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事件让布莱恩和他的同事们意识到,即便是一些小小的放松,也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这件事成为萍果的一个警醒,从那以后,公司在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方面变得更加严格,开发者指南也变得更加详细和苛刻。
当然,这也加剧了开发者们的抱怨。
不少开发者在开发社区和论坛中吐槽,说萍果的开发指南就像是“故意刁难”,甚至有人将萍果的审核机制称为“开发者的地狱”。
有开发者戏称,萍果的指南就像是“挑刺”的机器,稍微有一点权限的宽松都会导致审核不通过,或被要求反复修改。
甚至有开发者认为,萍果过于严格的规定让人觉得“缺乏人性”,他们觉得萍果不理解真实开发环境中的困难,仿佛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独裁者。
布莱恩听过这些抱怨后,心情总是复杂。
一方面,他理解开发者们的无奈,毕竟开发和市场压力已然不小,萍果的“高标准”无疑为他们的流程增加了不少难度。
另一方面,他清楚,如果想要安全体系不仅仅是一纸空谈,如果想要保护软件用户真正权益,那这些又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种背景下,布莱恩觉得“快捷指令”显得尤为难得。
这个应用不仅完全遵循了萍果苛刻的开发规范,甚至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做得更加周到,达到了教科书般的水准。
布莱恩暗自钦佩开发者对萍果指南的透彻理解和细致执行。
大多数开发者对于萍果的沙盒隔离机制、跨应用权限调用要求等条款都抱怨颇多,觉得这些条款是束缚创新的绊脚石,但“快捷指令”的开发者却似乎完全理解了萍果的初衷,愿意在这些限制内探索并实现一种极具创意的功能体验。
布莱恩心里暗暗赞叹,这位开发者无疑是懂得萍果设计哲学的。
他并没有视规则为障碍,而是将其视为框架,最终在这个框架内打造出了一款令人惊艳的产品。
是的,没错。
确实很令人惊艳。
作为一个对ioS框架以及各种系统应用都十分熟悉的人。
布莱恩一眼就能看出快捷指令这款软件跟Siri联动所能起到的巨大价值。
这背后蕴藏着的经济效益是极其巨大的。
当然,布莱恩最推崇的还是快捷指令这款应用不越界的行为。
这种对萍果开发者指南的尊重,让布莱恩感到一种莫名的敬意,仿佛这个应用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对萍果隐私安全理念的一种“信仰式的践行”。
当然,他也明白,对于很多开发者来说,遵循萍果的开发者指南绝非易事。
布莱恩想到,或许萍果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审核流程和开发者指南,是不是可以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灵活性,让开发者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能更加便捷地遵守安全规范。
毕竟,开发者和萍果本该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
只不过这种制度的改变肯定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了。
回到“快捷指令”上,这款应用的完美执行让布莱恩不禁生出了一种奇妙的想法:如果萍果能给这样的开发者更多资源和支持,会不会带动一波更具创造性的应用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呢?
布莱恩有些冲动地想,或许可以推动这个应用的开发者进入萍果的技术支持团队,为他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专业指导,甚至让他参与到萍果的系统功能开发中去。
但随即他也意识到,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走下去,萍果本身并不会轻易破例去优待一个开发者。
尽管“快捷指令”已经在萍果内部团队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要走到被萍果收购、甚至成为系统自带应用的地步,还需要多重考验。
这些考验完全有可能将尚未长成大树的嫩苗扼杀在萌芽之中。
毕竟萍果内部并不是一种声音,很多时候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立场对于一件原本积极的事情完全可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评语。
大概类似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现在虽然对快捷指令的评估还没有出什么问题。
但再这样继续评估下去布莱恩感觉很难说。
布莱恩决定,不再按照常规流程对快捷指令这款软件进行评估了。
要直接将“快捷指令”这个应用的详细情况直接提交给萍果高级管理层,看看能否引起更高层次的关注。
他希望萍果能够认识到,这样的开发者不仅是创新的代表,更是一个对萍果价值观的深刻理解者。
随即,布莱恩拨通了一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