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仙志

第223章 一穷二白(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孤仙志》最新章节。

“那为何后来者都无法修炼祖师留下的剑修仙法呢?”

张志文对此颇是不解,一个门派的仙法怎么就无法传承下去了呢?这有些说不过去啊,如果是这样,那青剑宗当年也不可能是大仙门了吧?

“唉,这个说来也是话长啊……”林青书又叹息了一声,而后继续将事情原由说了出来。

张志文听完后,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九天青剑诀没人能够修炼了,原来这九天青剑诀当年是相当厉害的剑修仙法,一但练成,那举手投足之间威力巨大,而且这九天青剑诀还不是普通的剑诀,比一般的剑修还要厉害,因此,当年祖师可谓是所向披靡,几乎没有对手,整个天水仙境之内,祖师就是无敌的存在,没人敢惹青剑宗,可也因为这剑诀相当厉害,因此其修炼条件异常苛刻,并且还必须有九天心经搭配一起修炼才可以,而当初祖师的九天心经并不是完整的,是残缺的,虽然他修炼成了,但明显还是有缺陷,因此,祖师最终虽然凝结元婴,但却难逃走火入魔的下场,最终发疯,不知所踪,而九天心经也至此下落不明。

随后,青剑宗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缺乏九天心经,九天青剑诀就几乎没人可以修炼成功,他们只能选择别的仙法修炼,久而久之,青剑宗就开始不断的没落,而祖师当年虽然给弟子留了一些九天心经的内容,但他也不可能毫无保留的将所有心经内容全部拿出来给弟子修炼,这也是必然的,如此一来,青剑宗就必然没落,最终从最厉害的大仙门不断的衰落成为了现如今的青玄宗,不但宗门的地盘早不复存在,连宗门的名字都只能改为青玄宗。

“那你的意思是说,虽然现如今门派势微,可九天青剑诀还是在的?”张志文又问道,而且他也明显发现了这个事情,因为林青书从头到尾都说没人可以修炼九天青剑诀,那就意味着九天青剑诀还是在门派内的。

“那是自然,只是这九天青剑诀现在也无人问津,一门无法修炼的仙法,即便当初它再神奇厉害,现在也不过是一门无用仙法,唉,说起来,很多大门派也都对我们的九天青剑诀打过主意的,只是他们抢去看了之后,也没人修炼,因此,我们青玄宗也就勉强保留下来了。”

林青书颇有些感慨的说道,而且这事情似乎也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也不用隐瞒什么。

张志文听了这话,心里又凉了一大截,这青玄宗不但没落至此,连仙法都无人问津,那以后怎么提升修为?

不过暂时倒还好吧,先筑基再说了,因此,张志文又问道:“那林大哥可知道咱们青玄宗是否有筑基丹的配方或者筑基丹?”

林青书闻言,顿然颇有些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看了张志文一眼,而后说道:“我们哪里有筑基丹的配方啊,那筑基丹就更别说了,那都是十大仙门掌握的。”

“可我们青玄宗以前好歹也是大仙门啊,难道没有保留下来一些东西?”张志文还是有些不死心,因为他现在只能拜入青玄宗,他别无选择,他就是希望青玄宗好歹留点残羹冷炙什么的给他,说到底这青玄宗曾经也是风光过的啊。

可林青书很快就泼了张志文一头冷水,因为青玄宗再就没落,而当年的青剑宗早就被各大宗门洗劫一空,还什么筑基丹,还什么筑基丹的丹方,那是根本不可能有的,唯独没什么用的九天青剑诀倒是留下来了,那也是各大宗门看不上的东西,否则也是保不住的。

虽说张志文一早就预料到是这样的结果,但真正得到证实后,还是颇为失望,但现在也似乎没什么其他的办法,不过张志文又问道:“那既然没有丹方,也没有筑基丹,那我们岂非筑基无望?”

