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承认自己的虚伪,什么砥砺前行,什么挑战自身,都不知打了多少次脸,说得再好听还是懈怠了。也许是想着距离去见相见的人时日屈指可数吧。
按照以前的性子肯定早就迫不及待的去了,不过现在总感觉适逢其会更好些,毕竟很多东西也急不来。
既然都回家了,总得陪一下时日无多的老人吧。
其实有时候想想,一直很讨厌所谓的形式,所以行事做派总有那么两分与众不同,虽说也是方式,但一直认为表现出来就显得刻意,但这每天坚持随笔的乱七八糟作文是不是也着相了。
回过头来想想,应该有些吧。
请假次数渐多,也还没做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还是那句话,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借口,没做到就是没做到。反思一下。
就像我们只会去看别人是否成功一样。却总容易忽略有些失败者只差临门一脚的遗憾。也许是有各种原因,各种缘由。
看别人如此,看自己也该这样。像个旁观者用第三视角审视自我,更能发现些问题。
坦白说,都不知道自己在搞什么名堂。很多时候都只是凭模糊的感觉做事与应对,不知有多少人如此。可能就是年轻缺乏经验。
眼界颇高,看不上大多人,看来也有几分普信男的特性。
都说到这份上了,就谈谈原因。从小开始,不,高中少年开始。
那些同学们,不论男女,他们圈子的总感觉那么肤浅。从吃喝玩乐,娱乐八卦,人长人短,再到手机电脑,游戏动漫。
再到现在,曾经的同学群里讨论的依然是如此,手机哪个配置好,又去了哪里游玩。。。。。。
只是闲聊,都感觉如此缺乏情义,只是些毫无营养的谈笑,能品到的,只有些刻意而已。情义也不是挂在嘴边说说的,至少没感觉到。不知他们是不是也是貌合神离,所谓酒肉朋友,是不是这样的标准。
说远了。
其实也难以表述,自己也只是个心高气傲的凡夫俗子罢了。
可怜呐可怜。
在家里,还是说说家长里短吧。
也许是错觉,总觉家里的饭菜更好吃,哪怕什么调教都不放,总觉得美味。
饭菜都有些甜,味觉的甜。
不过想了想,这不算是家长里短。念头就这样,飘忽不定,联想,真是好词。
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前段时间走了,在世的时候身子骨很是硬朗,都以为能能跨百岁圆满,谁曾想到这么突然的病故。
还好的是没遭什么活罪,三天左当时右就咽了气。听闻这消息的时候多少有些惊诧,只能说人生在世,世事难料。
这下乡里高寿的人也就只有三两个八十多的了。值得高兴的是其中有我的爷爷。
唏嘘的是还有一位是孤寡老人。
孤寡,孤寡。
说说这个词的来历吧。卖弄一下。
那些有孤独感的人都是命理中带了一个孤晨或者寡宿,男是前者,女是后者。
乡里的习俗是红白喜事都得去人帮忙,就发现我们年轻一代几乎没有去帮忙的人。
极少数带两样的,就是命中带孤,巧的我就是这样。
村里每次有什么大盘小事,跑东跑西的都是上两辈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从没去过,为此挨了不少的说教。
不知道这传统还能不能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