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节。
其中,有十数位女性医官。
随后。
手术堂又进行了两例剖腹产手术,均取得成功。
手术本身已经没有多大问题。
关键点还是在术后的感染之上。
后面两例,就有一人在术后出现发烧的症状,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陛下,您说的那个青霉素真的比大蒜素还有效?”
“在研制成功前,朕也不敢说百分百。”
“你让他们放手去试就是了,失败是成功他娘,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萧婉儿手术后。
宇文衍吩咐,要加快青霉素的研制进度,给参与医官带来很大的压力。
甄权见皇帝并没有规定期限,内心也是松了口气。
对于皇帝在医学方面的见解,他是很服气的。
自己也从两人的交谈中获益良多。
至于天子小小年纪为什么懂得那么多?
朝堂上下早就形成了共识。
那就是皇帝乃紫薇星转世,天赋异禀,天才绝伦,生而知之!
宇文衍提议成书的《大周百姓药典》。
如今已经大量普及开来。
在雕版印刷的加持下,流向民间的已达数十万册。
对于乡野医师,以及偏远地区缺医的百姓来说,就如上品秘籍一般。
另外。
太医署在各道设立医署,传播医学,造福百姓。
特别是在岭南道,规模已经数百上千人。
针对岭南潮湿闷热的气候。
确立了一系列适合岭南人体质的药方。
尤其是物美价廉的“凉茶”,深受岭南百姓钟爱。
太医署成立的“药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风油精,清凉油,正骨水,活络油,跌打酒,各种膏药,阿胶补血膏,小柴糊,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
数十上百种中成药研制成功。
药坊批量生产出来,由华夏商行进行统一售卖。
在商品贸易中,这些药品的占比正在逐年增加。
太医署作为官方医药学教育机构。
在宇文衍的要求下,几年前便扩大了招收规模。
如今。
太医署教学部招收的习医者近万人。
这些都是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好苗子。
在太医署的培养下。
再不济也可回乡开个小医馆,为一方百姓治伤瞧病。
哪怕成为一名游医,也一样能造福天下百姓。
太医署在宇文衍的支持下。
规模和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年都举行一次医学大会。
广邀天下医师,不论名气,传承,大家共聚一堂。
交流医术,分享心得,传扬华夏医学。
宇文衍很清楚。
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有“敝帚自珍”,“留一手”的情况。
华夏医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走向没落。
他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但是。
可以凭借官方的权威,引导民间师承、家传的医师进行相应的交流。
以他后世的认知。
很清楚“闭门造车”,最后只会是一个落后或淘汰的下场。
且不论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做了肯定比不做的强!
太医署的医官在接触宇文衍所说的一些看法后,对医学的观念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病症的分科。
以太医令甄权为首的医官,正在讨论儿科,妇科这种群体性的分类。
宇文衍知道。
有时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给有些人带来启发性的触动。
古代先人。
除去少了一千多年的见识,不比后世人笨。
能创造几千年璀璨华夏文明。
老祖宗们聪明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