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

第四十六章(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最新章节。

历史上的野史,如同繁花似锦却又错综复杂的迷宫,每一转折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位皇帝,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却也伴随着无尽的争议。有人说,他心狠手辣,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不惜亲手终结了父亲的统治,逼得母亲含恨度日,甚至对自己的手足痛下杀手,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对待那些曾助他一臂之力的功臣,他亦是冷酷无情,仿佛薄情寡义是他天生的标签。

然而,也有另一种声音,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轻轻响起,说他勤政爱民,日夜操劳于国事,却不幸英年早逝,那些关于“吕四娘为父报仇刺杀雍正”的故事,不过是后人的杜撰,为这段历史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时光荏苒,当乾隆继位,为了稳固那摇摇欲坠的朝纲,他选择了向权贵妥协,废除了那项曾让官绅也需服劳役交粮食的制度,“摊丁入亩”虽有其名,却渐渐成了一个空壳,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

此刻,李清歌,这位身着龙袍,眉宇间透露着坚定与智慧的女子,正站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穿透了岁月的尘埃:“土地政策不改,百姓何以安身立命?我们皆是父母所生,为何百姓要承受如此之苦,而那些士绅、地主、富商却能凭借手中的土地,享尽荣华富贵?我,李清歌,绝不允许我的子民继续在这样的苦难中挣扎,我要让他们挺直腰板,活出人的尊严!”

刘墉,这位老臣,面容沉稳,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低声问道:“陛下,您是打算效仿雍正帝,重启‘摊丁入亩’的政策吗?”

“摊丁入亩”,这四个字仿佛带着历史的重量,回响在空旷的大殿之中。废除人头税,按土地多少征税,这本是对农民有利的政策,却也是对地主士绅的一次沉重打击。刘墉深知,这政策虽好,却难以触动根本。

李清歌轻轻摇头,她的目光穿越了层层叠叠的宫墙,仿佛看到了那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摊丁入亩’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土地依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百姓依旧受苦。我要做的,是彻底改变这一切。”

刘墉的眉头紧锁,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那陛下,您打算如何?”

李清歌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剑,斩断了所有的犹豫与退缩:“我要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这话一出,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刘墉心头一颤。他瞪大了眼睛,心中暗自惊叹:这不仅仅是打击地主那么简单,简直是动摇了整个社会的根基!自古以来,土地便是私有的象征,即便是农民起义,也不敢轻易触碰这条底线。地主士绅的力量,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一旦触动,后果不堪设想。

刘墉深吸一口气,试图劝阻:“陛下,您这举动,无疑是捅了马蜂窝啊……”

李清歌却毫不畏惧,她的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管它是马蜂还是毒虫,谁敢阻拦,我就一把火烧了他们!我李清歌,从不知‘怕’是何物。只要我手中有土地,有百姓的支持,有强大的军队做后盾,我何惧之有?”

刘墉深吸一口气,他仿佛被李清歌的热情所感染,声音也变得坚定起来:“既然陛下已经做好了打算,臣一定追随到底。就算是刀山火海,臣也要助您除去这些对百姓敲骨吸髓的蛀虫!”

李清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欣慰地笑着:“果然没看错你。土地政变,牵涉甚广,利益纷繁复杂。我管理一个国家,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需要有你这样时刻为百姓考虑的清廉之人,才能将政策贯彻到底。你愿意为我赴汤蹈火,将来我一定不会辜负你!”

君臣两人相视一笑,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接着,李清歌又说道:“国家刚建立,律法还没实施。我之前说过,天地阴阳,乾坤并峙,男女应该平等。我想通过法律来贯彻男女平等,废除一夫一妻多妾制。从今以后,男子只能娶一个妻子,女子也只能嫁给一个丈夫。什么妻妾尊卑、嫡庶神教,都不应该出现在我统治的土地上。”

李清歌的话语,如同雷轰电掣,重重击在刘墉的心头。如果说土地政变是捅了马蜂窝,那么推行男女平等的法律,就像是黄河决堤一样,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不仅触动了有权有势的人的利益,更是在广大男性的雷区上疯狂蹦跶。一旦实施,不知道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视女性为玩物、生育工具的男子会如何疯狂暴动。

刘墉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与不解,他望着李清歌,仿佛在看一个疯子。然而,李清歌的眼睛却雪亮,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她狂笑道:“人活一世,早死晚死都是死。如果能为天下百姓带来幸福与安宁,纵使付出性命,又何妨?”

这番肆意豪情,让刘墉一阵恍惚。他愣了一会儿,眼中也燃起了豪情烈火,哈哈大笑道:“陛下说得对!人总是要死的,只要能对百姓好,做什么都是值得的。您既然有这样的决心,臣就舍命陪君子,捅破这层污浊,换一片朗朗青天!”

