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公正合适,黄琬的脑海中很快就闪过一个人影。
不过,他表面上还是思忖了片刻,然后道:“前弘农太守王宏,乃是并州太原郡人,可为河内太守。”
王宏?
刘辩闻言,脑海中一道亮光闪过。
再稍加思量后,不由得暗地里给黄琬点了个赞。
这个人事任命,何止恰当,简直就是一箭多雕!
王宏此人,就是讨伐白波军的时候,因干活太麻利被刘辩直接去职,槛车入雒的弘农太守。
其实罢免王宏,刘辩当时的考量一方面是杀鸡儆猴,稳固弘农大后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王宏和王允的关系。
历史上记载,王宏是王允的兄长,一说族人。
但不管怎么说,两个人关系很近。
而王允在刘辩看来,性子属于比较执拗的,万一王宏也是如此......他不太敢过河打白波了。
历史记载,王宏年少的时候,力气过人。
这是边郡世家子弟的正常套路。
就连电视剧里的老头子王允,看似弱不禁风,但在历史记载上,也是少时习经传,练骑射。
王宏担任弘农太守期间,考察郡里向宦官买爵位的人,即便是二千石也全部逮捕拷问,诛杀了几十个人,因此威震雒阳。
基本上,这兄弟两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
何进用王允为河南尹,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后来,王允担任司徒的时候,让王宏担任右扶风的太守,作为长安的羽翼。
王允被抓后,王宏反复劝说左冯翎的宋翼,和他一起对抗李傕郭汜。
可惜的是,宋翼是个愚忠的腐儒,因为一纸诏书,就去长安送死去了。
这导致王宏独木难支,只得抱着侥幸心理一起去。
果然和王允、宋翼一起被杀。
......
刘辩为什么觉得这个任命好呢?
因为他免职王宏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大道理,但实际上就是有些无厘头。
再次启用王宏,自然让其感恩戴德,这叫欲扬先抑。
比如后世一些领导人想提拔某个人,都会先进行打压,导致其忧心忡忡,然后再去提拔。
其次,王宏是太原大族,因为王允的事情,并州太原的大族对待天子肯定有些担心。
现在天子启用王宏,也就是在向太原郡释放善意。
现在王允追随的袁隗已经被杀,可以说旗帜已经倒了,剩下的基本坐实叛贼。
最后,王宏自身能力也不差。
一般越卷的地方,能出头的人,往往有两把刷子。
就怕一潭死水,世家大族垄断了所有上升通道,那样的话,再赚钱的生意都能搞成赔本买卖。
当然,无意义的卷不在此列。
......
王宏和黄琬并没有多少交集,甚至可以说有点旧怨。
这一次大公无私的推荐,其他人自然找不出任何的反对意见。
相互比较一下,都觉的这个王宏最为合适。
如此一来,也就没必要把自己想推荐的拿出来。
盖勋更是颇有几分同道中人的开口道:“推荐人才,就应该刚正不阿,大公无私。”
光禄勋是实权重臣,说话极有份量。
他的肯定,让其他人更加无话可说。
“非王长文不能安定河内郡。”
“此人知兵敢战,颇为悍勇,且文武双全,正合适不过。”
见状,朱儁的眉梢微微一挑,随即也道:“河内郡兵谷富实,王长文文武全才,定能阻止冀州叛贼。”
最终,随着刘辩的一声:“可。”
河内太守的人选也就确定了,正是在廷尉诏狱中的王宏王长文。
“并州刺史,还有推荐?”
刘辩接着问道,并州虽然自保为主。
但并不能保证后面有什么变动。
尤其是袁绍,历史上可是最喜欢私刻印绶,然后大肆封赏那些乌桓人,还挑选刘氏宗族的女子嫁过去。
他若是用这一招来对付并州的匈奴......还真的不太好说。
最早流离的于夫罗,就跟袁绍混过很短的一段时间。
......
若此刻能有个刺史前去协调安顿,别的不说,至少彻底稳住局势。
有可能的话,再忽悠个三五千的匈奴人过来当炮灰......啊不,来立功。
......
并州刺史的问题。
原本的并州刺史是张懿,被匈奴叛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