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太过麻烦,便请大人只挑些聪慧孩童。”
华佗连忙补充了一句,只当是王策觉得此事难办。
“说实话……”
“我数不清。”
“我们并州的孩童,大多都是在蔡邕先生的学堂里,学些算术、识字之类。”
“冀州虽未完全推广开来,不过预计明年,新建的学堂就会在各郡落成。”
王策说的情真意切,甚至都有点惭愧。
但听在华佗和张机的眼中,宛如一道惊雷劈在了他们的天灵盖上。
啥?
他们听错了?
并州的孩童,跟蔡邕学艺?
“敢问大人,这些孩童……都是官宦家子弟?”
张机不敢置信地问了一句。
“什么宦……宦官?没有的,我们并州很文明,不用这种东西的。”
王策听了个岔劈,连连摆手。
“在我并州学堂里的,都是农家子弟——当然,最近多了些匈奴小孩,不过都是一样地教嘛。”
听着王策很认真地说完,张机和华佗,足足愣了半晌。
直到手中的茶盏都凉透,王策饿死鬼投胎般,吃完了盘子里的果脯蜜饯,张机才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这……”
“并州百姓,难道都供得起孩子上学?”
须知道,这个时代拜师入门,那和春秋战国的时候,差别不大,却也不小。
寒门子弟,不是没有,只是想要搭上这层关系,束修显然是不大够格的。
所谓束修,就是十条干肉。
所以,有不少出身够呛,不过家里有些许浮财的,就有资格拜在世家的儒生名下。
只求未来能通过举孝廉的门路,混个小吏当当,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至于入朝为官,那是想都不要想的机缘。
王策听了,却是哈哈大笑。
“怎么可能!”
“现在并州人人都能吃饱不假,可若说富裕,倒还算不上。”
“孩童们上学的一应饮食,都由郡守承担,再上报州府予以报销。”
一应饮食!
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长身体的小孩们,那饭量岂是一般人能满足的?
可王策偏偏就有这个实力!
最不缺的,就是食物!
之前的熟食,如果说只能辐射到晋阳县、太原郡一带,那么有了预制菜,以及玉米、土豆和红薯,王策就从没担心过粮食的问题!
就是常年只能吃肉的匈奴部落,如今也过上了顿顿有粮的日子!
听得王策发话,两位走南闯北,也算见识广博的名医,愣住了。
一路走来,他们也观察到,田间地头,除了劳作的农夫,几乎都没有看到多少儿童。
原来,是都在上学啊!
对视一眼,两人便已经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愿为大人效劳!”
张机第一个拜倒,随后,华佗也纳头便拜,王策连忙把两人扶了起来。
成了!
这下,公共卫生的问题,终于不用担心了!
区区瘟疫?
定叫它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