张志文虽然修为比林青书高,但对于天水仙境的事情肯定是不如这位林大哥了解的多,所以他还是要跟这位林大哥多了解了解。

果然,林青书又说道:“那倒不是,虽然我们青玄宗没有筑基丹的丹方,也更没有筑基丹,可天水仙境其他地方还是可以弄到筑基丹的仿方,这些仿方良莠不齐,都是各大中小门派各路修士经过很多年的专研模仿筑基丹而弄出来的丹方,当然,这仿方炼制出来的筑基丹也只是称为伪筑基丹,效果自然是远远比不上筑基丹,可也是有些用处,只是……”

林青书说到这里,面露难色,而张志文不由连忙问道:“只是什么?”

林青书看了张志文一眼,似乎觉得这个刚来的师弟还真是一无所知的样子,他明显是有些同情张志文了,但他想了想,还是说道:“只是这仿方我们都很难弄到的,而且即便有了仿方,炼制伪筑基丹都需要很多材料,而即便有了材料,炼制出了伪筑基丹,但至少一百枚以上的伪筑基丹才可以有机会突破到筑基修为,因此……”

张志文就静静听完林青书的话,但心里却也是很无奈了,因为林青书说了,这仿方需要一百枚上品灵石才可以买到,一百枚上品灵石就是一万枚中品灵石,以青玄宗目前的情况,大多数弟子别说一万中品灵石,哪怕是一千枚都很难凑齐,这是其一,当然,仿方是可以买到,按照林青书说的,每个月天水仙坊就有人兜售,但这一百枚上品灵石买到的仿方估计是最差劲的,可能需要两百枚这种伪筑基丹才有机会突破到筑基修为。

其次,就算得到了仿方,但炼制仿方的材料价格相当昂贵,想要炼制一百枚伪筑基丹,至少需要上千上品灵石,这对于青玄宗所有弟子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最后,即便凑齐了一百枚伪筑基丹,但也只是有机会突破到筑基修为,不是百分百,而失败的几率不低,也很多人依旧失败。

至于真正的筑基丹和丹方,那几乎就是十大仙门垄断了,根本想都不要想,不可能有机会得到。

所以,现在情况也似乎很清楚了,青玄宗很没落,门派没什么好的仙法,九天青剑诀就是废物仙法,其次,筑基丹得不到,只能寄望伪筑基丹,而伪筑基丹需要大量的灵石,也就是钱!

张志文现在可没有这么多钱,即便有钱弄到仿方,可炼制那么多丹药需要那么多钱,他上哪里去弄?最重要的,那最后还不一定成功!

“所以筑基可不是谁都能筑基的啊,我们青玄宗也就掌门一人筑基,其他人啊,唉……”

林青书再次惆怅道,但他说的对,这就很现实,而他又说道,“再者,掌门也没修炼九天青剑诀,他修炼的还是丹道,否则掌门恐怕都无法筑基啊,这还是老掌门牺牲了他的一切资源来给掌门提升突破的,这才好不容易稳住了一个筑基,否则咱们青玄宗早些年就没了。”

张志文听完这话,久久无法言语,见张志文颇为失落,林青书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也不用太忧虑,毕竟你年纪还小,还是有机会的,以后多挣钱,多攒钱,说不定到时候掌门看你有希望突破,那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张志文闻言,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下意识的点点头,因为这都是林青书安慰他的话了,不过他也有些好奇,如此没落的小门派,那怎么挣钱呢?

对此,林青书倒是来了些兴趣,他就跟张志文说了一下大体的情况,张志文听完后这才知道,原来所有各大中小门派都跟十大仙门差不多,都是需要完成宗门任务的,只不过青玄宗的任务不多,奖励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因为毕竟是登记造册的门派,算正规的门派,在天水仙境也算能讨到一口饭吃。

至于宗门任务,那就多了,大体上有采矿、采药或者种植什么的一些简单的任务,也有炼丹炼器等等任务,但大多数炼丹炼器的任务都是十大仙门多一些,而中小门派基本很少,因为筑基修士少啊,达不到筑基,怎么炼丹炼器?

