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大长虫

第135章 顺利逃脱?(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了不起的大长虫》最新章节。

“要不...咱们将储物戒交给他们?”默不作声的熊战突然开口。

李蚺想也不想的答道:“不行!”

“可我们又打不开储物戒,若里面万一什么都没有...为了一枚空戒指,是否有些不值得?”

李蚺不答反问,“你自己相信你说的话吗?”

熊战立时变得沉默,平心而论,他还真不相信自己的话...

“要不...你带上储物戒,咱们兵分两路,熊爷假装投诚,跟那些人一起围剿你如何?”

“闭嘴!”

李蚺森冷的眸子瞪了熊战一眼,继而说道:“你就老老实实养伤,蛇爷不但保你无碍,还要带你找到远古祖熊的尸体。”

“可...可是被你尾巴卷着,本熊颠的难受!而且...”熊战话音顿了顿,“而且,这条小黑蛇似乎在你尾巴上咬出了一个洞...”

李蚺眉头微皱,看向了自己的尾巴。

只见小黑蛇正埋在一片鳞片中吸噬着血液,甚至还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吞咽声。

他早已感觉到了尾巴处的轻微疼痛,心中只以为是与人交战时受了伤,却没想到是这条小黑蛇在作怪!

李蚺疾行的脚步猛一停顿,恼怒道:“狗熊,你别逼我骂娘!蛇爷如此拼命,你就这样看着不管?”

“额...”

熊战连忙将小蛇抓在了手中,“疏忽,疏忽!”

小蛇似乎是喝饱了,被熊战拿在手中也不挣扎,缠住熊战的手臂,心满意足的闭上了眼睛。

李蚺满脑黑线,一时有些无言以对,他化无语为力量,疾行的速度再快三分。

少顷,熊战抽动了一下鼻子,“本熊好像闻到了河水的味道。”

李蚺闻言大喜,密林始终都有尽头,一旦出了密林,又得被那头金翅鹰缠上。

大江大河向来不知边际,钻入河流同样能避开金翅鹰的视线,兴许逃脱有望!

“在哪?”

熊战伸手指了指右侧:“这个方向。”

李蚺也不废话,前行的步伐稍稍一顿,向着右手方向迅速疾行。

但他却不知,金翅鹰生怕再次被偷袭,一早便来到了江河上方,鹰眼带着精光,不时看向大江两侧的山林。

“哗哗哗”的流水声不绝入耳。

李蚺在这条大江一侧停住了脚步,看一眼上方的金翅鹰,眼中戾气一闪而逝。

本想神不知鬼不觉的跳入大江中,但有这只金翅鹰在,怕是很难以实现了。

“这家伙是金翅大雕一族,等出了战场,本熊带你去妖域,弄他们全族!”

李蚺顿时笑了,“好!弄他们全族!”

他是烦透了上方的杂毛鸟,若不是这只杂毛鸟,自己二人的逃亡之路岂会如此坎坷?

李蚺应答一声,旋即跳入了一望无际的大江之中。

虽然李蚺的速度很快,可还是没能逃脱金翅大雕的那双鹰眼。

“啾...”

一声鸟唳在天空炸响。

密林中,穿梭不断的身影马上停下了脚步,辨别一番声音发出的方向,尽都向着大江的方向迅速聚集。

大江很宽,得有二三十里,长不知几何,一眼望不到尽头。

江水由西向东,奔腾不止。

片刻时间,大江两侧已站满了人影,粗略看去,人数至少三百有余,比之先前的人数多出了两倍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修真界我最强
全修真界我最强
修真界,仙门高高在上,散修世家次之。少女李夜航,一无仙门可拜,二无家族可依。仅凭一块下品灵石,她踏上了修真大道。这条道,人人险恶,纷纷浮薄,步步算计,骨唱仙歌。可是又怎样呢?危险总是与机遇并存,只要她修仙意志坚定,那就一定能踏过千山,涉过万水,与仙门争强!
悟空嚼糖
天庭办事处
天庭办事处
关于天庭办事处:【群像】天庭最惨人宋君翊卷了整整200年终于考进玉帝的天庭办事处。本以为端上了神仙铁饭碗,从此岁月静好。没曾想入职的第一天就见暴躁同事轮鞭调教北海龙王,输出拉满。新人小宋:我们不是在调解吗?
山茶就酒
她的苗疆,噬梦之神
她的苗疆,噬梦之神
关于她的苗疆,噬梦之神:一面碎镜,连通异世苗疆。闫慧是现实中饱受压抑的普通人,炎曦却是洪荒蛊寨等候的噬梦之神。她在两个世界间穿梭求生,在现实的荆棘与洪荒的危机中,从迷茫少女成长为执掌梦境的神兽。当魇皇苏醒、末世降临,她必须做出选择——是拯救两个世界,还是彻底成为规则本身?
狸花猫的花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关于人在蜀山,反清复明:朱阳穿越了,还是清朝的一个乞丐。这局面,还说啥,反清复明吧。然而,当他带着一伙义军冲进县衙的时候,冲天而起的剑光直接把朱阳给整懵逼了。啥情况这是?逃得一命的朱阳这才知道,这里原来是蜀山的世界。那还造什么反?修仙求道去吧。于是,朱阳按照自己的记忆寻找藏匿于深山大泽的中那些剑仙,然而现实无比无情,即便是九死一生,朱阳得到的也只是一句,你与我无缘。好在这个时候,朱阳的系统终于到
过气的咸鱼
斗转江湖
斗转江湖
关于斗转江湖:当武林正邪不分,侠义无存,该如何力挽狂澜,打破这局面?唯有斗转江湖,置之死地而后生!且看无心之人,如何颠倒乾坤,重洗武林!(PS:上本书《绝尘逍遥录》已完结,喜欢武侠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指点一下,多谢!书友Q群:425971558)
后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