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灾:我的玩家会修仙

第270章 削权(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第四天灾:我的玩家会修仙》最新章节。

沈家修士以及他们的手下被关押进牢狱之事经过有心人的传播,在皇都已经人尽皆知。

沈傍听闻便知道那位国君动手了,他不去理会事件过程是如何,反正没这事还会有另外的借口,他赶忙去寻自家真人。

他来到沈家族地的地下,跪拜在石门前。

“晚辈有要事求见,请真人解惑!”

石门打开,沈傍赶紧跑进石门,只见沈家真人盘坐悬浮在空中,他并未睁开眼,但沈傍却感觉自己已经被真人看透了。

他惊恐的向真人跪拜,额头汗流不止,他便知道此事已无回转之地,以前面见真人都没这种情况。

“何事?”

沈傍抬起头来,张了张嘴,却恐惧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这些所谓的沈家人不过是沈真人在海外随手收的,与他并无血脉关系,若非内陆南方注重血脉传承,沈真人岂会瞧上他们一眼。

沈真人见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加重了语气。

“沈傍啊,你要记住,我在,沈家便在;煌国强,则我强,可否理解?”

沈傍哪还敢继续反驳一句,吓得立马磕头。

“懂了,懂了!”

沈真人见此失望的摇了摇头,挥手便把他扇出了地下洞府。

沈傍失魂落魄的走在路上,一路上有许多沈家修士前来寻求帮助,但沈傍犹如一具行尸走肉般,什么也不回应。

当他来到自家院子里,墨习羽只是在一旁看着,虽然墨习羽是沈傍明媒正娶进来的,但哪怕是去风俗店浪,也没有碰过她一下。

就在这时,吴远走近院子,却不见沈傍,便询问过往的下人。

“禀大人,家主回来的时候样子不对,应该在后院那边。”

吴远路上遇见墨习羽,隔着一段距离便行礼。

“见过嫂子。”

墨习羽点头回应,如今尘埃已定,即使再记恨也没任何意义了,更何况她对于吴远的印象还不错,再加上墨楚鱼为煌国皇后,墨家血脉依旧还是正统。

“不知沈大哥在哪?”

“在书房里。”

吴远来到书房,说是书房,其实是沈傍搜罗了一些纸壳术充面子罢了。

他见沈傍精神萎靡的坐在椅子上,而沈傍见到吴远,神情立马焕发生机。

“远弟!快来坐。”

沈傍立马让出位置,按着让他坐下,吴远盛情难拒,只好坐下。

“远弟,你可要为我出意见啊,这科举制度明显是为了削两家手中的权利啊。”

吴远听闻只觉得好笑,便笑着安慰他。

“沈大哥不必惊慌,科举只面向文官,而大哥是武职一侧啊。”

“那也不行,一旦此举推行,犹如尝了鲜的野兽,谁知那位国君还会不会找出借口削两家的地位。”

吴远神色严肃,似乎在思考什么,良久,只听他询问。

“大哥去寻真人了吗?

“找了啊,可是真人不想管事啊!”

“那真人是怎么说的?”

沈傍便把真人的话重复了一遍,吴远立马领会。

“沈大哥不必忧心,真人说得对,他才是沈家的根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穿越玄幻世界,成为青阳剑宗一峰之主,惨遭亲传弟子叛出师门后,觉醒授徒返还系统!“叮!投资凤雀真血,返还先天混元剑体!”“叮!投资洞玄真诀,返还青帝经!”“叮!投资破境丹,返还大道金丹!”多年后,当万敌来犯!妄图踏平剑阁之时,却见剑阁山门下,那负责看门的杂役,竟散发着仙帝级别的恐怖威压!摇光女帝、炎烬之主、紫霄道君等无上巨头更是纷纷从沉睡闭关中走出!“胆敢对师尊不敬!尔等罪该万死——!”
冥十六
我想逃就是逃不了怎么办
我想逃就是逃不了怎么办
“放开我!大哥,我真的没想出去,真的⋯”守卫理的懒的理他,把焚尘绑好扔回去,继续看门。本来在原世界的生活已经够苦兮兮的了,没想到穿越之后更苦,是个男的都不会忍受的了自己是个女帝的男妃吧,而且还是不受宠、无人问津的男妃。所以焚尘决定逃离这里,...
筱橘里
吞噬百万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
吞噬百万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
三年前,楚天歌闯入了葬天禁区,意外触摸了一尊石碑,竟被石碑中封印的百万远古强者进行夺舍。而想要夺舍他身体的人,其中不乏魔尊,武帝,丹神,剑祖等等,这些远古时期的顶尖巨擘,在企图夺舍楚天歌的身体后,反而被楚天歌反吞噬了,并融合了他们毕生的大道与修为。“你说你是剑道天才?只用两年就领悟了剑意?不好意思,我不用领悟都会一亿种剑意!”“你说你是丹道天才?十六岁就会炼制九品丹药?不好意思,我随便一出手就能
诗酒趁华年
仙子,这是老奴留给你肚子的礼物
仙子,这是老奴留给你肚子的礼物
关于仙子,这是老奴留给你肚子的礼物:年过百岁,万人迷系统才到位。方阳伸出粗糙的大手摸了摸自己沧桑的面容,不禁感叹:“八十年,老天爷,你知道我这八十年是怎么过的吗?”(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注??:本书非常考验读者自行联系上下文和配图进行脑补的能力。)
带专大王
土中云中她的裙中
土中云中她的裙中
关于土中云中她的裙中:公元2164年,蓝星灵气逐渐复苏,一个少年偶然获得仙法传承,从此开启了一段玄幻的修仙旅程……
青愿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