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72章 李如松:从少年到名将的传奇一生(1/1)

一、早得宠眷

李如松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1549年12月29日),其家族久居朝鲜,先祖于明初渡过鸭绿江归附明朝,世代居住在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李如松自幼随父李成梁征战,骁勇善战,熟悉军事,曾师从名士徐渭学习兵法。凭借家世和自身才能,李如松在年轻时便受到朝廷的重视。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李如松承父荫被授为都指挥同知,允许世袭,并充任宁远伯勋卫。此后,他逐步升迁,万历六年(1578年)自黄花镇守备升任总督蓟辽保定军门标下右营游击,翌年(1579年)八月又升为分守马水口参将。万历八年(1580年)七月,因李成梁在辽东屡立边功,取得红土城大捷,李如松被允许世袭宁远伯爵,并因功调署都督佥事。万历九年(1581年)九月,李如松入京任神机营右副将。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七月,年仅三十五岁的李如松升任山西总兵官。这一任命引起了一些官员的担忧。给 事 中黄道瞻多次进言,认为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不应一同掌理重镇,担心权力过于集中。大学士申时行也请明神宗对李如松善加保全,以免招致非议。神宗对此表示理解,但并未削减对李如松的信任,反而召他入京任右军都督府佥书,以示对其的重视和保护。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七月,李如松改以都督佥事提督京城内外巡捕。同年十二月,兵科给事中邵庶弹劾李如松及其弟、副总兵李如柏不法行为,请求神宗对李如松稍加抑制,以“保全终始”。然而,神宗认为李如松父子兄弟因战功升职,与寻常恩荫不同,加恩并无不妥,因此并未采纳邵庶的建议。

万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出任宣府总兵官。在宣府任职期间,李如松与巡抚许守谦之间发生了矛盾。许守谦曾检阅军事操练,按照惯例,武将应尊文官,但李如松直接引许守谦与自己同坐,未遵守礼节。参政王学书劝解李如松,二人争执不下,几乎动手。巡按御史王之栋因此劾奏李如松“骄横”,同时弹劾王学书。神宗决定剥夺二人的俸禄,以示惩戒。不久后,李如松再次被参奏,给事中叶初春请求将李如松调离宣府。神宗最终命李如松与山西总兵李迎恩换镇,以缓解矛盾。

尽管李如松多次被科道官弹劾,但神宗始终对他宠眷有加,并未因这些弹劾而改变对他的信任。神宗甚至将李如松召回任中军都督府佥书,继续委以重任。

二、扬名西北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镇原副总兵哱拜(鞑靼人,东蒙古族)与其子哱承恩勾结蒙古河套部落,发动叛乱,迅速占领了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重要城池,威胁到了陕西的安全,全陕震动。朝廷多次派遣平叛军,但进展缓慢,局势十分严峻。

在这种危急时刻,经御史梅国桢的举荐,李如松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率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多路军队,前往宁夏平叛。李如松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迅速组织部队,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决心一举平定叛乱。

六月,李如松率领平叛大军抵达宁夏。他首先派遣麻贵部出击,击败蒙古河套部落,追击至贺兰山,将其全部驱逐出塞,彻底切断了叛军的外援。这一举措大大削弱了叛军的战斗力,为后续的围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各路援军陆续到达,将宁夏城团团包围。李如松亲自巡视战场,仔细观察地形和宁夏城的防御工事。他发现宁夏城紧邻黄河,城防坚固,直接攻打难度较大。于是,李如松决定采取水淹城池的策略。他下令决开黄河,引导河水冲向宁夏城。随着河水的涌入,城内的水源被切断,叛军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军心涣散,斗志全无。

九月十六日,宁夏城的防御工事在长时间的浸泡下开始崩塌。李如松见时机成熟,立即下令全面攻城。明军士气高昂,一鼓作气攻入城内。叛军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已经无力抵抗,纷纷溃散。哱拜在干掉两个属下后,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虽然接受了投降,但为了防止后患,最终还是处决了哱拜及其族人,彻底平定了叛乱。战后,李如松因功晋升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并获得世荫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恩赏。

