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恐式死亡游戏

第270章 想要试剑,你们可以亲自出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恶恐式死亡游戏》最新章节。

天罡剑宗,势如破竹!

在继海宁门,猡城,虎牙谷等一众缥缈宗的附属势力被破后,圣树城这道防线,也被无情的摧毁。

燕北山城主终究是式微了,在天罡剑宗的猛烈进攻下,哪怕是有上古灵树的庇护,城主府的防御,显得有些脆弱。

圣树城的守卫,保护着燕北山朝着缥缈宗方向撤离。

后方大量的守城护卫被剑宗屠杀,很快,从圣树城里边,再到城外,红色的路途,好似一条长长的血布。

天罡剑宗正式向缥缈宗宣战。

就在战火愈演愈烈的时候,剑宗境内,剑之谷中……

四座不同颜色的高塔譬如巨剑般散发着无声的威仪。

四大镇剑长老位于高塔之上,他们的目光聚集在剑台中的那道年轻身影上面。

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萧诺而言,仿佛过去了两三个月那么久。

每分每秒,都在修行。

四大镇剑长老按照封尽修的指示,竭尽所能的强化萧诺的战力,不断的给其灌输资源。

各种丹药服用了不知多少,光是“养剑丹”这种药性极为霸道的丹药,都服用了好几次。

只要萧诺扛得住,完全不去理会后果。

至于这种训练方式以后会给萧诺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他们更是毫不在意。

一个多月的时间,萧诺没有休息一刻。

疲累了,就用恢复元气的丹药。

灵能耗尽了,就使用回复灵力的物品。

各种能用的资源外力,基本都用上了。

因为在他们眼中,萧诺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他是一把“剑”。

一把“杀人的剑”。

“没想到此子的功体如此蛮横,如此高效的训练方式都扛了下来。”一位镇剑长老开口说道。

“一个多月的时间,让他从‘封侯境九重’到‘称王境二重’,这也算是我们四个人的极限了。”

“嘿,接下来就是验证成果的时候了。”另一人诡笑道,他目光一凛,冷声喝道:“八大剑侍何在”

“咻咻咻……”

话音刚落,黑暗中走出来八道负剑身影。

那名镇剑长老说道:“你们八人联手进攻,只要能够伤得了他,重重有赏!”

此言一出,八人的眼中皆是闪过一抹光亮。

“只要伤他就行吗”一人问道。

“是!”那镇剑长老给予肯定:“哪怕是削下他的一缕头发,或是划破他的一层衣袍,都算你们赢!”

另外三位镇剑长老没有说话。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以“试剑假身”对萧诺进行训练。

假身的战力虽然不低,但毕竟都是些没有灵智的死物,它们不懂得配合,都只会死板的攻击。

而这八位剑侍不同,这八人乃是四大镇剑长老的得力爱将。

八人对敌的时候,非常默契。

其中有四人达到了称王境一重,另外四人是封侯境九重。

曾经八人更是有过轻易斩杀称王境三重,四重级别高手的傲人战绩。

现在四大镇剑长老想要以这八人来给萧诺试剑,也是想验证一下这段时间萧诺究竟增长到了什么程度

话不多说,八位剑侍纷纷跃上剑台。

“哗!”

冷冽的霜风吹拂而过,萧诺身上衣袍掀动,鬓角两边垂下的发丝更是给其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战损”气质。

萧诺面无表情的看着前面的八人,天葬剑立于他的面前,发出一阵低吟。

“开始!”一位镇剑长老厉声喝道。

话音落下,八位剑侍立即利剑出鞘,朝着萧诺攻去。

八人移动速度很快,且移动位置非常的整齐。

可也就在八人冲过来的瞬间,萧诺眸中一闪幽光,连同一股雄浑的剑势从其体内爆发出来,立于面前的天葬剑,骤然……起剑!

“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修李五
剑修李五
剑修,出剑后只有两个结局,敌死,或我死......
自在清闲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转生反派:我真的不是萝莉控
我真的不是萝莉控:叶望川转生到玄幻世界已有第十八年。直到生日时,他才得知,自己竟是一个反派!而他又没系统、没重生、没金手指,只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家世背景。唉……太难了。为了不被气运之子制裁,叶望川开始注意起了周围特殊的人。而他遇到的第一个气运之子……嗯?怎么是个萝莉???这萝莉居然还有系统!系统奖励还能被自己拿走用!从此。叶望川踏上了薅萝莉羊毛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白毛无口萝莉师傅,薅!灰毛红瞳
番茄味杂鱼
西游记扩写
西游记扩写
(明,吴承恩着。)可谓是经典,文化底蕴深厚,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感觉,没有任何想法,只为容易观看。
神秘的小土豆
天道天骄
天道天骄
关于天道天骄:天道恢弘,谁主浮生?天道一役,谁破苍穹?人杰、鬼雄、楚翘、天骄,万载后的归来,再踏归家路,再战天道桥!冥冥众生,悠悠万物,何为因,何为果?那黑手布下层层杀机!那连天大战时代的闯荡!浩瀚蛮荒,无穷天界,激昂战血如火!纷乱情仇如渊!滚滚雷鸣声震寰宇!我!林铮!回来了!
拈花一叶
弘邑录
弘邑录
古董店老板离奇死亡,牵扯一桩尘封已久的往事,古越国王室纷争,祸起萧蔷。看主人公如何将这千古迷案破解。本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悬念丛生,充满诡异。希望读者细细品尝每一章书,各个章节之间都会有联动。希望读者能够喜欢本书,感恩每一个看过本书的...
杨少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