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
杜甫已到潼关。
他见了高适,这位多年未见的好友如今终于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他很繁忙,杜甫刚到潼关的时候,他说自己想要见高适,甚至还被潼关的侍卫细细盘问了许久。
他很高兴,曾想要“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故人,如今终于真的无人不识。
高适见了他来,很开心,拿出了两坛新酒,盛情款待。
见了杜甫,高适笑着跟他谈起了自己刚刚接任潼关的时候有多紧张,又讲到了自己这一路来的经历:
“子美啊,你可不知,这建宁郡王,真乃神人也!”
高适喝高了,就着盘本是潼关进献给建宁郡王、最后却被他贪墨了的腌咸菜,细细说着陈秋安做的种种。
“你可不知,我当时跟着他去潼关的时候,我当时都没想到他要做什么。”
“我还以为他就是去混一混,捞一个‘翼护长安’的功劳之类,可谁知道,他竟然真带着八百人去冲那潼关!”
“不仅如此,内城城墙上那一箭,真可谓是一箭拨开云雾,整个潼关都慷慨激昂起来了。”
杜甫面露苦涩,说道:“那又如何呢。”
“崔乾祐带来的可是五万军!”
若这建宁郡王只是个花架子,那杜甫倒还不那么在意了。
可现在来看,他还是个颇有本事的!
他来长安的时候,还不知道燕军竟会派这么多兵马来长安。
高适悠然自得,依旧喝酒:“安啦。”
“子美,你这个人,就容易想太多。”
“来来来,喝!”
杜甫忧心忡忡地问道,“那可是崔乾祐的军队。”
“五万军!五姓七望出身的名将!”
“建宁郡王,当真顶得住吗?”
他看着面前神态怡然自得,似乎丝毫都不担心已经被围了七天的长安城的高适,有些疑惑:
他哪来的这种迷之自信?
高适洋洋自得,笑着说道:“你看好就是了。”
“我反正是已经习惯了建宁郡王了,你也要习惯这种被打破惯例的感觉。”
杜甫没有心情陪着高适喝酒,他自顾自地看着明月。
忽然马匹疾驰的声音响起,似乎是门外来的:
“报!”
高适压了压手掌,对杜甫说道:“你听好了。”
信使走进门里,见礼之后,很快说道:
“长安来报,建宁郡王守城七日,大破崔乾祐军。”
高适嘿嘿一笑,“你看,子美,我说了吧,建宁郡王总能创造奇迹。”
杜甫瞪大了眼睛,“细细说来!”
他把酒杯往前送了送,示意高适倒酒。
高适骂骂咧咧,说杜甫胆大包天,竟敢让潼关守将给他倒酒,简直是倒反天罡……
杜甫不管他,听着信使汇报:
“守城七日,长安城不伤分毫,后以骑兵前后包夹,大破燕军,活捉崔乾祐。”
“骑兵前后包夹?长安城不伤分毫?”
杜甫声音虽说诧异,可他的眼睛里面却闪着精光,“军报无误?”
信使点点头,“无误。”
杜甫猛地一拍桌子,“好啊,好啊!”
“我大唐有如此好郡王,何愁不中兴?”
他把酒杯倒扣,“快,不陪你喝了,我要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