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按照董孝通的估计,这种情况随着天气转暖后就会好转。
那时候会有更多的汉人出关,与异族进行山林建设,朝廷也会拨调更多的钱粮。
齐烨点着头,耐心的听着,意料之中的事,包括一些内部矛盾,百姓与异族,文臣与武将等等,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董孝通着重提及了一下南地世家的老毛病又犯了,暗中较劲,一些新开发的地盘划分等问题,在那张圆桌上已经无法做到当初像齐烨那样一言而决。
董孝通对此感到极为担忧,之前他和喻家喻曜如果能够达成共识的话,可以压住这些世家。
现在他来到京中担任户部左侍郎,那么喻家很有可能一家独大,董孝通倒不是怕喻家吃亏,也不是担心喻家会有什么二心,而是怕喻家只顾着自扫门前雪,不以朝廷和国朝的角度来考虑利益如何划分。
事实上多年来喻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们不在乎其他世家的死活,只在乎自家的利益,不会去参与,也没必要参与世家们的争权夺利。
以董孝通的想法,他认为喻家就是在看热闹,喻家越不管,这些世家越会胆大妄为,不断膨胀,直到有一天被清算,被齐烨,被朝廷,到了那时,再换一批世家上位,这对喻家无疑是有好处的,旧人哭,新人来,新人变旧人,旧人继续哭,喻家永远是那个云端之上既抽身世外又得益最多的世家。
“喻曜怎么说?”
“倒是与喻曜提及过此事,可喻家…”
董孝通眉头紧锁,回忆了一番在南关与喻曜的对话。
喻曜不是那种话多的人,并非因为岁数大了,而是带着那种你能听懂就听,听不懂就懒得和你多谈的意思。
“喻曜说山林终究是蛮夷之地,这蛮夷之地有着大机遇,大财富,想要夺得这大机遇大财富者不知凡几,且叫他们厮杀着,死的人多了,吃的教训多了,渐渐也就平静下来了。”
齐烨若有所思,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猛地一听,话没错,你争我夺,一旦过火了,朝廷自然会收拾他们,收拾过了,之后的人们就会老实了。
可无论是齐烨还是董孝通,都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这番话又何尝不可以理解喻家在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如今国朝可令号令喻家的…”
董孝通面露苦笑,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唯有世子殿下了,只许一纸书信,喻家自会收敛。”
齐烨突然有些感慨,感慨自己的今时今日,竟可以让国朝第一世家听命而行。
哑然失笑,齐烨耸了耸肩:“明白你的意思,维持之前多方制衡,不过问题的关键不是喻家,你觉得呢。”
“不错,大帅,南关大帅!”
董孝通一番话说的斩钉截铁:“若我不担任这户部左侍郎也就罢了,担任了,定要上书一封,南关需要换帅,换杀伐果断之人。”
齐烨点头表示赞同,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他在南地的时候拳头大,世家不敢造次,事实上南关大帅也可以拳头大。
只是白修竹拳头大是大,挥不起来。
并非是老白无用,而是他干不了几年了,即便挥了拳头,世家也会想着暂避其峰,口服心不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白修竹太过刚正,太过古板,山林有着太多太多的新兴事物了,老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领悟。
董孝通双眼一眨不眨的望着齐烨,等待一个人名,一个决定山林命运的人名。
“宫中和朝廷会有考虑的。”
让董孝通极为意外的是,国朝之中应该最重视山林的齐烨,竟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懒洋洋的说道:“回都回来了,离的那么远干操心也没用。”
“可…”
董孝通满腹疑窦,他知道齐烨一定是在乎山里的,可又为什么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他无法理解,无法理解齐烨的无动于衷,如今还有什么是比山林更重要,如今还有什么是,在齐烨眼中比山林更重要?
“总之…”
齐烨给董孝通又倒了杯茶,露出了笑容:“以后在京中为官,好歹我们相识一场,如果南庄…不,如果我们受了委屈,你好歹照拂一二。”
董孝通瞳孔猛地一缩,面色愈发莫名,没来由的,他突然觉得齐烨就仿佛交代后事一样。
齐烨突然嘿嘿一笑:“对了,我准备干点大买卖,融资呢,投点不。”
董孝通面露戒备:“多少?”
“几十万贯不少,几百万贯不多。”
“你要做什么?”
齐烨犹豫了一下,凝望着董孝通足足许久,最终轻描淡写的吐出了两个字-----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