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昏迷,太子之位理应传给嫡长子安王,据说他还活着,应派人寻回。”
他想要直接坐上皇位,那基本不可能!
因为他被皇帝送到封地去已经很久了,朝廷没有他自己的实力。
所以他想把好拿捏的安王,扶上去之后,自己再慢慢掌握实力。
“安王失踪已久,生死未卜,岂能将国家大事寄托于未知之人。
当下之急,是铲除顾云起这潜在之患。
据我的人打听到的消息,他现在已经有15万兵马了。
你们在座的就不怕他,直接攻打京城吗?”
姚丞相心中微微一凛,面上却不露声色,后面的话语里全部都是威胁和恐吓。
“姚丞相,此举恐有不妥,顾云起未必谋反,不可妄动兵戈。
我不相信一个心善,愿意收留灾民的人,他会有谋反之心。”
一位大臣的语气严肃。
“姚丞相,顾云起收留灾民,此乃大善之举。
如今灾年,百姓流离失所,正需这样的仁义之人。
若仅凭无端猜测就定其谋反之罪,实乃不公。”
又一位老臣站出来,义正言辞地,他正是上官世家扶持的人。
他知道顾云起并没有15万的兵马,所以根本不相信姚丞相说的这些话。
另一位大臣也紧接着说道:“没错,顾云起若有谋反之心,又怎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救助灾民?
这分明是心系百姓,与谋反毫无关联,毕竟他没有攻打过任何城池。
所以无确凿证据,不可轻易出兵镇压,以免引起更大的动荡。”
有大臣反驳道:“哼,他收留灾民,或许正是为了笼络人心,为日后谋反做准备。
如今他已有十五万兵马,这等势力不可不防。”
“此言差矣。”又一位大臣站出来,“灾年之中,众人齐心协力共度难关,顾云起的行为或许只是出于善良。
不能因为他有一定的善心就认定他谋反,若如此,那以后谁还敢行善事?”
“姚丞相此举太过草率。”一位世家出身的大臣站了出来。
“我们应当慎重对待此事,不可仅凭一面之词就决定出兵。
何况,安王才是嫡长子,若陛下昏迷不醒,皇位理应传给他。
我们应该先寻找安王,而不是急于对顾云起动手。”
支持姚丞相的大臣则,“如今局势危急,顾云起势力不明,若不趁早镇压,恐生变故。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果断采取行动。”
“不可。”反对的大臣又道,“没有证据就出兵,会让百姓寒心,也会让其他忠义之士对朝廷失望。
我们应该先调查清楚顾云起的真实意图,再做决定。”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的主张先带人出去寻找安王,稳定局势。
有的坚决反对出兵镇压顾云起,还有的认为应该先调查清楚情况,再做决策。
朝堂上气氛紧张,仿佛随时都可能爆发更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