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其他法家之人为俗世,比较庸俗。
不是因为许闻提出了法典的概念,也不是因为许闻编写了法典,而是因为许闻对自己主张信仰的坚持。
法家追求公平公正,研究了规矩那么多年,早就想要改变了,然而现实的阻碍太大了,尤其是上层贵族的阻碍,根本就无法忽视。
所以他们为了名声,就妥协了。虽然也改变了一些规矩,毕竟以前的规矩可没有那么多,现在规矩那么多,很多都是大家加上去的。
他们也有不少提出废除规矩,以法代替规矩的想法。
不过提出这种想法的人,都被贴上了法家弃徒的标签,就跟七圣一样,你还是法家的路线,但是法家不愿意承认你。
至于弃徒的下场,要么是被贵族阶层逼迫死亡了,要么就是一事无成,一辈子带着遗憾生活,一直到死亡。
所以像许闻这样的,并不是许闻一个,而是一个类型,他们早就提出了以法代规的想法,当然了,他们的出发点也不一定多好。
因此许闻提出的这个观点主张,并不是多么的新颖。
其次是编纂法典,他和师尊为了法典付出了多的心血,到这也不是他们首创,可能具体内容有所区别吧。
现在的法家也是大家显家,也有一些方国进行改革,独尊法家的也有,他们也有一些法家编纂的法典,可能是名称不一样罢了。
不过这些法典的力度太低了,并没有取代规矩,只能算在规矩约束不到的地方,帮规矩补充一下罢了。
毕竟规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那就是统治阶层的利益,所以编撰法典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同样不是新鲜事。
主要还是在这样的压力下,许闻还能够坚持下来,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一点才是比较珍贵的。
虽然许闻也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毕竟一旦成功,收获也是成正比的,但是能够坚持这么久也比较难得。
还别说,厉夏对于他的描绘,还是非常心动的。
因为现在的规矩,大多是依靠礼乐来维持的,而礼乐的实行,很多时候还是依靠道德来约束。
但是厉夏明白,依靠道德来约束一个人,还是不太可靠的,有的人道德底线太低了,也有的人根本就没有道德。
再加上这个时代教育的缺陷性,以及底层人根本接触不到正确的规矩缘故,所以还是依靠法律来约束,比道德约束更加的可靠。
有了法律的约束,你就算是伪君子,但是你能够一辈子不犯法,做一辈子伪君子,那么你就是真君子。
即使你是忌惮法律,被迫当好人的,但是同样的道理,能够坚持一辈子,那么你就是好人,你别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要看他是怎么做的。
这可能就是以法治国的意义吧,所以对于上一世生活在法治社会厉夏来说,对于法家更有好感,也更加的亲近法家的思想。
不过这百家思想都比较极端,厉夏也不敢真的亲近哪一家,但是不妨碍他心动许闻提出的这个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