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器大师?不,修仙百艺我都会

第346章 炼甲(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炼器大师?不,修仙百艺我都会》最新章节。

魔甲之所以比同阶魔器价值高出数倍,只因其不仅用料多,工艺更是复杂无比。

像刀剑,炼器师将灵材塑形后,刻画入相应器阵,便可成型。

然炼制甲胄的时候,可没有这般简单。

最简单的甲胄,名为板甲,顾名思义,像铁板一样防护着主人,板甲的工艺相对简单许多,由成块成片的灵材锻造而成,只需在这些大块的板材上铭刻上相应的器阵即可。

然而即便是最简单的板甲,对炼器师而言也是最难炼制的一类器物,无它,完整的一套甲胄,相对应的部件实在太多,像一般修士所购买的魔甲,只是其中之一的胸甲。

一整套完整甲胄,是由盔甲、面甲、颈甲、肩甲、臂甲、胸甲、裙甲、靴甲所构成,在这些部件之中,还要细分,像护心镜,便是胸甲的额外配件。

在凡俗世界中,拥有一整套甲胄的重甲士兵,可以一敌多,在修仙世界中,一套完整的甲胄对修仙者的加持更甚。

只因修行界甲胄的每一个部件上都可刻画器阵,这些器阵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相互间有着紧密联系,一旦全面激活,作用于一起,所产生的力量十分巨大。

举个例子,好似游戏中的套装一般,多个器件组合到一起,会激活套装技能,甲胄有着类似效果,多个甲胄上的器阵组合在一起,便会形成微型阵法。

身上套着几个阵法与别人干架,那肯定占尽优势啊!

不过这也正是甲胄的难炼制之处,这么多部件,阵法还要能相互呼应,一般的器师,根本炼制不出来。

故而成套的甲胄市场上十分稀少,流通最广的甲胄,一般仅指胸甲。

当然,板甲只是最简单的甲胄,最难炼制的甲胄,当属鳞甲。

与板甲相比,鳞甲更加轻便,更适合修士战斗,在保持这种优势的同时,鳞甲的防护力比板甲更加强大。

这与凡俗界是有区别的,在凡俗界,更加厚重的板甲防护力是优于鳞甲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异,只因为修士用的甲胄,是刻画有阵法的。

修士之甲,防护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灵材,二是其上的阵法之力。

鳞甲之所以比板甲防御力更高,便是因为后者。

如其名,每一件鳞甲都是由成千上万片细小的鳞叶构成,若论刻画阵法的有效面积,鳞甲甩出板甲好几条街。

但这也是鳞甲难炼制的主要原因。

单单用灵材锻造这些鳞片大小的甲叶,便足以难倒大多数炼器师,再在这些甲叶上刻画微型阵法,所需要的功力,所耗费的精力,皆难以想象。

故此就算是炼器宗师,一般也不会尝试去炼制鳞甲。

市场上,所流通的皆是一些板甲,若真出现鳞甲,都是进拍卖行的极品货色,价格比板甲,得翻上数倍。

现在梁辛准备为自己炼制的,便是一整套三阶甲胄。

价值四千块清灵晶的岩魔魔核,只是这套甲胄的主材之一,其它材料,亦是价值不菲,梁辛现在身上仅有五百块清灵晶,所有家底,都投资在了这甲胄和接下来所炼制的飞行魔器上。

这颗四阶岩魔魔核,则是整套甲胄的阵法核心。

拿出一把漆黑小锤,这是梁辛购买的二阶锻造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间最高处
人间最高处
关于人间最高处:十二楼上开天门,此是人间最高处。人间最高处,能有多高?我提剑至此,十二楼上所谓天人,可敢迎战?
见秋
剑影江湖,偏偏少年
剑影江湖,偏偏少年
关于剑影江湖,偏偏少年:这是一个充满恩怨情仇的江湖世界。主角沈逸风自幼跟随父亲隐居山谷,父亲沈破云曾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剑客“剑影,却因一场神秘的对决重伤隐退。沈逸风在父亲的教导下练就一身剑术,却未真正踏入江湖。直到父亲被“幽冥殿的高手杀害,沈逸风带着父亲的剑,踏上了为父报仇的江湖之路。在途中,他结识了神秘女子苏清瑶,两人并肩作战,历经重重磨难,最终揭开“幽冥殿背后的惊天秘密,成就一代江湖传奇。
孤独的疏星
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
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
关于举族飞升,从大数据炼丹开始:苏芒本为星际时代公民,在进行换体手术时出了岔子,带着智脑转生到了这个修行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纵剑千里一剑光寒十四洲的剑修,有搬山倒海,口能吞城的妖兽,凡人命如草芥,唯有修行方可保自身平安。苏芒虽为天阳金丹世家苏家的族人,奈何灵根资质只是下下品灵根。好在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智脑零号的辅助,苏芒总算在十八岁前突破到了练气中期,取得了留在家族修行的权利。恰逢丹堂招生,苏芒凭
高山无水
修仙之交易传奇
修仙之交易传奇
本是现代社会一位商业奇才,年纪轻轻便在商界崭露头角。他对古董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闲暇之时总爱穿梭于各大古玩市场。这一日,他在一个偏僻的地摊上,发现了一枚古朴的铜钱。铜钱表面刻满了奇异的纹路,纹路之中似乎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仿佛在召唤着他。跟着他一起见证新征途,全文有金手指无系统无女主,无女主,无女主重要的事说三遍
用户41104251
江湖听风录
江湖听风录
一段段离奇的江湖诡事,一个个多情的江湖儿女,刀剑交错间,是谁的泪晕染了那个江湖?
东方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