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拌黄瓜,清炒藕片,干煸四季豆,茭白炒肉,土豆炖牛肉,小蟹炒年糕,百合绿豆汤——
一道接一道的好菜被爸爸妈妈端上桌,我们举杯同庆,就连窗外的新月也想挤进六平房间来共享此刻的欢愉。
出门在外,家是蝴蝶梦中家万里的那份思念;归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里庭缩的那种急迫;久别归来,家是审容膝之易安的那种舒适。
第二天,我跟着姐姐起了个大早,来排上海老店的早餐。
店还没营业,外面就有大包小包临行的人来排着队,有的大爷还带着折叠椅来坐着等,也有打扮时髦的富太耐心地静候……
可见上海人对早餐对美食的重视。
看着招牌上写着“上海十碗面,侬吃过几碗?”
刀鱼面、三虾面、蟹粉面、黄鱼面、葱开面、麻酱面、猪肝面、辣肉面、大肠面、辣酱面。
真希望有机会能一一尝个遍。
排了好久,我们终于吃上了两样。
一碗清汤面上有几片青菜点缀,葱香扑鼻;旁边配上一小盘炒好的菜,地道点称为浇头。
面条外滑内筋,软而不粘,润滑爽口,一碗好面,半碗骨汤,亦足以慰平生。
我们还有幸尝到了刚出炉的鲜肉月饼,金黄饱满的表皮酥脆松软,馅甜而不腻,口感丰厚,如此月饼,人间何寻?
用完早餐,我们漫步在种满梧桐树下的街头,有时也被窗户里精致的小世界所吸引进店。
多肉、雏菊、小苍兰,门口便摆着富有层次的小盆栽,窗户上贴着可爱的咖啡壶贴纸,布置得温馨而雅致。
店内是不开电灯的,而是由一盏盏昏黄的小台灯营造出复古而神秘的氛围。
橱窗里是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墙上挂着不知名的画作,印象派写真、抽象画、素描,还有些半成品,风格迥异,但放在这里又莫名地搭配。
架子上还整整齐齐地放着几行书和报纸,还有两瓶珍藏的红酒,柜台里竟然还养着红金鱼与黑金鱼。
一般的小店只用简单的装饰,还是在乎实用性多一些;而这家店铺倒更像是主人把自己的家给我们参观一样,融入了他的情怀。
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魔力的小屋,一杯咖啡、一份简餐,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窗子里的人悠闲地看着风景,享受着惬意时光,窗外的人骑着单车飞驰而过,只匆匆瞥见房屋一角。
看似只有一窗玻璃之隔,其实早已判作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总有普通人努力奋斗将自己变得优秀,加入上流社会的圈子;在外漂泊的游子,看到家家户户点起的灯火,也会思念家里的温暖。
小时候总是向往窗外的世界,没想到有一天,走出来的大人又扎破头拼命地想要挤进窗子里的生活。
年少时执拗地相信窗外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自由,而不愿意回头接受窗子里这种被限制、被禁锢的牢笼。
“自由”你看这两个字,本就条条框框,只有真的打好牢牢的根基才能崭露头角。
可是你看“牢笼”二字倒是四面透风,但是以牛龙之力都无法突破头顶桎梏。
自由其实是牺牲了底层空间才换来的一点出头,牢笼其实是只要放弃出头就能在底层拥有无限空间。
人生而自主,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此心安处是吾乡。
要穿过那世间的火,要尝过一生炙热的默,把行囊都烧了,爱仅需空着两手。
目光之外,原野之上,听见了吗?一声声,谁在唤我名字,我的远走。
别睡着了,这不是尽头。来不及说的爱与歉疚,让月光带我回家,归途上,总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