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闻言,眉头紧锁,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不可遏地质问道:“竟有这等事?小燕子,你快说,那女子究竟是谁?为何会如此大胆?”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直视小燕子的内心。
小燕子站在一旁,吓得脸色苍白,双手紧握,说话都结巴了:“她……她是我在民间认识的,可能看我如今过得好了,就想来捞点好处,没捞到就……就乱来……”她的眼神闪烁,不敢直视乾隆,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她心里其实明白得跟明镜似的,那个滋事的人正是紫薇,那个真正的格格。紫薇的出现,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割裂了她平静的生活,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她一想到要是说出真相,不仅富贵没了,恐怕连命都保不住。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之前和令妃闲聊时的情景,自己曾开玩笑说不是真格格,令妃当时脸色就变了,严厉地告诫她:“皇上既然认你为格格,那你就是真的,要深信不疑,否则,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
小燕子想到这里,心中不禁一阵颤抖,她已经习惯了宫中的荣华富贵,享受着所有人的宠爱和尊敬。现在心里乱成一团,既害怕失去这些宠爱,又害怕死亡如同阴影一般笼罩着她。她抬头望向窗外,宫墙高耸,仿佛将她困在了一个金碧辉煌的牢笼里,让她无法逃脱。
皇后见状,心中暗自得意,脸上却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趁机进言道:“陛下,臣妾虽在深宫之中,但也听闻大炎的威名远扬。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两国之间的纷争,后果不堪设想。幸好臣妾及时劝阻,才平息了大炎女王的怒火。但这样的事情绝不能有第二次,如果还纵容还珠格格胡作非为,必将引来大祸。”
皇后的话语中充满了忧虑和担当,她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够洞察一切。她继续说道:“臣妾深知还珠格格深得陛下宠爱,但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疏忽。臣妾身为皇后,教育子女,责无旁贷。就算陛下因此责怪臣妾,臣妾也毫无怨言。”
皇后的话说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让乾隆不禁为之动容。以前乾隆或许还会嫌忠言逆耳,但如今因为皇后有李清歌这样的女儿,威震四方,乾隆就算不想听,也不得不听进去。李清歌,这个名字在乾隆的心中仿佛有着特殊的分量,她的手段狠辣,连东瀛都被她灭了国,这样的女子,如何能不让人敬畏?
乾隆仔细一想,觉得皇后的话很有道理。他沉吟片刻,目光再次落在小燕子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和愤怒。他瞪着小燕子斥道:“大炎女王,朕都要敬她三分,你怎敢让人去破坏她的迁坟?你可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如果不是皇后及时发现并制止,你的命早就没了!你不仅不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还埋怨皇后对你严厉吗?”
小燕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口,只是低着头,默默地承受着乾隆的怒火。她知道,无论她怎么解释,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也无法消除乾隆心中的疑虑和愤怒。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有落下来。
乾隆见状,怒喝一声:“住口!”接着又说:“朕太过溺爱你了,以至于你不知天高地厚,连人伦纲常都忘了。皇后是你的嫡母,能教导你是你的福气!你现在立刻回漱芳斋反省去,学不好规矩就别想出来!”
小燕子闻言,心中一阵苦涩,她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惹怒了乾隆。她默默地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宫殿。她的背影在阳光下拉长,显得孤单而落寞。她知道,自己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必须学会在这个复杂的宫廷中生存下去。
而皇后则看着小燕子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了,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她必须时刻警惕,不能让小燕子再有机会破坏她的计划。而李清歌,这个威震四方的女儿,将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宫殿外,阳光依旧明媚,但宫廷内的暗流涌动,却让人心生寒意。小燕子和皇后之间的较量,以及李清歌那不可小觑的力量,都让这个宫廷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而这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小燕子一脸愕然,那张清秀的脸庞瞬间变得煞白,仿佛冬日里突然遭遇寒风侵袭的娇弱花朵。她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可置信的光芒,紧紧盯着眼前那个曾经对她百般宠爱的皇阿玛,心中涌动着无尽的疑惑与不解。
“皇阿玛,您这是怎么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似乎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以前皇后娘娘总是找茬,我一闹腾,您就立刻责怪皇后。现在怎么不管用了呢?难道是被皇后娘娘给迷惑了吗?”她心里嘀咕着,满是不解和委屈。小燕子紧咬着下唇,仿佛要抑制住呼之欲出的喘息声,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渐渐蒙上了一层水雾。