三、誓师东征

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执掌日本的军政大权,其野心也随之骤然膨胀,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万历二十年(1592年),丰臣秀吉挟一统日本之余威,出动九军共15万大军攻击朝鲜。四月十三日凌晨,侵朝日军渡过对马海峡在朝鲜釜山登陆,万历朝鲜战争(又称壬辰卫国战争、壬辰倭乱)爆发。

当时统治朝鲜的李氏王朝,党争不断,武备松弛,已经“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城防。日军攻势凌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朝鲜三都(京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军一直挺进到鸭绿江南岸。丰臣秀吉不仅要求明朝政府承认日本以大同江为界占据朝鲜,同时还威逼琉球、菲律宾等明朝属国臣服。消息传来,明廷一片哗然,主战派认为必须出兵支援朝鲜,而主和派则认为朝鲜过于软弱,一触即溃,只会向明朝求援,建议仅让朝鲜国王及随从百余人过鸭绿江避难,而不出兵。经过激烈的争论,万历帝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以维护明朝的尊严和领土安全。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三千人抗倭,但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中伏,副将史儒战死,部队损伤惨重。祖承训侥幸逃生,这一失败使明廷更加意识到必须派出更为强大的军队才能扭转战局。

十二月,神宗命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帅蓟、辽、冀、川、浙诸军,克期东征。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总兵,一同前往。李如松深知此次出兵朝鲜的重要性,他迅速组织各路兵马,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二十五日,明军在李如松的带领下,誓师东渡,浩浩荡荡地开赴朝鲜战场。

誓师仪式庄严肃穆,李如松在仪式上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激励将士们为国效力,保家卫国。他强调此次东征不仅是支援友邦朝鲜,更是扞卫明朝的尊严和利益。明军将士士气高昂,纷纷表示誓死效忠,不辱使命。

李如松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在这次誓师仪式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不仅精心准备了誓师词,还亲自检查了部队的装备和物资,确保每一名士兵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明军的出征队伍包括步兵、骑兵、炮兵等多种兵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显示出明朝军队的强大实力。誓师仪式结束后,李如松立即指挥部队出发,沿鸭绿江向朝鲜境内挺进。

四、平壤鏖战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六日,明朝东征军兵临平壤城下。盘踞平壤的是日将小西行长指挥的侵朝日军第一军团。小西行长率领的日军凭借坚固的城池和先进的火器,严阵以待。八日拂晓,明军发起总攻,上百门佛郎机连续轰击平壤城头,将守城日军炸得人仰马翻,连小西行长的将旗都被炸飞。随后,明军的炮火开始延伸,轰击平壤城内各要点。第一轮炮火准备之后,明军各攻城部队开始登城,平壤各门陷入激烈的交战。

平壤日军在小西行长的督阵下拼死抵抗,依托坚固高大的城池用弓箭和火枪不断射击,同时将煤油浇下焚烧云梯,明军攻城部队伤亡迅速扩大。临近午时,明军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克了城北的制高点牡丹峰,全歼日军2000余名,城内日军顿时乱作一团。李如松传令全军,限在午时之前攻下平壤。明军将士蜂拥向前,火铳营和虎蹲炮也推进到城下实施抵近射击。李如松在前线督战时,坐骑被日军火枪击中,当即换马再战;其弟李如柏的头盔中弹,兄弟二人皆毫无惧色,指挥若定。将士们受到鼓舞,“无不一当百,遂克之”。可以说,作为主帅,李如松的镇定、果敢、勇猛给了明军将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军取得这场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午时分,名化装成朝鲜军的戚家军及辽东铁骑利用日军的麻痹轻敌攻上城南的芦门,砍倒了日军军旗,插上了明军的旗帜,明军不断攀上城头,欢呼声响彻云天。城头日军闻讯,纷纷弃城而逃,随后七星门也被明军大炮轰塌,明军骑兵突入城内。在普通门督战的小西行长下令残军退入城内的各土堡中死守。