君臣二人,仿佛被同一种信念所驱使,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共同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变革的道路。他们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困难与阻碍,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李清歌,那可是个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实干家,她的身影在朝堂与民间同样鲜明,如同烈日下的青松,挺拔而坚韧。一旦她心中有了决断,那便是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的洪流,势不可挡。

这一日,晨光初破晓,李清歌便已穿戴整齐,一身龙袍加身,威严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果决。她站在明皇宫的窗前,望着外面渐渐苏醒的城市,心中却已翻涌着即将掀起的风暴。她转身,对身旁侍立的刘墉——那位百官之首、中书令大人,轻声却坚定地说:“刘卿,即刻召集议会,让所有群臣前来,共商国是。”

刘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也迅速领命而去。他知道,这位女王行事向来不拘一格,每一次决策都足以震撼朝野。

李清歌登基之日,便定下每周工作五日的制度,意在让群臣得以休憩,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然而,这日虽是周六,群臣却早早地穿戴整齐,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匆匆赶往议会之地。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议论声此起彼伏。

“怎么这么急就把我们叫来了?”一位大臣低声问道,眉头紧锁。

“周六不是休息日吗?女王为何此时召见?”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脸上写满了茫然。

“谁知道呢,但必定是大事,咱们得打起精神来。”一位年长的官员沉声道,试图稳住众人的情绪。

正议论间,玉钟之声悠扬响起,如同古老的召唤,群臣们纷纷整肃衣衫,排着队,步入了大殿。明皇宫虽不及紫禁城太和殿那般庄严宏伟,但在李清歌的威严之下,却也别有一番肃穆之感。

大殿之内,李清歌端坐于王座之上,青铜面具遮住了她的面容,却遮不住那双如冷电般的眸子,威严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她环视群臣,声音清冷而坚定:“我召见尔等,乃因有两件大事需议。”

言罢,她稍作停顿,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人,继续问道:“前年,各地遭逢百年不遇之大洪灾,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我率众起义,本欲建一安乐之国,使百姓安居。然近日微服私访,却发现百姓田地多失,此乃何故?”

群臣闻言,心头皆是一紧,女王提及土地,莫非是要兑现起义时的承诺?一时之间,大殿内寂静无声,只闻呼吸之声。

李清歌见状,声音更冷:“怎不回答?是不知,还是不敢说?”

“女王息怒!”群臣连忙齐声回应,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李清歌冷哼一声,怒意盎然:“息怒?尔等就只会让我息怒吗?”

这时,陈宏谋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声音微颤:“天灾人祸接连不断,两年前那场暴雨,百姓流离失所,颗粒无收。为求生存,他们只得低价将田地卖给地主士绅。”

李清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惜:“百姓失田,天灾确是其一,但人祸方为根本。地主乡绅为占更多土地,或威逼,或利诱,更借天灾炒作粮价,迫使百姓无法生计,只得贱卖土地,购其高价粮。最终,无田百姓沦为地主佃农,此乃历代农民起义之根源。”

她每说一句,脸色便更沉一分,直至铁青,仿佛压抑着无尽的怒火。虽然戴着面具,但群臣仍能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那股强烈的愤怒与憎恶,心中愈发不安。

“我问尔等,如何解决土地兼并之问题?”李清歌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如同警钟长鸣。

群臣皆知土地之事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可能招致既得利益者的报复,因此皆畏惧不敢言。他们只得再次齐声回应:“微臣无能,请陛下息怒!”

“车轱辘话反复说,尔等身为国家栋梁,就只会让我息怒吗?”李清歌的声音越发严厉,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既然尔等无策,那我便亲自来。尔等喜爱兼并百姓土地是吧?好,我便看他们如何私吞、侵占!”

此言一出,群臣除了刘墉外,皆震惊得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李清歌却不顾众人反应,继续宣布:“自今日起,废除土地私有制,所有土地交易皆作废。”

她高声呼唤:“刘墉——”

刘墉闻声而出,恭敬应道:“微臣在!”

“我任命你为土地政变使,即刻起收缴土地。你每到一地,便如同我亲临,谁敢阻拦,格杀勿论!”李清歌的声音坚定而果决,透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刘墉昂然领命:“是,微臣遵旨!”

