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民开始当皇帝

第120章 这就熄火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草民开始当皇帝》最新章节。

“这……”

李经揉了揉额头,也是无语又无奈。

没办法,为了这个侄子的官位,先养着那些流民吧。

要不然那些流民闹起事来,会很难处理。

所谓的大同会叛贼可还在暗中藏着呢,真要鼓动流民闹事,县城都可能被攻破。

于是,就在当日,一辆辆驴车从李家的粮仓赶了出去,停在城外。

众多流民见了,呆滞的神色终于泛起丝许亮光。

“万谢青天大老爷!”

流民们纷纷跪地。

李勇见了,一阵意动,心下生出一股成就感。

这就是流民呐!

给他们一口饭吃,便如此感恩戴德。

若能维持下去,说不得还有另一番造化。

可这一幕落在李经眼中就不一样了,肉疼!

五千人,哪怕每人每天一两米,那也是五百多斤,四石多粮啊!

李家虽然富足,可这般凭空耗下去,也总会有坐吃山空那一天啊!

恍然,半个月过去。

在第三次从粮仓拉走粮食后,李经实在熬不住了。

“侄儿,李家粮仓已经没有多少余粮了,可养不起那些流民了。”

“不是吧,这才耗费几十石粮食啊。”李勇诧异。

“那个……”

李经面色有些难看:“家里怎么也要留些余粮啊。”

李勇看了看,有些无语。

可回头想来,又很有道理。

养不起啊!

养个猪马牛羊,要么能干活,要么能吃肉。

可养这些流民呢?

最多只能得到些许无关紧要的感谢而已。

李家家大业大,但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那……现在这局面,可怎么办呢?”李勇问。

李经好一阵沉默。

能怎么办?

估计也只有低头了。

要想让那些流民活着,单单靠李家是不行的,还得让仁善会出面。

而要让仁善会出面,首先就要通过徐尘那一关。

“不管如何,要先稳住官位啊。”李经叹息。

原本,他还想借着李勇这波东风翻身起家,然后再慢慢蚕食赵家和黄家,接着是其他家族。

但眼前的麻烦不解决,只要被人弹劾一本,李勇的官帽子就容易丢。

“也罢。”

李勇满面愁容:“这两天我去找那徐尘聊一聊吧。”

他也是无可奈何。

好不容易考中进士,正是大展宏图之时,却不想刚刚上任就碰到这么棘手的问题。

恍然又是两日过去。

李勇叫来了师爷唐云:“唐师爷,你与那徐尘熟识,咱们走一趟吧。”

唐云心下一惊。

看这意思,这位新知县竟要主动去找徐尘和解?

不是吧?

这才刚有点针锋相对的苗头,转眼就熄火了?

“大人,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当讲的就不要讲了。”

“额……”

唐云咽下已经到了嘴边的话,皮肉一阵抽搐。

很快,一行人骑马来到石格村。

李勇是第一次来,尽管有所耳闻,但亲眼所见还是惊奇不已。

这村子并不大,但几乎每个村民脸上都洋溢着激情,与城外那些流民截然相反。

“好一个石格村!”李勇惊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医女的大唐恋歌
医女的大唐恋歌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里详细介绍了医学养生知识,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重生四阿哥府这个齐妃不一般
重生四阿哥府这个齐妃不一般
关于重生四阿哥府这个齐妃不一般:李莹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成为四阿哥的李格格,对于很多四阿哥的消息,都来源于各种的清穿小说,所以对于一些没有出现的人物,都有着自己主观的判断。李莹:宋格格,利用女儿争宠,不是个好的李莹:福晋,想生下嫡长子,不让其他人生子,不是个好的。李莹:年侧福晋,仗着娘家势力嚣张跋扈的,不是个好的。
跌落埃及
已故丈夫给我的订婚信物有空间
已故丈夫给我的订婚信物有空间
关于已故丈夫给我的订婚信物有空间:相爱十年的丈夫木易斌被杀死了,原因是木易斌因为搞破鞋被王瘸子的丈夫发现了,而且两家还是邻居一墙之隔的邻居啊!
用户29097718
重生仙妃:本宫今天又在修仙界
重生仙妃:本宫今天又在修仙界
关于重生仙妃:本宫今天又在修仙界:现代社畜林小碗加班猝死,意外穿越成宫斗文里的炮灰废妃。面对冷宫开局、贵妃陷害、暴君威胁,她凭借脱口秀式怼人技巧和程序员思维,在修仙界开启逆袭之路——炼丹用高压锅,御剑靠共享单车,雷劫当WIFI信号,把宫斗剧变成三界喜剧。暴君夜玄宸白天是嗜血帝王,晚上却是偷送温暖的蒙面侠客;秃毛凤凰凤临明明是上古神兽,却沉迷当仙界顶流;重生女配拿错剧本,从白莲花变成CP粉头子。当
青釉疏影
先婚后爱:我的隐婚万亿大佬
先婚后爱:我的隐婚万亿大佬
千亿集团掌舵人林鹿瑶,在商场上杀伐果断,无往不胜,却唯独在催婚的家族长辈面前败下阵来。本打算随意找个人应付,却没料到命运的红线将她与华花池紧紧缠绕。那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日,林鹿瑶驱车前往公司,却不想爱车突然被追尾。当她带着几分愠怒下车,入目的却是一张帅得让人移不开眼的脸庞。鬼使神差地,林鹿瑶说出:“我也不让你赔了,只要你装我男朋友就行。华花池暗自松了口气,毕竟让他赔,还真“赔不起。殊不知,这
青池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