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技术在基带芯片的研发设计中,是举足轻重的部分,对于将来华荣道进军手机领域也是至关重要。
另一家则是名为伦琴软件,伦琴软件规模更小,只有六个人,是一家专门从事多核调试技术的微型公司。
这两个虽然都是小公司,但其实这两家都是专攻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有很多技术在该领域都是开创性的。
既然是开创性的技术,那就意味着在同领域里,他们就是第一,就是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譬如伦琴软件,他们就有一项名为ASPEX的独步技术。
这个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单项技术,它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开发环境。
其中包括集成的、上下文敏感的编辑器、构建工具、源代码版本控制管理、ASPEX调试器、代码生成工具、模拟和其他必要软件开发工具等等。
伦琴公司在成立之初,基本业务是为系统芯片设计提供开发和调试解决方案,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方面,他们就是舍我其谁的天下第一。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如果说芯片是所有产业链的顶端,那么伦琴的这套开发环境就是芯片设计食物链的顶端。
很难想象,如此一个小微公司,却卡着整个行业的咽喉。
是的,他们能做到的东西只有那么一点,技术也十分单一。
但就是这种单一,在整个产业链中,就相当于一个齿轮,没有它整个产业链就转不动。
别看这样公司规模小,但往往是能帮忙给大型技术公司做调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
一旦成功拿下了这种公司,就像是掌握着水龙头,能源源不断的细水长流。
所以戴定最终决定,在这份报告所包含的公司中,除了雷盾和伦琴,他还想收购另外三家小微企业。
在商业竞争中,尤其是西方商业环境下,纵观很多生态圈,其实充满了大鱼吃小鱼的优胜劣汰。
最终下来的未必是王者,但绝对是强者。
在这种逻辑的催生下,一般都会在行业里形成几个超大的头部企业。
可以说,一家公司的研发实力的快速增长,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开辟团队投入研发攻坚技术最终突破的过程。
而是公司凭借雄厚的资本,横向扩张,将一系列小公司收购吞并,然后融入到自己的体系里,最终不断壮大的过程。
因为这样的方式更符合商业竞争的规则,更有效率。
这其实和戴定在韩国做的一样,创造财富的速度远没有转移财富的速度快。
而先机和效率,就好比“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永远是商业战场中最核心的本质。
如果和西方的商业竞争对比,由于起步较晚的关系,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小鱼都只有几条。
还远没有达到互相吞噬,壮大彼此的“鱼塘效应”。
正是因为中国还不具备这样兼并吞并的技术生态体系,没有成千上万的公司曾经作为小鱼在这片鱼塘里生存。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中国要走的路还有太多太多,这也是为什么戴定要收购这几家公司的真正内核。
其实不仅在半导体方面,只要符合戴定青白计划规划的,其他行业的小公司他同样有收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