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仙志

第237章 本源道意(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孤仙志》最新章节。

张志文已经在屋子里待了三天,这三天他什么地方都没去,什么事情也没想,仅仅只是因为他看了林明月给他写的信,所以,他就静静的一个人待了三天的时间。

林明月的信里没说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很简单的说了一些问候的话语,然后希望张志文一切平安顺利,而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张志文也不至于在屋子里待了三天,因为除了这封信之外,林明月还有给他留了一样东西,这是一枚锁命珠,这枚锁命珠就是林明月的本命珠,其上有九层颜色,如果这九层颜色都消失了,那就意味着林明月从此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此时此刻,张志文就拿着这枚锁命珠好一阵发呆,这会儿,这枚珠子还是有九层颜色,每一层的颜色都异常亮丽,宛如林明月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林明月为什么要给他这个东西呢?而林明月对此没有任何提及,只是让张志文好好保管便是。

所以,张志文内心其实是有一些不安的预感,他以前从来不信这种预感,但不知道为什么,涉及到林明月的事情,他就会变得有些敏感,也颇有些依赖这种预感,但张志文也知道多想无益,因为他并不清楚林明月当时是什么情况下被她姑姑带走的,而林明月又是被带到那一座无尽之海的仙岛,他都一无所知,因此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所以他只能暂时将锁命珠收了起来,这些事情还是等以后慢慢考虑了,至少他现在连去无尽之海的能力都没有,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

张志文本以为回飞仙城可以见到林明月,也许他们两个人就能够在一起了,他和林明月也是一路磕磕绊绊走来,他对于未来还是充满憧憬的,但哪里想到事情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真是世事难料。

张志文忍不住叹息一声,而后站起身直接一个闪现术离开了这个住所,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他已经出现在了方思年的小破屋门口了。

这一次回飞仙城,一方面是想着能带走林明月,一方面也是想来见见方思年和方胜,尤其是方思年,在张志文刚刚来飞仙城的时候,如果不是方老帮他一把,恐怕张志文也很难在飞仙城立足,也因为方老的帮忙,让他遇到了林明月,这一切的一切,也都是离不开方老的慷慨相助。

所以张志文肯定是要回来一趟,见见方思年和方胜,而此时此刻,天色已经黑了,方思年和方胜就在屋子里,这爷孙二人,或者说师生二人还是跟往日一样,围坐在桌子前吃饭,时隔多年,方老似乎更老了一些,而方胜还是残疾在身,这个世界的变化似乎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一师一徒依旧还是相依为命,而他们的修为还是老样子,几乎没有任何寸进。

这一切,在张志文灵识的覆盖下,几乎都是看的清清楚楚的,不过张志文还是走上前,敲了敲门。

随着敲门声响起,方思年明显颇是意外,因为他们这小破屋平时几乎无人造访,但方思年还是起身来开门,老人已经有些岁数了,终究不堪年月摧残,身子骨似乎也佝偻了几分,但精神还算不错,因此,他几步走来,打开了门。

门打开后,方思年就看到站在门口的张志文,方思年明显愣住了,可看清楚是张志文的时候,方思年顿然大喜,甚至颇为激动的一把抓住了张志文的手臂:“志文?可是你?”

“嗯,是我……”张志文不知道该说什么,尤其看到方老眼中隐含的泪花,他总觉得人世沧桑,浮云刍狗,不堪回首。

随后,那自然是方老将张志文迎进了屋,又想着要好生招待张志文,张志文也没多说什么,他就让方老去打饭,他就跟方胜随意聊着,而方胜说的事情也无非就是这几年来,老师如何如何辛苦,他又如何如何不争气之类的,而后又佩服张志文居然现在混得这么好了。

其实张志文的修为已经不是他们二人可以看透的了,在他们眼中,张志文应该是至少炼气中期的修士,反正他们看不透的,那必然就是很高很高的修为了。

张志文也没否认,只是默默倾听,他来这里不是来炫耀的,更不是来施舍什么东西,他只是来见见两个老熟人。

其实,哪怕在这个时候,张志文也没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他跟方思年和方胜一样,也都是人,只不过他机会多了一些,运气可能也好了一些,除此外,他有什么比他们拥有的更多的?至少方思年和方胜可以相依为命,并不孤单。

当然了,张志文突然回来,方思年和方胜还是非常高兴的,一时间原本颇为无聊的日子似乎又添加了几分愉悦,只是张志文非常清楚,他终究是不可能留在这个地方的,而方思年和方胜这样的生活终究也是不适合他的,他要走的路,只能他一个人去走,因此,当方思年和方胜睡着以后,张志文就默默的在桌子上留了一点下品灵石,还有两枚增元丹,除此外,他没有留任何东西了,而后他就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增元丹是炼气期才有用的丹药,对于筑基修士没用了,材料简单,炼制不难,只是配方很难弄到,不过张志文恰巧有这个配方,至于灵石,那肯定是不能多给的,否则让方思年和方胜图惹麻烦。他们不过是炼气一阶二阶的修为,如果被人发现他们有太多的灵石,那恐怕就是怀璧有罪了。

离开了这里,张志文连夜就赶回天水仙境了,从此,飞仙城他是大概率不会回来了,这人生就似乎如此,一旦走过的路,那都是很难再回头,而能够一路相伴左右的人,那更是少之又少,从武平到飞仙城,又到现如今的天水仙境,能够一直常伴左右的人似乎一个都没有。

