中国先后派遣了3个兵团,共计11个军、33个师和4个炮兵师,外加朝鲜人民军的3个兵团,总兵力接近70万人。与之对阵的联合国军与韩国军队地面部队合计出动了6个军、17个师、3个旅和1个空降团,总数34万人,加上海空军,总兵力超过40万。

这场战役是海湾战争之前局部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即便放在世界大战中,能超越此次规模的战役也是屈指可数,且大多集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

这样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毫无疑问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在如此规模的战役中,依靠轻步兵在狭小区域内进行穿插,已无法实现分割包围的效果。任何穿插行动如果没有后续部队的持续增援和稳定的后勤补给作为保障,极有可能因前线位置过于突出而被对手反制。

当然,这并不是说穿插战术不可行,但前提条件是,必须集中使用成建制的机械化部队,确保能够快速突破、迅速穿插,并且还需空中劣势不至于过大,以防止敌方空降或破坏补给线。

显而易见,那时我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美军凭借其空中优势和海军的战略性登陆佯动,足以弥补其陆战部队兵力上的不足,因此,想要将美军赶回海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勤保障是一个重大问题,在任何开展延展性进攻之前,必须确保后勤通道的顺畅,否则将会自掘坟墓。

在防御作战中,仅依靠表面阵地进行防御会导致过高的伤亡,因为美军在白天拥有强大的空中优势,并且辅以地面装甲力量的突击,使得阵地难以防守。

综上所述,在上述问题解决之前,已不适合继续对美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也是为什么第五次战役成为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的最后一场战役的原因。

第五次战役毫无疑问取得了显着成果,彻底挫败了“联合国军”试图在朝鲜中部蜂腰地带建立新防线以配合正面进攻的作战计划,成功扭转了第四次战役以来的被动局势,并大量消耗和缴获了敌方的物资与装备。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交锋迫使“联合国军”重新审视志愿军的战斗力,被动转入战略防御,从而为停战谈判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中美两国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均有所转变。

我们先来谈谈美国。

当美国初次进入朝鲜战场时,其目标是直抵鸭绿江,进而统一整个朝鲜。然而,随着中国志愿军的入朝,并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役,美军被逐步逼退至三八线,甚至汉城也一度被中国军队攻占。此后,美国政府的策略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第三次战役的后期,杜鲁门政府便已打算以三八线为界,体面地退出朝鲜战场。从5月2日至5月14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了为期两个星期的会议,专门讨论如何应对朝鲜战局。最终,委员会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通过谈判来结束朝鲜战争。

杜鲁门在5月15日同意了委员会的提议,并做出了以下批示:美国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只要苏联未在朝鲜或其他地方卷入战争,美国的首要战略重点应放在防止苏联在西欧的可能侵略上,绝对不能在其他地方浪费资源。

美国对观点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志愿军展现出了极为强悍的战斗力,想要攻占北朝鲜几乎已变得不可能。战争持续一年多,美军伤亡人数已达到十万,军费开支也飙升至惊人的一百亿美元,相当于二战中美军首年军费的两倍。

根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说法,“朝鲜战争仿佛一个无底洞,联合国军根本看不到任何胜利的曙光。”

另一个原因在于美国对其战略重心的考量。美国始终认为,朝鲜战争背后的主谋是苏联,而苏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亚洲。对于战略重心放在欧洲的美国而言,这无疑是陷入了苏联精心设计的圈套。

对于麦克阿瑟坚持扩大战争的主张,杜鲁门认为这是极其愚蠢的。即便美军全力以赴推进到鸭绿江边,中国方面也会誓死抵抗,这样一来,战争将会无休无止地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正是美国政府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主张战争扩大化的麦克阿瑟被撤职,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听命的李奇微。

再来谈谈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主要目标是“保家卫国”,确保东北边境的安全。

随着前三次战役的迅猛推进,中国方面逐渐变得乐观,认为将美国势力逐出朝鲜并非不可能。然而,随着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的结束,我们也逐步意识到一个问题:面对美军的现代化装备,要想彻底击败他们,必须持续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最关键的是,我们还需要建立一支同样配备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军队。

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这件事即便动用全国的力量,依然难以实现。

最重要的一点,实话实说,我们入朝参战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帮助小金统一朝鲜,而是为了保卫中国的边境安全。如今战局发展到这个阶段,将战线维持在三八线附近,已成为中美两国都能够接受的结果。

因此,中美双方达成了共识,停战谈判成为共同的决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
现代社会的天选牛马穿越到古代一位命运悲惨的世子身上,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最后认清现实,无能为力之下只得奋起反击,最后一步步做大做强的故事。
爱吃白蜜黄螺的如颜
民国军阀:列国跪求我停手
民国军阀:列国跪求我停手
列国跪求我停手:系统,爽文,军阀混战(两倍速听书,效果更好)林田穿越成县城军阀,获得国运系统(保底系统),占据地盘越大,人口越多,系统奖励金钱越多,于是林田开始攻城略地,建设民生,一步一步做大做强。PS:简介无力,总之是个养成种田军事历史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需要角色的发评论,感谢支持。
浴血的青木
万域幻兽启世录
万域幻兽启世录
在浩瀚无垠的混沌宇宙中,有一个名为灵幻界的神秘世界。这里,天地间的灵力肆意涌动,与奇异的异兽共生共存。主角秦尘本是蓝星上一个普通的少年,一次意外的空间裂缝,将他卷入了灵幻界。初入灵幻界,秦尘便遭遇了一只凶猛的一阶裂空兽,在生死边缘,他体内突然觉醒了神秘的“万灵启世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赋予他感知和操控异兽的能力,还能通过吞噬异兽的晶核,提升自身的实力。秦尘在灵幻界中不断成长,他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
用户59111846
随笔鬼故事
随笔鬼故事
胆子大的可以进来观看一下,如有类同,纯属巧合在一个古老的村庄,流传着一个关于废弃祠堂的传说。传说中,祠堂里住着一个冤魂,当年因冤屈而死,至今仍未能得到安息。村庄里的年轻人纷纷挑战禁忌,前往废弃祠堂一探真相,却无一例外地失踪了。有一天,一个勇敢的大学生小明来到这个村庄,听说了这个传说后,决心揭开真相,为冤魂讨回公道。在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隐藏在祠堂地下的秘密室。在那里,他找到了一
原文一只羊
四国食缘
四国食缘
真正的美食不在珍稀食材,而在分享时的真心,而友谊也是一样他们的故事开始了,但是精神永远流传
吃货小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