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名叫李小二,这不是小名。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老人出生在那个国家秩序崩坏、内忧外患的混乱年代。
家里的长子刚出生就饿死了,为了让他好养活,就取名了李小二。
老人家出生日期的具体时间都不记得了,一直以来过的都是国庆节。
最先开始遭小日子屠杀,躲难到了外地,在行路的过程中十岁的孩子被光头阵营抓了壮丁。
后来被俘,因为无亲无靠拒绝了回家,加入了红旗军队伍。
再后来就是加入了志愿军,奔赴半岛作战。
经历几年战争后,形势开始稳定,于是老人随着队伍回国,拒绝了国家的分配,带着仅存的家乡地名返回了家乡。
回到家乡遇到了很多当年一起逃难的乡亲,居然重新回到故土。
索性他就在乡亲介绍下结婚生子,一直过到了现在。
家里人本身也不太清楚,直到后来政府找上门给予援助,身边人才知道这位老人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在战场上立过汗马功劳。
在队友阵亡的情况下,一人守住阵地一天一夜,直到援军赶到,英勇事迹至今还在军队中流传。
李小二老爷子的儿子今年也六十多岁了,一直都想趁着老父亲在世,写一本自传。
老人家淡泊名利,但是他的儿子希望自己父亲的精神能够流传下去,尤其是老父亲的回忆中,那些为国捐躯英勇牺牲的战友们。
他们的年纪也才二三十岁,容颜就永远的定格了。
老父亲对钱财看的很淡,唯独提起战友们才会落泪。
很多都和他一样都是孤儿,但是都有着坚定的信念,为了子孙后代不要受他们的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对于这样的老人,王超、陈花花等人是很敬佩的。
也正是如此,不远千里也要来一趟,不仅是征求当事人的同意,也希望拍一段采访,将来放在电影的彩蛋和预告之中。
团队到当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4点了。
在酒店休息了一上午后,中午随便吃了点饭便和李老爷子的儿子取得了联系,约好下午见面的时间。
一点半车队准时到达了定位的小区。
李老爷子的儿子也就是作者和孙女都在大门口等候多时了。
王超和陈花花快步下车迎了上来。
相互介绍身份后,一行人边走边聊。
得知自己儿子的书要拍成电影,老英雄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儿子做完思想工作后还是很兴奋。
老人家的儿子劝说,借着这个机会把故事中有血有肉的战友演绎出来,让世人铭记。
所以老人家很快就同意了,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换上军装,穿戴好各种奖章,还有战友们的遗物,除了能联系到的后人的把信物邮走了,剩下的都是无牵无挂的,他指望着有一天自己百年后,能够和战友们葬在一起。
正装出席在家等一上午了。
怎么劝都不行。
考虑到汉大帮半夜赶过来的,还要休息,父女俩也没有打电话催促。
听到这里,不由得走的更加的急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