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年前,雷盾公司设计 一套“SOC”系统,即system-on-chip。
可以说,这套系统是为ARM公司量身定制的。
而且从近几年的合同情况看,ARM公司一直是他们的重要客户。
雷盾还和ARM公司有做过“片上总线”等一系列项目的合作,那些都是知识产权项目。
而伦琴软件的ASPEX技术能够让DSP和ARM的软件开发人员,通过单一调试器提供混合架构调试支持,从而提高生产率,并减少产品上市时间。
所以,对于ARM公司来说,这两家公司也许目前还算不上至关重要。
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一定会成为他们的软肋。
在后世的芯片圈子,ARM公司无人不晓。
但在九十年代末,大部分人其实压根没听说过这家诞生于英伦的公司,或者即便是听说过也是让人不以为意的小公司。
ARM公司的前身Acorn电脑公司诞生于1978年,当年Acorn想基于Intel的开发新的电脑,但是Intel使坏不给样片。
Acorn一气之下就自行开发了ARM处理器,一度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但很快,又被Windows的生态击败了。
可以说,在这阶段ARM对Intel是充满怨念的。
若不是苹果公司的出现,或许ARM的命运到此结束也是有可能的。
1990年,经过和苹果的谈判,ARM从Acorn分离出来,它的第一单业务就是为苹果开发ARM6处理器。
ARM自1990年正式成立后,随着手机移动市场的兴起,经过了十年时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风口,开始踏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ARM并非没有对手,虽然Intel,AMD主要精力集中于PC领域,但这个年代谁都不敢确认这两条大鱼会不会吞噬ARM这条小鱼。
毕竟打不过就买的事情,Intel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在竞争端,从SGI独立出来的MIPS公司,也是ARM在移动处理器上的竞争对手。
戴定相信,在这种时刻,ARM公司急需通过吞并来快速扩张,提高市占率的同时,还能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而他看中的雷盾、伦琴和其他三家公司,很有可能就是ARM的目标“鱼”。
其实对于这几家都是小公司,后世的戴定也没有关注过。
他之所以有信心,完全是处于自己对商业环境的理解和对这两家公司业务的看好。
自从和这两家的尽调开始,戴定每天晚上都会守到凌晨等待和金文浩通电话。
可以说每一天的谈判内容和方向,基本都是按照戴定设计的方向在走。
不过戴定也没有亏待他们,两家公司的合伙人分别拿到了450万美元和575万美元。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拿钱后可能的出工不出力,戴定不仅给团队留下了部分股权作为激励。
还提出了同股不同权,团队的分红不仅优先,比例也是资方的两倍。
心中的大石落地,戴定让金文浩给团队放假两天,然后再开始剩下三家公司的谈判。
很快好消息传来,剩下三家公司戴定花了总计不到1100万美元就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