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583章 封赏来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节。

内心无比感激皇兄的成全。

午间。

后宫眷属一起用膳。

庆贺皇帝生辰。

……

十五日。

大朝会。

朝廷对出使南洋的团队进行封赏。

整个使团荣获集体一等功,颁发一等功勋章。

长孙晟授右领军将军。

元威授右金吾卫将军。

五支出使船队统领封宣威将军,赐银鱼袋。

随行的天文地理馆刘焯封开国县公,太史丞。

使团成员,船长,水手,领航员等,及其随行将士均有封赏。

……

除了加官进爵。

还有大量金银财帛的赏赐。

此次出使,在南洋获得港口和土地。

是华夏历史上的开创之举。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意义极为深远。

从此。

中原王朝的版图延伸到南洋诸岛。

扼守住了东西方往来的海上咽喉要道。

另外。

礼部为宇文衎,宇文术,萧瑀三人举行了成人礼。

封宇文衎为莱王,赐王宅。

封宇文术为郢王,赐王宅。

封萧瑀开府仪同三司,司卫上士,赐府邸一座。

大周天子皇恩浩荡。

出使人员尽欢颜。

只要是一心为国为民,说实话,做实事。

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身力量。

皇帝和朝廷都不会无视每一个人的功劳。

此行出使,以及海贸之事。

会在九月份的大周邸报上大书特书,极尽宣扬。

大周百姓将再次开眼看世界。

眼界扩展至南洋之地和更远的天竺,狮子国,大食等地。

散朝后。

两仪殿。

宇文衎,宇文术,萧瑀三人再次谢恩。

作为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两人封王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倒是萧瑀得到皇帝如此厚赏,令朝臣倍感意外。

如此一来。

萧瑀相当于刚成年就获得了自立门户的资格。

而且,得到皇帝的青睐。

以后仕途也将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获益最大的莫过于梁国公府。

萧琮作为西梁末代皇帝,看清楚天下大势后,主动选择纳土归朝。

为萧氏皇族寻求了一条相当稳妥的退路。

受封梁国公。

又是淑妃萧婉儿的娘家。

使得萧家这个外来者,在京城拥有了一席立足之地。

如今。

年少的萧瑀深受皇帝所重。

以后若是能够建功立业,加官进爵。

萧氏就有了两支门庭。

兄弟齐心,守望相助,对萧氏一族来说无疑是大大利好。

“此行你们成长了不少,看来有所收获,很好!”

看着三张青春的面孔,眸光熠熠,眼神坚定。

有关他们的表现,长孙晟早已据实禀报过。

宇文衍也是暗自点头。

以往。

在练武和学习方面,都是严格要求。

农忙时节。

还会把他们丢到金麟院进行劳动改造。

三人勤学苦练,也没有让宇文衍失望。

“皇兄,此去南洋,确实长见识了。”

“原来,世界如此之大,万里之外的人和民风是如此的迥然不同。”

“是啊。”

“初见大海,我等都惊呆了。”

“它是如此广袤,如此深邃,如此变幻莫测,凶险异常!”

宇文衎和宇文术兄弟俩话语中。

有感慨,有心悸,还有几许兴奋。

“姐夫陛下。”

“朝廷在皮宗国旧地设坡县,就是为了控制通夷海峡吧?”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