皇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她暗自得意地想:“这丫头,今天总算是知道我的厉害了,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嚣张!”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但随即又恢复了平日里的端庄与温婉。皇后又想了想,心中暗自盘算:“这才只是个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宫里日子长着呢,我有的是时间慢慢收拾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燕子又能怎么办呢?她孤零零地站在大殿中央,四周是冷漠的宫墙和高高在上的皇族成员。她深知,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即便乾隆心疼她孤苦无依,但在国家大事、祖宗基业和皇族的安危面前,这些都得靠边站。她无奈地叹了口气,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有落下来。最终,她只好含着眼泪,低着头,默默地跟着嬷嬷们去学习那繁琐而枯燥的宫廷礼仪。
经过这么一遭,小燕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她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五阿哥身边的格格了,而是开始学会在这个充满算计与斗争的宫廷中生存。而皇后,在经过这次事件后,也彻底领悟了宫斗的精髓。她坐在华丽的凤座上,眼神深邃而睿智,心中暗想:“有时候,不争才是最大的争,只要耐心等待,对手自然会露出破绽。”
乾隆刚处理完小燕子的事情,心情有些烦闷。他想着去府库里找些书画来解闷,却没想到一路上却听到了不少流言蜚语。那些宫女和太监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着关于大炎女王李清歌的种种传言。
“你们听说了吗?”一个宫女神秘兮兮地问,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八卦和兴奋。
“什么啊?”另一个宫女好奇地问,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要错过什么重要消息似的。
“大炎女王来京城了,住在驿馆里,听说晚上还跟十几个美少年玩得很开心呢!”第一个宫女压低声音说道,她的脸上露出一抹暧昧的笑容。
“哎呀,这怎么受得了啊?”第二个宫女惊讶地捂住了嘴,她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可置信的光芒。
“这有什么,人家女王欲望旺盛,自然不怕累。”第一个宫女笑着调侃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轻蔑和嘲讽。
旁边的太监也忍不住插嘴:“女子应该守贞洁才对,怎么能这样?”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满和愤慨。
“你懂什么,女王尊贵无比,哪里是我们这些凡人能比的?三宫六院,七十二男妃,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第二个宫女反驳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羡慕和嫉妒。
“我听说她私生活特别乱,玩的花样可多了,简直让人不敢想象。”第三个宫女咂了咂舌说道,她的脸上露出一抹鄙夷的神色。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了。”第二个宫女赶紧提醒道,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但第三个太监却不以为意:“怕什么,她都能做得出来,我们说说又怎么了?女子就应该温婉贤淑才对,怎么能这么无德?”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和不满。
“真是太过分了!这种丑事都敢拿出来说,还扯上迁坟的事情,简直是大不敬!”第一个宫女愤怒地斥责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义愤填膺。
“幸好她身世不明,不然祖宗的脸都要被她丢尽了。”第四个宫女补充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庆幸和嘲讽。
乾隆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心里那个火啊,直往上窜。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而可怕,仿佛要爆发出一场惊天动地的怒火。他把李清歌当成宝贝一样疼爱的女儿,怎么能被这些人如此诋毁?他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愤怒和痛心。
李玉在一旁看着乾隆的脸色越来越差,心里也慌了起来。他深知乾隆的脾气和性格,知道这场怒火一旦爆发出来,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想找个机会开溜,避免被这场怒火波及。
然而,乾隆却突然厉声喝道:“李玉!”他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震耳欲聋,让李玉吓得浑身一颤。
“立刻去把这些人的嘴给我撕了!再重责五十大板!要是再有人敢胡言乱语,格杀勿论!”乾隆的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愤怒和决绝。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要将那些敢于诋毁他女儿的人碎尸万段。
“是!”李玉虽然心里犯嘀咕,但也不敢违抗皇命。他赶紧跑去执行了乾隆的命令,心中暗自祈祷这场风波能够尽快平息下来。
乾隆看着李玉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一些。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轻易被情绪所左右。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才能处理好国家大事和皇族内部的纷争。
然而,对于李清歌的传言和流言蜚语,他却无法置之不理。他深知这些传言对李清歌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让他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怒。他决定亲自去驿馆看望李清歌,了解她的真实情况和想法。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女儿是清白的、尊贵的,不容任何人诋毁和侮辱。
