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黄立极欣喜不已,以头俯地,高声道:“谢陛下!陛下之恩,臣万死难报,陛下万岁万岁万岁岁!”
嘿嘿,殿内的东林官员瞧着,互相点了点头,扳倒了黄立极,接下来就是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我们东林崛起就在眼前!匡扶社稷舍我其谁!?
阉党一众官员则是垂头丧气,双目无神的望着地板发愣,大势已去啊,完了,完了。
果不其然,又听朱由检道:“如今内阁缺员,都察院,六部之中亦有不少人向朕请辞,朕打算允准,如今乃国家多事之秋,朕不得不任用选拔贤能,充实朝廷,王伴伴你来宣布吧。”
得到了朱由检的允许,王承恩站了出来,打开诏书,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起复前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入阁,主兵部事;前礼部侍郎徐光启为工部尚书;毕自严任户部尚书,李邦华任兵部右侍郎,总督京营戎政,袁可立起复任登莱巡抚。”
没什么办法,朱由检名单上当然不止这三人,可其他人不是还没音讯不是?而且这些人好像都比较年轻,不能一步到位,慢慢来吧。
此旨一出,无人反对,让本以为要唇枪舌剑一番的朱由检所料不及,真就这么顺利?一番风雨都不需要经过?不是说明朝的皇帝大都被文官掣肘?
他哪知道现在阉党早已灰心丧气,心中早已引颈待戮,首辅都辞官归乡了,我们这些人还有心思闹个什么劲?
至于东林党更不用提了,还未成气候,不敢在此事上过多置喙,而且任用的大都是自己人,这还有什么说的?
“陛下圣明!”黄立极率先出声。
百官紧随其后:“陛下圣明!”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提起了辽东:“辽东经略王之臣上奏,说缺少饷银,朕问过户部,户部说没银子。”
“朕意,从内帑调拨八十万两银子给他,辽事本就艰难,缺什么也不能少了将士们饷银,寒了将士们的心。”
“陛下圣明!”百官对朱由检这举动纷纷称赞,点头不已,哎,户部一直没钱,别说辽东了,大明九边哪一边不缺饷银?不都是拖欠着?之前一直请求陛下拨银子,陛下一直不肯,怎地现在转了性?
他们哪知道龙椅上的陛下脑子里已经换了块芯片,在朱由检心里,没什么比辽东的更重要,在他印象里,好像不知道今年还是明年,辽东那边就会因为不发饷银,发生兵变。
他不知道的是,兵变发生在明年,由于财政吃紧,各地欠饷情况十分严重,辽东军累计欠饷银达四个月。
辽东巡抚毕自肃心急如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能够做的也就是不断向朝廷催促粮饷,可即使他哥哥毕自严身为户部尚书,可给不了他任何支持。这时蒙古人进犯大同、延绥,本该调给辽东的军饷给了宣大,于是发生了兵变,连毕自肃也被叛军抓住,拳脚相加,受尽侮辱,最后自杀。
大明甚至还发生过,为了不发饷银,袭杀为国征战朝鲜,立下汗马功劳的戚家军的骇人举动,当初看到这件事,他扼腕不已,很难理解当权者是怎么想的,叹之又叹,现在是自己当家,再苦苦一苦自己,军队不能苦啊,否则谁为你打仗。
不过这八十万两银子,他指定三十万两给东江的毛文龙,不管怎么说,在败报风传的局势下,毛文龙捷报频传,收拢溃兵流民,占据皮岛,频频出击骚扰后金,还是有功的。
“陛下!今岁陕西大旱,陕西上疏请求朝廷拨银拨粮,赈济灾民。”次辅施凤来开口了,现在黄立极已经确定致仕,那毫无疑问,首辅的位置该轮到自己了。
“唔?”说起陕西,朱由检想起来了,历史上什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好像就是陕西出身!这可是件大事!一定要慎重!洪承畴好像也在陕西做官。
又要银子又要粮,可又不能不给啊,国库又没钱,他咬咬牙:“内帑拨银三十万两,户部另拨十两万银子购粮转送陕西。”
说到这,他顿了顿,声音冰寒似铁:“若有人胆敢在此事上上下其手,贪枉钱粮,莫怪朕不念君臣之谊!朕必杀之!”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每个人都着着实实感受到了这份扑面而来的沉重杀机,有的人甚至冒了汗,没想到陛下才刚登基不久,便已有此等威严......
沉默了会,朱由检再度开口:“再命杨鹤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督,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令此二人密切注意陕西局势,以防不测!”
这时有人提出质疑:“陛下!陕西不过大旱,如此防备是否太过?三边兵权、国之重器岂能轻易予人?”说这话的正是礼部右侍郎温体仁,这位日历史上崇祯的左膀右臂,跳了出来。
他自然有他的心思,这话明面上是在反对朱由检的决定,可暗地里则是对杨鹤手握兵权的担忧,依照惯例,这话不仅不会惹来皇帝的怒火,反而会让皇帝感觉到,这位臣子是忧心自己的,不错!得重用!
说话间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此人年约六十,两鬓如霜,脸上皱纹镌深,可步伐坚定有力,面容肃穆,正是杨鹤!
要说在崇祯年间,这位老人为大明扑灭农民军起义的熊熊之火,可是殚精竭虑,四处奔走,流民越打越多,越打越强,这是大势使然,失败并不能怪在他头上,更有意思的是,杨嗣昌正是他儿子。
“陛下!温大人所言极是,臣方才回朝,何以蒙陛下托付如此大事?臣惶恐,恐误了大事!”杨鹤疾声说道。
“哎。杨爱卿的奏本朕看过了,甚是切和时弊,勿要推辞!陕西乃天下强兵之地,百姓剽悍勇武,朕不得不防!就这样吧!退朝!”
杨鹤提出的谋求国家安定的关键在于培养元气,减少赋税,与民修养,朱由检深以为然,但之所以用杨鹤...也只是无人可用,只能退而求其次。
杨鹤还要推辞,可朱由检已径直离去,留下一众大臣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