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84章 寿辰(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节。

八月初一。

小皇帝生辰,同时也是一月当中的第一次大朝会。

原本大朝会的时间是卯时(凌晨五点)。

宇文衍将其改到了辰时(早上七点)。

这一举动,让朝臣私下不知说了他多少好话。

初一、十五这两天,他的早餐时间也提前了两刻钟。

也就是吃完早餐才去上朝。

“吾皇万岁!”

“臣等恭祝陛下生辰安康,福寿双至!”

一月两次的大朝会,凡京城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得参加。

按官阶大小,从殿内一直排到殿外。

殿前广场上,乌泱泱站了一片。

皇帝生辰,作为臣子自然得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众卿有礼,平身!”

头戴冕冠的小皇帝俯视殿下众臣,小手轻抬。

“谢陛下!”

这都是千篇一律的规矩,时间久了,就同上课起立问好一个样。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墨言略显尖细的声音响彻朝堂。

“启禀陛下,皇宫整改完毕,本月初五是为吉日,请皇帝移居正宫,以示大统……”

出列的是礼部尚书宇文善。

“准!”

“陛下,蜀国公发来前线军情!”

“大军在扬州城北五十里和扬州总管尉迟顺会合。”

“且与叛军将领卫玄部发生交战,蜀国公亲自领军上阵,斩敌数百,俘上千人……”

郯国公王轨作为兵部尚书,宣读前线战报。

“蜀国公威武,不愧为大周柱梁。”

对于尉迟迥的军事能力,宇文衍是有信心的。

“陛下圣明,蜀国公威武……”

朝臣附和。

尉迟迥大军一到,双方就开战了。

这个卫玄曾经做过刺史,受封县公,因得罪宣帝被免职。

没想到被杨家招揽去了。

“郯国公,兵部一定要协调朝中各部,以及扬州周边各州。”

“充分做好前线大军的后勤保障,军中无小事,马虎不得……”

“臣遵命!”

宇文衍也就是朝堂上这么一说。

军马之事,王轨他们比他在行多了。

“另幽州总管阴寿奏报!”

“伪齐高宝宁残部盘踞辽西龙城,与高句丽狼狈为奸,意图侵据整个辽西郡!”

(辽宁朝阳,又名黄龙城,非匈奴龙城)

“阴寿请求出兵,剿灭高宝宁,痛击高句丽……”

王轨接着又奏报了一条军情。

还真是内忧外患啊。

这个高句丽和后世的棒子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只是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割据势力。

趁着中原地区近三百年的内乱,不声不响地发展起来。

不仅占据了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的“汉四郡”。

还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辽西地区,甚至辽西走廊南面广阔的幽州地区。

“陛下,高宝宁不足为惧,倒是这高句丽不能掉以轻心……”

“申国公言之有理,一旦夷狄侵占辽西,整个幽州都将在其威胁之下。”

李穆和韦孝宽的军事眼光肯定是没问题的。

宇文衍也很清楚。

历史上,高句丽让隋炀帝三征未果。

令马上皇帝李世民亲征铩羽而归。

若是任其发展下去,必将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当下,正是其崛起前的关键节点。

“准阴寿之奏,拨钱五十万贯,赐宝刀一柄……”

“告诉阴将军,给朕往死里收拾高宝宁,狠狠教训一下狼子野心的高句丽……”

暂时。

还不是解决高句丽的时候,但给点警告还是有必要的。

“臣遵命!”

……

散朝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