在城内,日军残余主力约9000人龟缩在练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及周围的十几座小土堡里负隅顽抗。由于道路狭窄崎岖,明军的大炮推不上来,日军火力很猛,进攻部队伤亡很大。李如松果断停止攻击,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留出南面大道,诱使日军突围,同时派出信使给小西行长送信,大意是日军败局已定,为避免双方不必要的伤亡,只要日军撤出平壤,明军将不予拦截。小西行长接到李如松的信后犹豫不决,但战场形势迫使他发起突围。天黑后,日军派出斥候警戒,见无明军拦截,各土堡内大队人马蜂拥而出,借夜色掩护向城南杀去。

日军一路畅通无阻冲出城外,城南不远处就是大同江,时值隆冬,十里宽的江面全部冰封,日军先头骑兵部队迅速通过,大队人马争先过江,一时间江面上布满了人群。就在这时,早已隐蔽待命的明军火炮突然开火,江面的冰层被炸开无数条口子,日军乱作一团,冰层大面积崩塌,成群的日军掉进江水中,被顺流冲到冰面下。侥幸逃上南岸的日军则被埋伏在南岸的明军骑兵部队袭击。惊骇万状的小西行长率轻骑部队一路狂奔,沿途被明军追杀,最后在开城日军的接应下撤回黄海道。

据《日本战史》记载,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余名,仅余6600人,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另一则日本史料称,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一万八千七百人,现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据《朝鲜史》记载,此战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烧杀溺毙无数,逃散者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万历三大征考》记载,平壤之战“斩获 倭 级 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

平壤战役的胜利,打掉了侵朝日军的嚣张气焰,平安道、江源道、黄海道、咸镜道、开城的日本驻军纷纷弃城南逃,全线后撤400余里。李如松率军入朝参战仅仅一个多月,便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朝鲜三都十八道已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军继续向南开进,兵锋直指王京汉城。

五、血战碧蹄馆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四日,李如松连战皆捷,产生了轻敌思想。这一天,明军的一支侦察部队(约3000骑兵)在汉城郊区迎曙驿与日军北上诱敌部队加藤光泰部遭遇并爆发激战。明军大胜,斩首若干。加藤光泰败退后,立刻报告了汉城日本军总部。随后,日军第六军团主力、第三、第九军团各一部共余人先后赶到战场,他们认为这是明军的大部队,准备将这支明军包围在汉城以北十五公里的一座小山丘上的碧蹄馆,一场前哨战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场遭遇战。

日本第六军团指挥官小早川隆景认为,这是明军总攻的前兆,消灭眼前这支孤军是在明军总攻之前消灭其有生力量的绝佳战机。他计划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这支明军,在短时间内迅速结束战斗。被包围的是由明军副总兵查大受指挥的3000辽东铁骑,这支精锐部队配备了三眼神铳。碧蹄馆一战,3000辽东铁骑(到战斗即将结束时增至9000)与强于己方的日军激战一昼夜,残酷的战斗持续到二十五日。

李如松和副将杨元先后率骑兵共2000前来救援,从日军侧翼发起猛攻。日军经过一昼夜激战,已成强弩之末,误认为明军主力发起总攻,遂撤回王京。此战,李如松报称明军阵亡二百六十四人,斩获日军首级一百六十七人。而据日本《立花家传》《武将列传》记载,日军阵亡的“武将”(在日本战国时期指军官和士官)包括:小野成幸、十时连久、池边永晟、安东幸贞、小川成重、安东常久、久野重胜、横山景义、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波罗间乡左卫门,共计十五员之多,可见战况之惨烈。小早川隆景战后向丰臣秀吉汇报时声称打退了10万“明军铁骑”的进攻,实际上当时明军在朝总兵力不过才4万。

碧蹄馆大战是中日壬辰战争中明军的一次失利。但数量占优势的日军在此战后,不敢与明军 野 战 。而明军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强攻,于是双方在汉城一线展开对峙,战局陷入僵局。