李清歌这一命令如同巨石击水,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想当年清廷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不过是给地主士绅放了点血,便惹得天怒人怨,被黑为暴君。而今女王陛下之举,比雍正更为激进,不仅要放血吃肉,还要刨根问底,彻底颠覆旧有的土地制度。群臣们心中惊骇不已,仿佛看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们虽然表面上清正廉洁,但与地主士绅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革地主的命,何尝不是挖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一时间,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无数官员面如死灰,高举着土地私有是祖宗之法、是道德的大旗,要求李清歌立刻收回成命。

“女王陛下万万不可啊!”一位大臣声嘶力竭地喊道。

“陛下此举虽对百姓有利,但天下地主士绅众多,若全部剥夺其土地,只怕天下大乱啊!”另一位大臣急切地说道。

“不止天下大乱,更可能激起各地政变。到那时烽烟四起、起义不断,国家将不复存在啊!”又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自古以来土地皆是神圣不可侵犯之私有财产,还请陛下三思啊!”一位老臣颤声劝道。

“就算陛下可怜天下百姓,想要为他们谋福祉,效仿清廷上代皇帝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便好,何必做得如此决绝?”一位年轻的官员试图寻找折中之策。

然而李清歌却不为所动,她怒极反笑,冷冷地说道:“哼!尔等只知道所谓的制度、祖宗之法。我这个小女子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是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我都愿意做。尔等同意也好,反对也罢,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要做了!”

她稍作停顿,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人,继续说道:“我倒要看看,是老百姓的力量强大,还是那些所谓的士绅地主更厉害!”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可不是空话。老百姓们不在乎掌权者是谁,也不在乎皇帝是男是女。他们只希望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对于那些靠种地吃饭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李清歌深知这一点,因此她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为百姓争取到这份属于他们的权益。

这一刻,李清歌的身影在朝堂上显得格外高大而坚定。她仿佛是一面旗帜,引领着这个国家走向一个新的未来。而那些群臣们,在震惊与不安之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位女王陛下,或许真的能够带领他们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让这个国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大炎国的辽阔疆域中,春日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金色的光辉与宫殿内深沉的朱红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庄严而神圣。李清歌,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开国之君,身着华丽而不失威严的龙袍,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她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妄。

“谁能给百姓土地,百姓就会把他当作没有血缘关系的亲爹亲妈一样看待。”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她的声音虽轻,却如同千钧之重,压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大殿之外,春意盎然,桃花盛开,粉白相间,与宫殿的庄重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位女帝温柔的慰藉。然而,殿内的气氛却紧张得如同弦上之箭,一触即发。李清歌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他们的神态各异,有的紧张,有的惶恐,更多的则是疑惑与不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易总别撩了,夫人带球跑了!
易总别撩了,夫人带球跑了!
被前男友抛弃后,席双洗心革面,决定再也不相信男人,谁知道偏偏遇上尉迟易这块滚刀肉,本以为他爱自己,没想到对方只是想要一个孩子,等他的心上人白月光回来后,便要去母留子!席双:“和我结婚,不结就分手。”尉迟易:“呵!你是脑子被门夹了多少次才能说出这样的胡话!”席双:“再见!”尉迟易:“好好好,结婚就结婚,不过要隐婚。”席双:“隐婚就不结,不结就分手!”尉迟易(▼皿▼#),好,给你盛世婚礼。席双:“我
陈风暖
偏执大佬的黑月光她重生了
偏执大佬的黑月光她重生了
时暖重生了,前世的她误将真心错付。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重活一世,时暖只想弥补上一世的遗憾与悔恨。最重要的就是离那个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比魔鬼还要可怕的池焱远一点。只是她明明是想将人推开的,怎么反而让这人还黏上自己了?“别生我的气,别不理我,别不要我......
月落妖妖
愿我如星君如月之顶峰相见
愿我如星君如月之顶峰相见
孙颖莎王楚钦同人文我的CP天下第一甜从青春作伴到顶峰相见从你闹我笑到默默守候你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也是最明亮的星辰与你从相遇,相知,拆队,绝交,到相拥我庆幸,没有弄丢你
金色狐狸数星星
核海尸山,末日逃亡录
核海尸山,末日逃亡录
2023年8月24日岛国向大海排放核污水起初大家都没有真正在意,可是渐渐地,当居民们患上不同种类的癌症,动植物发生变异,丧尸病毒大爆发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峻。人们想逃离滨海市,可惜他们走不了了!双面猫、无头双腿狗、锅盖大小的蟑螂.......各种各样变异生物在街道上游走,伺机捕猎人类。身患癌症孱弱的人类,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最终成了累累白骨。丧尸病毒导致人类完全失去理智,疯狂扑咬自己的家人
花草茶
东方美人她在大不列颠杀疯了!
东方美人她在大不列颠杀疯了!
主角福安是一个成长性的人物,背景为半架空历史,介意者误入~听闻了吗?从东方来了一个瓷娃娃!“你要明白,我不远万里来到这座繁华的宫殿,可不是为了成为华丽笼子里的金丝雀的,弗雷德里克王子”“亲爱的奥古斯塔小姐,你看,没人相信是我对你动手的。我啊,可不是你口中易碎的瓷娃娃”“阿米莉亚公主,你不必惧怕这高耸的围墙,我能从深宫走出,自然也能为你带来光明”那朵东方来的红牡丹看着甚是娇媚无害,可扎在这富丽城堡
肉古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