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打造最强工业园

第14章 劝说(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唐:打造最强工业园》最新章节。

于是张小川问道:“不知道大哥俸禄几何。”

张景仁一脸自豪的说着:“食邑、俸禄、职田……林林总总一年约有近二百贯。”

而这两百贯还有近一半是爵位食邑,说白了是祖上福荫,跟他有什么关系。就这点钱,简直就是吊打啊。

张小川就算按之前买炸竹虫来算一年也有二百六十余贯,更何况现在有一个酒楼五成分红,看今天这个劲头,营业额翻个十倍都没有问题,按纯利润三成的一半就是七百多贯。

看着张小川思索的模样,大哥还以为他是被这么多钱镇住了,眼看弟弟要出糗一脸唏嘘。而福伯看着大哥一脸唏嘘的表情不忍直视,在想一会打脸得多疼。

最终张小川决定保守一点,按预估的一半报给大哥,伸出三根手指道:“三百贯!”

“一年三百贯,这么多?”

张景仁说着还看向福伯,好似在说,告诉我这是假的。这时张小川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一个月三百贯。”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显然这个数字对大哥冲击有点大,缓了一下大哥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再次确认道:“真的?”

“真的!”

就在张小川准备趁热打铁,进一步说服大哥的时候,院外传来敲门声。

福伯前去开门,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而来的还有黄掌柜的声音:“老师,老师!”

“黄胖子,不是让你不要喊我老师的嘛。”自从教授了黄掌柜厨艺之后,称呼也变得亲密了许多,而且这个黄胖子年龄也就二十出头,比张小川大不了几岁,于是被张小川亲切的叫黄胖子,而黄掌柜居然欣然接受。

黄胖子坚持道:“得蒙先生传我如此神奇烹饪之法,一声老师当得,当得。”

“随你吧,你这时候不应该在店里忙着的吗,急匆匆的赶来可是有什么事。”

“哎呦,别提了。”

黄掌柜一脸懊恼的说:“没想到这个炒菜如此受欢迎,食材备的太少了,这早早就卖完了。这不刚忙完就来给老师报喜了吗。”黄掌柜眉宇之间难掩笑意。

“那进来说。”

黄掌柜正要说话,突然看到大哥,连忙打招呼道:“见过青城县男,不知张县男也在,失礼失礼。”

“无妨。”张景仁挥手示意没关系。

黄掌柜看到张景仁在场欲言又止,张小川表示没有关系,让他有什么就说什么。黄掌柜略显神秘的说道:“这得多亏老师的建议,把菜价定高,一盘青菜卖羊肉的价钱还抢着要。老师可知今日卖得多少钱?”

看着黄掌柜一脸贱相,张小川没好气的说:“不知道,赶紧说。”

黄掌柜也不再卖关子 说道:“今日入账一百八十八贯又二百钱。”说完一脸嘚瑟静等张小川惊讶,结果张小川面容平静,黄掌柜失望之际却等来张景仁的惊讶。

“你说多少?”

张景仁一脸吃惊的大喊一句,接着不敢相信的继续问道:“一天就赚了近两百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关于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魏冉穿越成异姓王世子替身。真世子在封地逍遥,自己在京城当人质?既如此,那就代替他成为真世子。大骊皇帝:魏世子,朕要把三公主赐婚给你!真世子小姨:虽然你是我假外甥,但我是你真娘子呀!真世子:父王,冒牌货抢了我的公主和小姨,我要把身份换回来!异姓王:儿啊,晚了,爹的三十万大军被他给灭了……。
一条沙鱼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关于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穿越元末,成为朱元璋亲弟,开局下葬爹娘。“小弟你去当乞丐,哥去当和尚,口粮不够咱省给你!”眼见洪武大帝朱重八要把破碗递给自己,朱远砸了他的碗,并决定这一次带着朱重八走上一条不一样的皇帝之路!朱远:刀在手,跟我走!杀地主,抢钱粮!咱们兄弟二人定要闹个天翻地覆,亲手打出一片天来!………朱远:一场朝会两个时辰,站得腿好酸!朱重八:来人!给仁义王搬一张龙椅来坐!满朝文
半份红豆泥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