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第462章 发大财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最新章节。

皇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了起来,他缓缓地扭头,看向张景之。

内帑啊......十五万两。

皇帝仿佛能感觉得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张景之忙开口解释道:“是这样的父皇,如今京中有一份好买卖。”

皇帝听着,微微皱眉。

无论是什么买卖,也不能这样挥霍啊。

除非是稳赚不赔的。

皇帝没有说话,虎目注视着张景之,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张景之却是喜滋滋地说道:“京都里出了一个大型的钱庄,名曰聚宝钱庄,这个钱庄颇有意思,如今生意做得很大,只要往里头存入银子,那么每月便可分红吃利息。”

皇帝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看向张景之的目光不再慈祥和蔼,反而像是在关爱智障一般。

朕才刚刚夸完你,你就开始犯浑了?

聚宝钱庄?

这与朝廷的钱庄有什么区别的?

朝廷的钱庄将银子存了进去,难道会不给你利息?

朕还不如将银子放入朝廷的钱庄之内呢。

至少,这样一来,银子受自己监控。

放在别人那里......始终不安哪。

“父皇可知百两纹银进去,一个月可拿多少利息吗?”张景之神秘兮兮地问道。

“多少?”皇帝下意识地问道。

“一百两存入每月可分得十两银子啊,且本金不动,随时可以支取。”

嘶......

皇帝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朝廷的钱庄一百两是多少利息来着?

不,先不管那个。

一百两每月十两,一千两每月就是一百两,十五万两每月是稍多来着。

皇帝的算学其实还不错。

可此刻,皇帝的脑子似乎卡顿了。

等他算清楚十五万两一个月是多少银子的时候。

整个人都惊呆了。

卧槽......

这样一算,一个月岂不是能白白拿一万五千两,这一年就是十八万两啊。

皇帝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发懵。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如今,朝廷的钱庄几乎在京都是处于垄断式的。

可是,坊间还是有一些钱庄涌现出来。

他们直接套用朝廷钱庄的模式,提供一些小额的放贷。

皇帝对于这些也是知晓,可没想到,突然出来这么一个大型的钱庄。

这得是什么样的体量,才能承载这样的业务啊。

若是江河在此,他定然会大惊失色。

这可不就是后世的传销手段嘛。

百两银子进去,不仅本钱分文不动,且每个月还能领到分红,这种套路,后世太多太多了。

什么刷单,什么投资,乱七八糟的,五花八门。

显然,皇帝以及张景之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套路。

皇帝不禁担忧地问道:“可让人查过了?”

张景之泰然自若地答道:“父皇放心,起初儿臣也是有些担忧的,认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皇帝不禁点头,是啊。

天底下哪有这样做买卖的。

张景之继续道:“儿臣让暗羽卫去查过了,东家是宝安府的商贾,听说朝廷在大力建设边关,听说他们有一个大的投资计划。

不过父皇放心,聚宝钱庄信用极好,起初儿臣投入不多,只有一万两,到了月底,分红便奉上了,儿臣方才加大了投入,追加到了十五万两,每月的分红都是按时支付的,想要银票就给银票,想要真金白银,就给真金白银,一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穿越大唐,开局错认李渊为爷爷?一次巧合,李君撞上了李渊和长孙皇后,竟错把二人当作自己记不到面容的爷爷和母亲。李君满脸热忱,请二人进屋休息。“爷,娘!咱们合伙干点买卖,准能赚个富可敌国的家业!”“我想着卖盐,这买卖利润大得惊人,更何况我手里的盐比朝廷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好上不知多少倍!”长孙皇后听了,嘴角微微抽动。李渊原本只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乌龙,可盯着李君那张脸瞧了半天,心里
萧天刚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