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作人在苦水乡卫生院,算是正宗的老资格了。
他父亲原来是受人尊敬的老中医。传说他的一碗凉茶,能祛百病。受父亲影响,谭作人三岁便跟着父亲认识中药材。
七八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将一部《本草纲目》烂熟于胸。
等到谭作人长大读书后,他却对西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后来考上市里的一家卫校,读的不是中医,而是西医。
谭作人的学医学历,最高只能算是大专。
大专毕业后,他被分配来了苦水乡卫生院。等到原院长退休,他就成了院长。
谭作人看病,还是喜欢用现代的检查仪器。当然,他并没有将父亲传授给他的中医技艺丢掉。望闻问切依旧是他诊疗的辅助手段。
苦水乡的人都知道,谭作人是坚定的西医支持者。但是,他却将食膳当成自己的养生之道。
年届六十的谭作人,看起来却像一个刚满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按谭作人的理念,人就不存在忌口一说。任何病,都不像医书上说的有禁忌要求。只要病人想吃,就说明身体需要。
因此,他在患者问他,有没有忌口要求时,他往往都是一挥手告诉患者,任何东西,只要你心里想吃,尽管吃就是。
陆天明刚来苦水乡时,谭作人很不理解。
他甚至怀疑陆天明来苦水乡的动机,是不是借助苦水乡的这块跳板,来实现他进入编制的事实。
苦水乡卫生院虽然只是一个乡级医疗机构,却人人都有正规编制。
编制对一个人的一生很重要。只要进入编制,才能算端上真正的铁饭碗。
因为有这个怀疑,他起初对陆天明的态度并不算友好。
直到陆天明在医院展示出他非凡的医疗技术,他才真正认识到一个人才对医院的重要性。
陆天明在卫生院当医生时,医院每天来看病的人明显比过去要多了许多。
不仅仅是他态度和蔼,关键是陆天明在诊疗的准确性。
对于疑难病症,或者苦水乡治疗不了的病。陆天明会直接让患者转院。而对一些小病,陆天明坚决不让患者胡思乱想,往往是几粒药就能将患者治好。
陆天明也是苦水乡开创第一例真正手术的医生。当时有位老乡因为患了急性阑尾炎,病人痛苦得想死。如果去县里医院动手术,时间显然不够。
陆天明当机立断,利用卫生院最简陋的条件,做了一例完美的外科手术。
陆天明成为苦水乡卫生院的医生,来看病的姑娘小媳妇明显要多了许多。她们一来,都喜欢说自己胸口痛,要求陆天明拿听诊器塞进她们的衣服里,听她们的心跳。
甚至有小媳妇说自己肚子莫名其妙的痛,要求陆医生亲手检查的。
谭作人给陆天明单独准备了一间诊室。诊室里面摆着一架屏风。屏风后是一张床。女患者一来,都喜欢拉着陆天明去屏风后,她们会主动躺在小床上,请陆医生检查身体。
陆天明有一个习惯,看病的时候,无论天气多热。他都会戴着口罩。
而且他戴口罩很特别,往往只露出来一双眼睛。
有女患者便趁着他检查身体的时候,出其不意将他口罩扯下来,然后盯着他俊朗的面孔看半天,满足地离开。
患者扯自己口罩的事,陆天明很郁闷。他便将这些事汇报给院长谭作人,希望他能站出来制止这种行为。
谭作人闻言后,大笑不已道:“天明,你以为这些娘们是真来看病的?”
陆天明狐疑地问道:“他们不来看病,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