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风云再起

第16章 兵器革新 研发工作的展开(1/1)

在明确了兵器研发方向后,赵辰迅速调配资源,一场紧锣密鼓的兵器研发工作在营地中全面展开。

能工巧匠们被召集而来,他们听闻要打造前所未有的兵器,既兴奋又紧张。赵辰深知,工匠们是兵器革新的核心力量,于是他亲自与工匠们交流,将自己所知晓的现代兵器制造原理和工艺,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他们。

“诸位师傅,这火枪的枪管制作,需先将精钢与钨钢按特定比例混合熔炼,精钢与钨钢的比例初步设定在 7:3左右。在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需将熔炉温度维持在 1500摄氏度至 1600摄氏度之间,使两种金属充分融合,杂质尽除。待金属液冷却成坯后,再以水力或畜力驱动的大型锻锤反复锻打,每次锻打都要调整角度与力度,让金属内部结构更为致密均匀,如此方能打造出坚韧耐高温的枪管。这枪管成品,其硬度需达到洛氏硬度 55 - 60HRC,方能承受火药爆炸时的高压冲击,而其耐热性要确保在连续射击 20发子弹后,枪管温度虽升高但仍不影响射击精度与安全性。”赵辰一边说着,一边在地上比划着熔炉与锻锤的样子。

工匠们围坐一旁,认真聆听,不时提出疑问:“将军,这等混合金属熔炼,吾等从未尝试,如何确定那比例与火候的精准度?”

赵辰早有考虑,他回答道:“可先以小批量试验,记录不同比例与火候下金属坯的特性,如硬度、韧性、耐高温程度等。再根据这些记录分析总结,逐步确定最佳的熔炼方案。我会与你们一同试验,共同摸索。”

对于火炮的后装式结构与瞄准装置的打造,赵辰组织了擅长机械制造与光学工艺的工匠们协作。“这炮尾的密封与开合装置,关乎火炮成败。制作那棘轮机构时,齿轮的齿数设定为 20 - 25齿,齿形采用渐开线齿形,与棘爪的配合角度要精确控制在 10 - 15度之间,每一个部件都需精心打磨,公差要控制在极小范围内,正负 0.1毫米以内。而瞄准装置的镜片,需选用质地纯净、透明度高的水晶或琉璃,先粗磨成型,再以细砂与抛光粉逐步研磨抛光,使其表面光滑无瑕疵,以保证光线折射的准确性,这镜片的折射率要达到 1.5 - 1.6左右,才能满足不同距离瞄准的精度需求。”

工匠们点头称是,便各自分工忙碌起来。有的在工坊中叮叮当当敲打金属部件,有的在火炉前专注地熔炼合金,有的则在静谧的房间里精心研磨镜片。

李清照也没有闲着,她时常穿梭于各个工坊之间。看到工匠们在打造火枪枪管时,她提醒道:“师傅们,这枪管内部的膛线刻制,需均匀且深度一致,可先制作一个样板模具,依此来刻制,方能确保每一根枪管的膛线都精准无误,否则会影响火枪的射击精度。这膛线的缠距可初步设定在 20 - 25厘米之间,深度为 0.3 - 0.5毫米,这样能使子弹在出膛时获得较为稳定的旋转力。”

工匠们对李清照的建议十分重视,依言而行。在制作手雷与地雷时,李清照又提出:“这手雷的破片装置,除了选用脆性金属,如铸铁,其含碳量可控制在 3%- 4%之间,还可在破片上刻制一些细小的凹槽或凸起,这样在爆炸时,能使破片更容易破碎且飞行轨迹更加不规则,增大杀伤效果。地雷的外壳,可在铸造时加入一些防锈蚀的材料,如锡、锌等,使其能在潮湿的土壤中长时间掩埋而不损坏。手雷的装药量可根据不同型号控制在 200 - 500克之间,爆炸半径可达 5 - 10米;地雷的装药量则在 500 - 1000克,触发后爆炸半径能达到 10 - 15米。”

在火箭筒的研发上,赵辰与工匠们尝试了多种火药配方。他们从不同产地采集硝石、硫磺与木炭,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然后在专门的试验场地进行发射测试。每次发射,赵辰都仔细观察火箭筒的后坐力、火箭弹的飞行轨迹与射程等参数。“这火箭弹的推进火药,硝石、硫磺与木炭的比例在初期可尝试 7:1:2,需找到一个最佳比例,既能产生足够推力,又不会因燃烧过快导致火箭筒受损或火箭弹失控。火箭筒的筒身材质,初期可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竹筒,将竹筒在桐油中浸泡 3 - 5天,增强其防火与防潮性能,其厚度要达到 1 - 1.5厘米,以承受一定的发射压力。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量可先设定在 300 - 500克,射程期望能达到 200 - 300米。我们可逐步增加硝石比例,观察其效果,但也要注意安全,每次试验都要做好防护与隔离措施。”