三月,李如松在得知汉城日军的军粮库在龙山大仓后,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700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将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全部烧毁。军粮一失,日军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后,朝鲜瘟疫流行,征发粮食不易,日军被迫与明朝达成停战协议。四月十八日,日军撤出汉城,五月二日,日军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带,交还了俘虏的朝鲜王子。李如松于四月十九日开进汉城,五月十五日收复庆州。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所占领外,“汉江以南千有余里,朝鲜故土奄然还定”。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其余大部于七月底回国。

此役,东征大军在入朝参战的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汉城)三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战后,李如松回国述职,朝廷论功,加其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辽东总兵官一职空缺,廷议再三推举人选,神宗特出中旨用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官。言官争相劝阻,明神宗不听。李如松闻讯,“感帝知,气益奋”。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炤花(可能为达延汗的曾孙卓礼克图洪巴图鲁)率土默特部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最终在抚顺浑河一带阵亡,终年五十岁。神宗闻讯后“痛悼”,令具衣冠归葬于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并追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为其立祠纪念。

结语

李如松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更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在明代,以李成梁、李如松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贵为代表的麻家被并誉为“东李西麻”。李如松在万历时期,接连指挥了“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役、壬辰抗倭援朝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最强赛亚人传说
最强赛亚人传说
关于最强赛亚人传说:龙珠gt过后神龙与孙悟空一起离开了地球,在他们离开的十年后一起赛亚人与阿沙隆来到了地球,在z战士的反抗下,悟饭不敌,悟天与特南克斯被抓,在贝吉塔回来时地球已经没有了活人,超五贝吉塔不敌阿沙隆,从神龙界回归的悟空因为界王神的死亡,无法让贝吉特出现,因此只好与贝吉塔连手作战最后在贝吉塔的舍身下,白神悟空诞生,也是最后的一抹光辉,终究还是不敌阿沙隆,与银河中消散………再次重生的孙悟
熠不灭2
强弓劲弩
强弓劲弩
秦国大王嬴政继位,一个新的帝国时代悄然来临,首当其冲的是韩国,作为五代相国之后的张良,转瞬间,国破家亡。辗转流离,只为能施救父兄,尽平生之所学,经世间诸多困苦,百折不挠,依旧难阻天命。少年嬴政,从涉世不深,到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壮志凌云。本欲万世师表,却识人不清,终为大奸似忠之人所累,只十余载,大厦既倾。
水做的骨肉
大唐:开局投喂高阳蓝莓面包
大唐:开局投喂高阳蓝莓面包
魏叔云穿越大唐,绑定懒狗签到系统。首签就送懒狗大礼包!里面居然有一吨香辣方便面调料粉包!初来乍到的魏叔云,偶遇被赐婚,出宫散心的高阳。不知高阳公主身份的魏叔云,顺手用大礼包中的蓝莓面包投喂了高阳。蓝莓面包的美味,又被魏叔云的花言巧语打动,几句小诗之下,高阳沦陷了……不过,在魏叔云撩妹的时候。李世民李二陛下,居然在一旁偷听!这可坏了!当着皇帝的面儿撩公主!李二气的差点破窗而入!还好魏叔云那几句小诗
辞小诡
赤命村辉煌的传奇
赤命村辉煌的传奇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唐家第五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林十三,锦衣卫里最清闲的驯象所堂帖校尉。堂帖者,临时工也。当着嘉靖朝最强势衙门里的底层临时工,帮京城富贵人家找找走失的猫、狗、鸽子、蝈蝈、王八、锦鲤,赚几个安逸银钱。他很知足。可朝堂上的大人物总找上林十三,甭管他多不想卷进什么朝局大势里。这不,浙江有位胡宗宪巡抚,最近托他找什么虚无缥缈的白鹿,说是要靠这白鹿保一个叫俞大猷的老将和一个叫戚继光的俊杰......(书友群:178810462)
咱叫刘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