在紫禁城的深处,阳光透过斑驳的琉璃瓦,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却似乎照不进乾隆皇帝的心中。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烦躁与忧虑。以前,对于外界如何编排、抹黑那个名叫李清歌的女子,他或许还能置身事外,甚至在某些时候,那些流言蜚语还成了他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李清歌,那个曾经被他忽视的女子,竟是他血脉相连的女儿。
“孩子不教育好是父亲的过错,教育不严是老师懒惰。”这句古话在乾隆的脑海中反复回荡,如同锋利的刀刃,一下下切割着他的心。他想象着李清歌在那些流言蜚语中孤独无助的身影,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愧疚与愤怒。特别是那个宫女四号的话,像一把锥子,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窝。“不知道哪里来的野孩子,让金家祖宗都跟着丢脸”,这话不仅刺痛了他作为父亲的尊严,更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李清歌,这个并非从小养尊处优,却在逆境中坚韧成长的女子,她的身上流淌着爱新觉罗家的血液,是真正的凤子龙孙。乾隆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她在风雨中挺立的身影,那份不屈与坚强,让他既心疼又骄傲。然而,当这些流言蜚语如洪水般汹涌而来,试图淹没她的清白与名誉时,乾隆知道,他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他是个极要面子的人,曾几何时,一句“清风不识字”就能让人陷入文字狱的深渊,更何况这些直接往他脸上抹黑的流言呢?乾隆的拳头紧紧握住,指甲几乎嵌入了掌心,他下定决心,要彻查此事,还李清歌一个清白。
然而,当他下令彻查,希望找到那个造谣的元凶时,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原来,这个始作俑者,竟然是他自己!是的,自从李清歌建立了大炎,登基成了明德女王后,他和那些前朝的老臣子,在背后偷偷地说过不少她的坏话。那些话,像毒箭一样,射向了无辜的李清歌,也射向了乾隆自己。
黄谣,这个在古代如同噩梦般的存在,一旦沾上,便难以脱身。乾隆深知,女子的贞洁名声,如同男子的命根子,一旦受损,便难以挽回。他想象着李清歌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听到那些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她的心中该是如何的煎熬与痛苦。他更怕的是,李清歌会因此生气,然后不辞而别,到时候,大清的江山还没人继承,她就已经离他而去。
乾隆的心中充满了悔恨与自责,但他又不想承认是自己的错,于是,他把这股怒气转移到了臣子们的头上。他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向殿外,对着守候在一旁的和珅,语气中满是讥讽与愤怒:“和爱卿啊,你看这京城里流言四起,都说大炎女王德行有问题,这件事你可得给我办好了!”
和珅闻言,心中一惊,他抬头看向乾隆,却发现乾隆的背影显得格外孤独与落寞。和珅知道,乾隆这是在借题发挥,但他也明白,这件事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恭敬地行了一礼,低声说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力而为,查清此事,还女王一个清白。”
乾隆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和珅退下。他站在大殿的台阶上,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风波,不仅仅是对李清歌的考验,更是对他这个皇帝的考验。他必须找到一个解决办法,既要保住皇家的颜面,又要还李清歌一个公道。
然而,流言蜚语的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了乾隆的想象。即便他下令严惩那些造谣的宫女太监,也无法阻止流言的蔓延。它们像野火一样,在皇宫内外迅速燃烧,将李清歌的名声烧得面目全非。
乾隆在宫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他想起李清歌进京时的情景,那时,她还带着一丝青涩与羞涩,却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气质与才华。他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流言蜚语会逐渐消散,没想到,它们却像恶魔一样,紧紧缠绕着李清歌,让她无法脱身。
他更担心的是,李清歌会因此受到伤害,甚至会对他产生怨恨。他不敢想象,如果李清歌真的因此离开了他,他的生活会变得怎样。他需要一个解决办法,一个既能保住皇家颜面,又能让李清歌心安的解决办法。
然而,这个问题,却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乾隆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他知道,这场风波,不仅仅是对李清歌的考验,更是对他这个父亲的考验。他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尽力去弥补过去的错误,去挽回李清歌的心。
于是,乾隆开始行动了。他一方面派和珅去彻查此事,另一方面,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他知道,这场风波,不仅仅是对李清歌的考验,更是对他这个皇帝的考验。他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去承担起一个父亲、一个皇帝应有的责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乾隆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件事上。他亲自审问那些被怀疑的宫女太监,试图从他们的口中找到线索。他也派人去大炎,去了解李清歌的真实情况,试图找到那些流言蜚语的破绽。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些流言蜚语,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李清歌紧紧地包裹在其中。无论他怎么做,都无法完全摆脱它们的影响。乾隆开始感到绝望,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还李清歌一个清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让乾隆重新看到了希望。原来,那些流言蜚语的源头,竟然是一个被贬谪的官员,他因为怀恨在心,所以故意散布谣言,试图破坏李清歌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