随着研发工作的推进,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例如,火炮后装式装置在初期试验时,出现了密封不严、开合卡顿等问题。工匠们围坐在一起,苦思冥想,反复拆解检查部件。赵辰也加入其中,他仔细观察后说道:“这密封不严,可能是密封垫圈的材质与尺寸不合适,我们可尝试更换更柔软且耐高温的橡胶类材料,如杜仲胶,并重新测量尺寸,确保紧密贴合。开合卡顿则可能是棘轮机构的润滑不足,可涂抹一些动物油脂或特制的润滑油,这润滑油可采用蓖麻油与石墨粉混合而成,石墨粉的比例在 10%- 15%之间,既能保证润滑效果,又不会因石墨过多而影响机械部件的清洁。”

为了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赵辰派人四处探寻矿源。他们翻山越岭,深入偏远山区,寻找精钢和钨钢的矿脉。同时,与各地的矿主和商人协商,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在寻找替代材料方面,工匠们尝试用普通钢材与其他金属混合,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加入少量锰元素的钢材,锰元素含量在 1%- 2%之间,在韧性和强度上有一定提升,可以作为备选材料。

在提高生产效率上,赵辰引入了一些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借鉴现代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将兵器制造过程分解为多个工序,每个工匠专注于一道工序,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例如,在火枪制造中,有的工匠专门负责枪管熔炼,有的负责锻打,有的负责膛线刻制,有的负责组装,各司其职,协同作业。

在兵器的质量检测环节,赵辰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每一把火枪、每一门火炮、每一颗手雷和地雷以及每一个火箭筒都要经过多道检测程序。对于火枪,要检测枪管的强度、膛线的精度、击发装置的可靠性;对于火炮,要检查炮身的结构强度、后装装置的密封性和灵活性、瞄准装置的准确性;对于手雷和地雷,要测试爆炸威力、触发装置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于火箭筒,要检验其射程、精度、后坐力控制以及火箭弹的飞行稳定性。

在攻克火枪枪管材质难题时,工匠们进行了数十次的熔炼试验,每次都详细记录金属液的流动状态、冷却后的结晶情况以及成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经过不断调整精钢与钨钢比例以及熔炼温度、时间等参数,终于确定了最佳的熔炼方案,使得枪管的合格率从最初的 30%提升到了 70%。

火炮后装式装置的研发过程中,为了提高棘轮机构的配合精度,工匠们手工打磨齿轮和棘爪,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工作到深夜。经过反复的装配测试与微调,将齿轮与棘爪的配合公差缩小到了正负 0.05毫米以内,大大提高了炮尾密封与开合的可靠性。

火箭筒的火药配方优化更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赵辰与工匠们在试验场地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发射测试,每次测试后都根据火箭筒的表现调整硝石、硫磺与木炭的比例。有一次,因火药配方失误,火箭筒在发射时发生了炸膛事故,幸好提前做好了防护措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他们没有气馁,经过对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调整了配方中各成分的比例和火药的制作工艺,最终使火箭弹的射程稳定在了 250米左右,且飞行轨迹的偏差控制在了较小范围内。

经过工匠们的不懈努力与众人的智慧协作,研发工作逐渐取得了进展。火枪的性能逐步提升,射击精度与射程都有了明显改善。火炮的后装式结构也越来越稳定可靠,瞄准装置的精度也在不断提高。手雷与地雷的种类不断丰富,杀伤力与隐蔽性也得到了增强。火箭筒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众人深刻体会到了兵器革新的艰辛与不易,但看到逐渐成型的新式兵器,心中又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他们知道,这些兵器一旦投入战场,必将改变战争的格局,为他们实现平定乱世、护国安民的目标增添强大的助力。尽管困难重重,但赵辰与他的团队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不断地调整策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步一步地向着兵器革新的成功迈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两界穿梭:奋斗在1970
两界穿梭:奋斗在1970
关于两界穿梭:奋斗在1970:背景70年代,武大庆是一个勇敢、充满正义感和好奇心的农村青年,无父无母,带着年幼弟弟妹妹辛苦度日。房屋破败、缺衣少食。但武大庆却不慌,因为他发现一扇可以通向2024年的大门……
九毛九
繁华不染赤子心
繁华不染赤子心
关于繁华不染赤子心:孤儿陆涵,流落街头,为善良夫妻陆长远沈莲心收养。中医院毕业从医,为人污陷失业。养父为医治重病养母,涉险采药掉落山涯失踪。陆涵不顾生死寻父救母,偶得太极心经,从此开启传奇人生!
浪子阿雨
长生,从克隆开始
长生,从克隆开始
关于长生,从克隆开始:长生不老,人类永恒的追求,基因重组和克隆技术的日新月异,打开了长生的奥秘,顶尖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成果被各方势力所关注。团队成员林晓宇意外获得超能力,屡次挫败那些觊觎实验成果的各方势力,成了敌对势力的眼中钉,针对他的各种手段开始接踵而来。师姐顾茜突然消失,让他陷入了低沉,为了找到她,毅然决然加入了特别行动队。
宁静致远2022
学渣被手机小精灵附了身
学渣被手机小精灵附了身
小胖子做了十六年得学渣,忽然有一天发觉自己竟然不是人类。他竟然是小精灵岛得小王子。那个小精灵岛居然只有他得血脉能量才能够正常运转……
龙眼树
山路潜行
山路潜行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没有什么背景,只能靠自己一步努力拼搏,不断奋进行前,偶尔跌入深渊的时候,尝尽人间百态,终得人间繁华
麻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