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刃行

第77章 龙凤戏珠(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断刃行》最新章节。

"那个被罚去边境与商军对峙的大皇子都差点带兵南回,若不是一道圣旨拦住,恐怕有多少无辜的人要遭殃。"蓝大人叹气的说道。

"你说这个干什么?"何大人问道。

蓝大人笑了笑,说道:"不管传闻那颗珠子是否在安和公主嘴里,但确实有那么一颗珠子。"

"哦,听你这么一说,你是见过?"何大人来了兴致,这样奇异的宝贝,自己也非常想见识一番,只是还没有那个本事。

"下官确实是见过,只是不确定就是就是传闻的那颗,但确实很像传闻的描述。"说完,蓝大人就拍了拍手掌。

看着他这个姿态,难道他所说的那颗珠子就在他手里?

不一会儿,另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就端着一个制作精美的锦盒,迈着小步,走了过来,跪坐在桌子的一边,庄重的把盒子放在桌案上。

少女放好盒子之后,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等着下一步指示。

"该不会这盒子里面就是..."

蓝大人一手按着盒子,一手示意何大人小声一点:"盒子里面确实有一枚和传闻相似的珠子,下官也不确定是不是传闻的那一颗。"

"前段时间,小镇来了一个人,这颗珠子就是他带来的,此人说这颗珠子不是传闻的那颗,是他们家祖传的,原本是一个大宝贝,可安和公主的墓出事之后,他的这颗珠子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因为和传闻的那颗太像了,他害怕被这颗珠子连累,但又舍不得扔掉,急着出手,找了好几个黑市,都没人敢接手,所以来到我这个娘皮镇试试运气。"

"俗话说,撑死胆大饿死胆小,下官一咬牙就把他买下了。"

"想到这么多年,何大人这么照顾我这娘皮镇,所以才急急忙忙的邀何大人前来一叙。"

说着,蓝大人把盒子往桌子中间一推。

"不管那个人说的是实话,还是他就是那个盗墓贼,都不重要了,谁叫这颗珠子实在是太诱人了,下官看了一眼,便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何大人也被他说得心里痒痒的,也不再抚摸那柔软的皓腕,身子微微前倾,盯着那个锦盒。

蓝大人不再赘述,生怕过犹不及。他慢慢的打开盒子,盒子没绸缎锦布之中,一颗晶莹剔透,只有眼珠子大小的润黄珠子静静地躺在那里。

盒子打开的一瞬间,就有一股说不出的淡淡幽香飘出,让何大人瞪大眼睛看着,终于忍不住轻轻的拿起手指捏了起来,放在眼前仔细瞅着,又放进鼻子闻了闻,最后才小心翼翼的放回那个盒子,自己轻轻的盖上,闭上眼睛回味着。

"传闻入手冰凉,有异香飘出,润黄如少女肌肤,入口生津。除了最后一项不确定,其他的非常相似。"

"听说何夫人也喜欢收藏奇珠子,不如这颗珠子就赠与大人了。"

何大人猛的睁开眼睛,眼中的欢喜藏都藏不住,其实自己的那个黄脸婆根本没有那个爱好,他知道这只不过是对方小的借口,当然自己也不会傻傻的去揭穿。

"无功不受禄啊。"

"大人这是哪里的话,您让小民有一席安身之地,也多加关照,是下官受了大人恩惠更多,况且下官只好茶道,对于这珠宝一类的,见识过也就无趣了,这样的宝贝应该在更合适它的人手里。"

"哈哈哈,蓝大人果然会做人。"何大人不客气的把锦盒搂去怀里。

"大人,据那个人说,这颗珠子含在嘴里,在行房事之时还有奇效,他也是在祖训中得知的,只是自己没得时间试过,就被那事困扰急着脱手保命,不妨大人回去后和贵夫人一试,就知道这颗珠子的真实来历,也知道那个人有没有说谎。那人还说,此珠子还有名字,叫龙凤戏珠。"

"蓝大人说得在理,就让本官试一试此人究竟是不是在撒谎,哈哈哈哈。"

那一天,何大人没有着急的离开娘皮镇,而是在娘皮镇逗留了一晚,那间酒楼的三楼就成为了何大人的住所,由蓝大人的两个侍女亲自伺候,至于那天晚上何大人有没有试一试那颗珠子的真假,蓝大人不知道,只知道第二天何大人离开的时候哈欠连连,估计这个大人不在家里他睡不好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夙愿诀
夙愿诀
南兮浅支撑着身体艰难的站了起来,他看着她本就消瘦的脸颊,嘴角还带着血渍,和苍白的面色夹杂在一起,显得有些可怕,可是,她竟然对着他笑了,笑的如此灿烂,像极了他初见她十二岁那年。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虚弱的声音缓缓传进了他的耳朵:“我只愿和你生生世...
肖大喵
大周离行
大周离行
这天下,并只有皇道。战乱与纷争的交织,朝堂与江湖的恩怨。一场大幕的牵扯,一段乱世的离行,谱写的不过是满是人情,回首再望时,少年已非少年,天下已非天下!
赵磊韵
开局扮演黑白无常
开局扮演黑白无常
沈化穿越妖魔横行的修仙世界,觉醒神话人物复苏系统。开局扮演黑白无常,捉鬼诛邪,缚邪怯魅,定天道轮回法度。一步步走向至高,成为永恒的神话之主。
天璇东
长溪隐月
长溪隐月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渲秋
鸦仙人
鸦仙人
寒夜鸦鸣起,少年踏仙途。韩榆蜷缩在破院角落,奄奄一息。直到那只乌鸦落在他肩头——“娃儿交出宝贝,道爷教你本领。”黑袍老道的声音嘶哑,韩榆交出了祖传的修仙信物,却在掌心悄然复刻第二枚。从此,他的修仙路多了条铁律:摸过的,都是我的!——本书又名
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