张志文此时此刻,驾驭着飞剑穿梭在天际,他心中颇有些感慨,如果说离开武平是他半只脚踏入仙道,那现如今离开飞仙城那就是他真正踏入仙道了,从此以后,天人有别,凡俗的一切似乎已经跟他再无瓜葛,他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修士达到筑基以后,他们都渐渐看淡了凡俗,渐渐忘却了凡俗,因为达到筑基,寿元大增,往后五百年内,还有多少人能够在记忆力停留?即便有些人有些事还依稀记得,那也不过早就尘封了却,不再牵挂。

这便是仙道,没有任何情感可言,有的只是一颗无比坚定的求道之心,而如此茫茫无涯的仙道路途,能够让张志文心有挂念的也就是林明月了,因为张志文坚信林明月终究也是会筑基的,那林明月就不是凡俗之人了,因此,张志文一边飞行,一边又忍不住拿出林明月的锁命珠,这枚珠子在黑夜里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就宛如林明月的笑颜,在黑暗之中指引着张志文前进的方向,这一刻,张志文似乎没有那么孤单了,他异常清楚,原来天涯的林明月,此时此刻必然也是在牵挂着他,而他,也一直深深的思念着林明月。

夜色如水,天际如虹,一抹流星刹那间划过,宛如心头荡漾而起的一缕惊鸿,张志文深深吸了口气,将锁命珠收入了仙府之中,而后眼神渐渐变得坚定,他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要经历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他要收拾心情,再次启程,前方纵然有万壑阻拦,他也要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因此,他悄然间将所有心思收藏心底,而后就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他没有太多时间感慨,也没有太多精力回首,这在残酷无比的修仙世界里那都是极为奢侈的事情,稍有不慎,他都会万劫不复,他岂能稍有懈怠。

耳边的风,呼啸而过,一排排树林宛如时光倒流一样刹那飞逝,张志文驾驭着飞剑,越过山川河流,越过万丈悬崖,越过人心百难,越过春夏秋冬,也越过了他自身的岁月年龄,而后他忽然间心有感悟,一丝丝无名剑意悄然降临,环绕着他的本命剑丸微微旋转,生生不息,而张志文此时此刻,无喜无悲,无惊无恐,泰然处之,而这一缕缕无名剑意赫然是他的本源道意,而拥有了这一缕本源道意,原本九道剑意竟然缓缓融合一起,不分彼此,又肆意自由,宛如天成,又恰如其份。

轰的一声!

一股宛如开天辟地般的轰鸣声从张志文的气海中传开,而这一刻,气海再次开辟扩大,与此同时,仙府之内也传出轰隆隆的声音,仙府竟然也在这一刻开始变化。

但张志文始终无喜无悲,无惊无恐,任凭气海变化,也由仙府动荡,他只是更多的像一个外人一样看着它们再一点点变强,宛如置身事外一般。

此时此刻,气海已经足足扩大一倍,仙府也足足扩大了一倍,气海扩大就意味着修为上限增强了一倍,原本普通的筑基修为,现如今法力强度增加了一倍了,而仙府更不必说了,扩大的仙府绝对带来更好品质的灵药和灵金。

但张志文非常平静,还是驾驭着飞剑在飞行,直到气海扩大结束了,仙府扩大也结束了,他才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因为他没想到他无意中对人生的一次感慨居然成就了他获得了本源道意的机遇,而这丝本源道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意,跟星辰花带来的道意截然不同,因为这缕本源道意蕴含了张志文的元神所在,从此以后,张志文的元神就拥有了强大道意的庇护,而非脱离了肉身就会灰飞烟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月九章
天月九章
关于天月九章:谁家骄子,流落民间,几多风雨几多艰?奇遇仁术医人病,侠骨丹心惩凶顽。京华风云,边陲狼烟,敢犯我大好河山?铁蹄踏罢奔月去,一笑鸳鸯一笑仙。
七律诗
魔教穿越诸天万界
魔教穿越诸天万界
武林世家南宫少主偶得魔教奇书,乃先祖传下仙器“诸天万界日记本”,可以魂穿虚拟入梦,重温先祖风骨故事。首个故事描述元朝末年,武林高人群起反抗蒙古人,恢复汉人统治。江南富家子南宫奇,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因缘际遇,巧遇退隐山林之魔教教主,从此被卷...
玉龙2009
洪荒之仙杏
洪荒之仙杏
关于洪荒之仙杏:张掖吃了个杏子,就穿越成了一颗杏树洪荒什么最重要,跟脚和出生时间啊,出生晚了怎么办?当然是抱大腿啊于是,张掖拜师元始,成三清首徒,改变人族地位,使三清不再反目,总之,这是一个将洪荒乱了后,征战万界带领洪荒升级永恒世界的故事欢迎各位小伙伴加入群聊:689960254
度子
烬蛾照胆录
烬蛾照胆录
仙途如局,我执子焚天**被未婚夫剜骨坠崖那日,林晚风方知所谓先天剑骨,不过是母亲用命封印的催命符。太阴玄体觉醒之夜,她从寒潭尸堆捡回半条命,腕间乌木镯映出七世轮回记忆——那个眉间朱砂胜血的清绝道子,早在百年大婚前就成了魔蛟傀儡;所谓婚约,是...
呼茨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关于诸天:开局越女阿青:神魔大周,立国已有三千余载,武者、炼气士如云,天才、高手层出不穷。春秋末年,吴晋楚三国为了中原霸业相互攻伐,大国小国之间战事不休。这一年,老聃静坐于挚友王子朝的墓前,思索着道与万物的根源;这一年,孔丘在楚国负函与叶公告别,踏上了前往卫国的道路;这一年,孙武归隐于穹窿山,建屋茅蓬坞下,教子修书;这一年,辛文子瞻望四时天象,合应百事之变,为越谋吴……而在遥远的越国会稽群山之中
观星若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