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被放弃,黄谦就需要物色其他动物。
可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被野猫一家所吸引,实在是因为他们所栖身的洞穴,恰好处在黄谦视野最显眼的地方。
首先是那个洞穴。
穴居的生物在草原并不少见,眼前的野猫,还有最为常见的野兔,以及狮子最便捷的猎物疣猪,最烦人的敌手斑鬣狗,最致命的威胁毒蛇。
所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洞穴还算较为常见。
或许一个熟练的猎手能够一眼就分辨各式洞穴属于哪种野兽,但黄谦还没到那种程度。
除了疣猪的洞穴之外,他没有太过仔细地观察过其他生物的洞穴。
而疣猪洞穴的特征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浓厚的气味,以及周边流落的泥泞。
野猫所住洞穴的洞口出乎意料的宽阔。
几乎和疣猪洞相仿,而显然疣猪与野猫的身材比例差距极大。
这样的洞穴真的具备防护功能吗?
曾经也住过洞穴,并遭遇过胡狼偷袭,以及亲眼目睹过狒狒高举狮崽的黄谦,对洞穴的安全略有怀疑。
诚然,洞穴总归是比直接在草原表面直接驻扎要更加安全一些,这点黄谦认为狮子做的不够严密,他有心将其改善,但既然改变就尽量做到能力所及范围内的最好。
洞穴口的大小,就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
大了确实宽敞,但安全性却因此下滑严重,小了看似更加安全,但如果只能幼狮娇小的身材才能探入其中,看护幼狮的成年狮子又多有不便。
黄谦本来以为洞穴的大小主要与其内居住的动物体型大小有关,可眼前的事实让他确认并非如此。
大小相仿的洞穴,疣猪钻进钻出全身都紧贴着土壤,有种捉襟见肘的局促感。
野猫则母子并肩在洞口处探头探脑,四处张望,还有些游刃有余。
是黄谦把动物挖掘的洞穴想的太简单,以为有些参考就能够为狮子量身定做合适的洞穴。
另外,黄谦还有一个可怕的想法。
或许这些洞穴的奇妙之处,或者说每种生物洞穴所拥有的所谓特征。
会不会仅仅是人类为了能够方便理解,而自行归纳总结出来并不存在的知识。
换句话说,洞穴这玩意就只是有挖掘能力的动物,随手一挖挖出来的东西。
其各项性能的成因,物种仅仅只是一种比建筑者心情还要微弱的影响因素。
不过纵使如此,其上也留存着代代相承的经验。
像是留下后路,应对暴雨天的结构。
黄谦又有些想要改变主意,就算不抓捕野猫,也想要将其洞穴一点点刨开,仔细看看其中的细节。
或许上天察觉了黄谦的期望,野猫母亲恰逢其时地离开了巢穴。
这不是一个巧合。
在狮群与斑鬣狗一同进食斑马的时候,弥漫的血腥味就像是一种开饭的讯号。
秃鹫可以仗着来自天空,哪怕实力相对弱小,也敢上前分一杯羹。
其他弱小些的地面生物,就只敢瑟缩等待着。
野猫就是其中一员。
他们惧怕这些巨兽,但更主要地还是忌惮贪婪的斑鬣狗。
对于狮子而言,他们真的不够撒牙缝,所以纵使穴居的洞口防备稍显逊色,也不必太担心。
能让挖掘的工程量与获取的血食量不算亏损的,对于狮子而言也只有疣猪这个可怜的猎物。
相较之下,斑鬣狗的食谱也更丰富一些。
野猫母亲的外出觅食,正是因为斑鬣狗终于饱腹,有散去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