除此外,当然也有天水仙坊集市交易的渠道来挣钱,但那个不算很稳定,有时候难得获取了一些奇珍异宝,那倒是可以去交换东西或者兜售。

所以主要还是宗门任务为主,而青玄宗的宗门任务很少,因为地盘少,得到的任务也就很少,那么获取的报酬就很少,但按照林青书说的,积少成多,按照张志文这个年纪,数十年以后是有机会筑基的。

数十年以后筑基?还只是有机会?张志文闻言,顿然无语。

不过林青书又一副愁容道:“唉,只是希望咱们青玄宗可以撑过数十年啊,否则宗门一旦解散,我等都只能被逐出天水仙境了啊……”

“哦?这是为何?难不成其他门派会来侵占我们青玄宗?”张志文闻言,也颇是意外。

林青书似乎也习惯了张志文一无所知的样子,因此,他就耐心跟张志文解释了一番,张志文听完后,这才明白过来。

简单说就是一句话,那就是现如今的青玄宗,一穷二白,而且快要在天水仙境混不下去了,如果半年后的筑基大比青玄宗再垫底的话,那恐怕到时候掌门都要被人收编了,青玄宗也就不复存在了。

张志文得知这事情,心里不但没有担心,反而有些小窃喜,这可不是正好的事情?他反正肯定是不想待在这种小门派的,如果青玄宗没了,那他就完全可以归入其他宗门,可很快林青书就让他死了心了,因为一旦宗门解散,弟子们第一时间就会被驱逐出天水仙境。

但不管怎么说,张志文也算了解了一些青玄宗的事情,而林青书也就暂时先带张志文回青玄宗报道了,毕竟有什么事情还是要回去请示掌门师尊,而后再行决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月九章
天月九章
关于天月九章:谁家骄子,流落民间,几多风雨几多艰?奇遇仁术医人病,侠骨丹心惩凶顽。京华风云,边陲狼烟,敢犯我大好河山?铁蹄踏罢奔月去,一笑鸳鸯一笑仙。
七律诗
魔教穿越诸天万界
魔教穿越诸天万界
武林世家南宫少主偶得魔教奇书,乃先祖传下仙器“诸天万界日记本”,可以魂穿虚拟入梦,重温先祖风骨故事。首个故事描述元朝末年,武林高人群起反抗蒙古人,恢复汉人统治。江南富家子南宫奇,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因缘际遇,巧遇退隐山林之魔教教主,从此被卷...
玉龙2009
洪荒之仙杏
洪荒之仙杏
关于洪荒之仙杏:张掖吃了个杏子,就穿越成了一颗杏树洪荒什么最重要,跟脚和出生时间啊,出生晚了怎么办?当然是抱大腿啊于是,张掖拜师元始,成三清首徒,改变人族地位,使三清不再反目,总之,这是一个将洪荒乱了后,征战万界带领洪荒升级永恒世界的故事欢迎各位小伙伴加入群聊:689960254
度子
烬蛾照胆录
烬蛾照胆录
仙途如局,我执子焚天**被未婚夫剜骨坠崖那日,林晚风方知所谓先天剑骨,不过是母亲用命封印的催命符。太阴玄体觉醒之夜,她从寒潭尸堆捡回半条命,腕间乌木镯映出七世轮回记忆——那个眉间朱砂胜血的清绝道子,早在百年大婚前就成了魔蛟傀儡;所谓婚约,是...
呼茨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关于诸天:开局越女阿青:神魔大周,立国已有三千余载,武者、炼气士如云,天才、高手层出不穷。春秋末年,吴晋楚三国为了中原霸业相互攻伐,大国小国之间战事不休。这一年,老聃静坐于挚友王子朝的墓前,思索着道与万物的根源;这一年,孔丘在楚国负函与叶公告别,踏上了前往卫国的道路;这一年,孙武归隐于穹窿山,建屋茅蓬坞下,教子修书;这一年,辛文子瞻望四时天象,合应百事之变,为越谋吴……而在遥远的越国会稽群山之中
观星若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