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观星台作为“天地之中”的重要地标,不仅承载着古代天文学者的智慧与辛勤,更是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的实证。其存在不仅代表了华夏古代天文学的高峰,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探索天地奥秘的桥梁。
与此同时,阳城遗址博物馆所展现的“禹都阳城”夏文化,则让让人感受到华夏文明的久远与神秘。禹作为夏朝的开国君主,他的事迹和贡献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阳城遗址作为夏文化的发源地,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无法估量。
阳城的由来
《史记》十二本纪·夏本纪,中记载了阳城的由来。
夏禹,名文命,乃黄帝玄孙,颛顼之孙。其父鲧,曾祖昌意,皆未登帝位,仅为天子之臣。尧帝时,洪水肆虐,众臣荐鲧治水,尧以其违天命而拒。然四岳坚持,尧遂任鲧。九载过去,洪水未平,治水无果。
此时,尧寻继位者,得舜。舜代行天子事,巡视四方。见鲧治水无状,流放至羽山,鲧终亡于此。舜后举鲧子禹,继父业治水。尧崩,舜问四岳谁能继尧业,众皆推禹。舜命禹平治水土,禹谦让,舜坚持。禹为人聪敏,吃苦耐劳,遵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其声为律,身为度,百官之典范。
禹受命,与益、后稷共治,令诸侯百官役罪人分治九州。念父鲧无功受罚,禹劳心苦思,居外十三载,家门过而不入。节衣缩食,敬鬼神,居室简,资财用于治水。禹行乘车,水乘舟,泥乘橇,山行则铁齿履。左手准绳,右手规矩,载四时方向之器,开九州,疏九河,修九泽,量九山。使益发稻种于湿地,后稷赈饥民。粮不足,则调余补缺,诸侯皆得食。
禹行考物产,定贡赋,察山川地形,以便诸侯朝贡。山川河流皆治,九州一统,四境可居。九山通道,九河水源通,九泽堤防筑,四海诸侯皆来朝。舜赐禹黑色圭玉,以表治水之功,天下安定。舜荐禹为帝位继承人,十七年后,舜崩。禹服丧三年毕,欲让位于舜子商均,避至阳城。然诸侯不朝商均而朝禹,禹遂继天子位,南面受诸侯朝,国号夏后,姓姒氏。
阳城建于约公元前2070年,禹在阳城建立起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阳城遗址】:位于登封,是在1978年1月27日被华夏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登封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位置在登封市东南12公里告城镇东。
【王城岗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龙山时代文化城址。王城岗遗址发现的城池遗迹,主体使用年代与夏朝起始年代大致相符。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5公里告成镇,紧邻阳城遗址与王城岗遗址。
观星台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计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是华夏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也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华夏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1961年3月4日,观星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星台包括周公测景台、观星台、周公庙三部分。其中周公测景台是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天文官南宫说奉诏建立的,观星台是元代着名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立的,周公庙则是明代为纪念周公测影定地中的行为而建立的。登封观星台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上面。
从观星台景区正门而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约4米,由石质台座和上面矗立的石柱共同组成的景观,上数称为“周公测景台”。“景”,文言文中通“影”,“测景”,其实就是指测量日影——树立垂直标杆测量日光照射在地面所投射的影长。
华夏古代测日影所用的仪器叫“圭表”,“表”就是直立于圭上的杆子,“圭”就是地上的土堆,圭表测影,也叫立杆测影,用立杆测影研究历法,是天文学发展史的一次飞跃。
到了周代,使用圭表就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周礼》中载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的记载,意思是在天地的中心——登封市告成镇夏至那天的正午,八尺表的影长,刚好是一尺五寸。
周公测景台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锥形的石座,名曰“圭”,高约一点九六五米,上部为长方形石柱,名曰“表”,高约一点九五六米,合唐开元尺子的八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面北边沿三十七厘米左右,约合唐开元尺一点五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这一天的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故俗称此台为“没影台”。石座背面,后人题刻有:“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对联一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
台身状若覆斗,高9.46米,连小室通高12.62米。北壁下方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通道口,由此盘旋登临台顶。通道及顶部边沿筑有1.05米高的短栏和矮墙,可凭栏遥望长空。
台身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是石圭,被人称为“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下部为砖砌基座。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
石圭居子午方向及正南正北方向。圭面刻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长条形泄水池,呈长条形,泄水池东﹑西两头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时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为东西向长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登上观星台,可以看到日晷,原本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可惜指针已经丢失。指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圆盘南高北低,平行于赤道面,与“圭表”的原理基本相同。日晷两面都有刻度,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和“时正”,正好是一天的24个小时。
观星台的作用有两个:“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还有观测星象的设施。《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因此,观星台应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计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郭守敬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观星台是郭守敬在当时所建的27个观测站的中心天文台。经过郭守敬、王恂等人在观星台的辛勤观测与推算,终于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观星台见证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的测量演算历史。
观星台是华夏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观星台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成为元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夏先衍在详细研究完观星台与阳城遗址的历史信息后,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这些灵源之地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华夏历史有着深厚的联系。梦境之中的灵源也好,还是现实中的灵源也好,都是率先诞生在了文化古迹之中。
而这次的灵源可能是几个朝代共同作用下诞生的。
观星台作为古代天文学的重要遗址,不仅见证了华夏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这些历史遗迹就是灵源之地诞生的关键所在。
夏先衍内心的激动与迫切难以言表,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往登封观星台。他预感,这次观星台之行,能够探寻到关于灵气更深的奥秘,进一步完善修行的功法。
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不仅是自己的情感,其中还包含了,那位神秘的存在,释放给自己的信息。他现在能够感觉到这位神秘存在,仿佛在指引着自己。
夏先衍恢复后感知越来越敏锐,他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神秘人对自己以及对华夏的善意。
与梦境中灵源之地如雨后春笋般突然涌现不同,现实中的灵源之地一个接一个地现世,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为了让他了解更多关于灵气与灵源的秘密,将修行体系完善。
夏先衍推测,这个神秘的存在,或者说这个“守护神”,正以特殊的方式守护着华夏。每一次灵源之地的出现,都是这位守护神在默默地指引着夏先衍和修行者们,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灵气的奥秘,更好参悟“灵”的世界。
观星台,与古人一起仰望星空。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