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放学时分,我约了颖颖爸爸见面——妈妈肾病常年透析,由爸爸接送。我们站在校门口,周围是渐渐散去的学生和家长,但那一刻,我们的对话仿佛成了整个世界的焦点。我详细地向颖颖爸爸反映了颖颖近期的学习状况:作业完成的速度远不及同龄人,常常拖沓;作业习惯上,字迹潦草,错误频出,缺乏自我检查的意识;最令人担忧的是,她对学习的态度显得颇为敷衍,似乎缺乏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我诚恳地希望,作为家长,能在繁忙之余多给予孩子一些引导和鼓励,共同帮助她克服这些难题。
谈及具体的学习情况时,我细数了颖颖在最近两次听写中的表现,从第一课听写的六个词错到第二课的十四个词语错误,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学习态度和方法上的警示。我提到,颖颖因为磨蹭,未能及时订正这些错误,我便寄希望于双休日,希望她能在家完成这项任务。然而,周一当我翻开她的听写本时,却发现那空白的页面如同无声的控诉,告诉我她的周末并未如我所愿地用于学习。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深知,直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或许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改变孩子,激发她的内在动力,却是更为直接且有效的途径。于是,我尝试了各种方法:以班级中的佼佼者兮兮为榜样,讲述她的勤奋与成就,希望以此激励颖颖;安排作业效率高的佑佑作为她的“学习伙伴”,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协助监督颖颖;每当颖颖完成一项作业,我都会不吝啬地给予“你真棒”的鼓励,试图用正面的反馈增强她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然而,这些方法似乎并未能立竿见影,颖颖的作业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积压的现象。
正当我陷入沉思,寻找新的解决之道时,办公桌上那束我做的鲜艳的“太阳花”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更是同事们对我创造力的认可与赞赏。我灵机一动,或许,我可以利用这份创意和热情,为颖颖找到一个新的动力源泉。于是,我轻轻地将颖颖叫到了办公室,指着那束“太阳花”,问她是否喜欢。她的眼中瞬间闪烁起了光芒,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微笑着告诉她,如果她能在今晚回家独立完成《习字册》上的三页练习,并且保证质量,那么这束美丽的“太阳花”就将作为奖励,属于她。颖颖听后,眼中不仅有惊喜,更多了几分坚定。她认真地向我承诺,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第二天清晨,当颖颖带着那三页工整、认真的《习字册》站在我面前时,我知道,她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但只要颖颖能够持续保持这份热情和努力,我相信,她一定能够逐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而我,也将继续作为她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爱与智慧,为她点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