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相当于是一桩女帝操纵下的政治联姻。女帝都这么说了,做臣子的这种事情哪里能没眼力见?
难道萧复真就是女帝的私生子?要不然女帝操的心也太大了!
到底是单纯给自己儿子相中了一个女孩子,还是更多是利益考量?按照常态,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高一些。
“你们家也是因为当年的宫变么?”沈念安问道。
“倒也不是!”苏明月说着眼眸里又有了些变化。苏家的情况跟萧家还有些不一样,但这话当着沈念安的面并不太好说。
“是你们家先出了事情,所以我们家才知道你有可能还活着,只是不知道去哪儿了。太平二年,家父被人诬告罢官下狱以致流放,最后客死异乡……”
“所犯何罪?”沈念安奇怪道。
很明显苏家的情况跟萧家不同。太平二年,当今圣人都当政了,那又是因为何事?
“家父在恭顺皇后当政时,一直洁身自好。甚至当年宫变也出了大力,安抚了众多朝臣。因功被先帝封为南阳郡王。”
“太平二年,有朝臣诬告家父在恭顺皇后当政时,家父与逆臣私通,陷害忠良。甚至我们俩的婚约成了证据。可家父当时只是出于无奈才答应了下来……”
其实在当时,女帝与萧行古一唱一和,把苏牧逼到了墙角,不答应都不行。
苏明月说起这段往事,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落个不停。
沈念安也有些唏嘘,跟自己想的相差较大。人家根本不是女帝一党,反而可能是对头。所以女帝才通过这种方式来绑定苏家。
苏家按说是功臣之家,可却因为和萧复的婚约而败落,不免让人唏嘘。
当然沈念安也知道,这只是个表象。到底是苏牧真做了其他事情,还是说苏牧功高难治,被圣人清算?
以常理而言,圣人出手并不难理解,狡兔死走狗烹嘛!但也不好武断的下结论。
人人有私欲,但人的心胸有大小,格局有高低。你做不到的事情别人不一定就做不到。所以不好拿片面的信息去揣测。
不过有姜念卿,事后问问就知道了。
苏明月本以为会听到一些抱歉的话。哪知道沈念安一句话也没有,仿佛这些事情全然与他和萧家无关。
从心里而言,沈念安其实很符合她对丈夫的向往,甚至是出人意料的好。玉树临风,知书达理,进退有度,有文人之骨。
但可惜时移世易,一切都不是她想象中的样子。倒不是她抱着多大希望,而是他和萧复的婚约实在包含了太多的事情和情绪。
有恨,恨萧复,恨萧家。如果不是萧行古作恶,再加上当日威逼父亲。她和萧复不会有这样的交集,苏家也不一定就落难。
有念,因为她一开始就很喜欢,虽然那时候她不知道什么叫喜欢。但三岁的她见了一岁的他,稀罕的不得了。
他应该也喜欢她,见了她总是在笑。甚至他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姐姐。这甚至让她的“婆婆”生了好大的气。
大人的世界太复杂,她搞不懂。那一年父亲总是唉声叹气,但她却偷偷高兴了好几天。甚至想着要快点长大,早点嫁给他。
可那时候她怎么可能明白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只不过听见别人怎么说,她就怎么想。不过,那应该很美好吧?
母亲虽然也不愿意,但却是认命。一直告诉她自己是有丈夫的人,既然答应了人就不能反悔。自己怎么可能会反悔呢?才不会呢!
直到后来,萧家被抄家灭门了,她的丈夫不见了。在父亲的喜色中,她偷偷哭了好几天,她成了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
直到后来,她懂了那些官场的道理,懂了自己只不过是女帝捆绑自己父亲的工具,懂了他那“公公”一直都是父亲的对头。
直到后来,她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不光是因为懂了很多,还因为她的丈夫不见了,他会去哪儿呢?会不会饿着冻着?还会不会记得自己?
自己才不要他记得,他是坏人的儿子。死了才好……
可每每想到这几个字,心痛的便不能自已。他可是她的丈夫啊!
那个幼小的影子在爱与恨中,在她的心里牢牢的扎了根,成了抹不去的执念。
在最孤苦无依的时候,这个男人成了她在困境中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她甚至幻想他能踏着云彩来救自己和母亲出去。
在最落魄凄苦的时候,这个男人成了他在困境中痛恨的理由和对象,她甚至悄悄扎了个草人去咒他,可咒着咒着就哭了。
在十多岁的时候,她就发誓要找到他,不管怎么样,她都想要个结果。
终于找到了,是在一个监牢里,是在一个雨夜里,有人要杀他,他就站在院子里风雨不惊,面不改色。
她本想看着他就这样死去,也彻底断了这样的执念。可终究不忍!
她的男人凭什么死在许清风那个贱人手里?就算死,也要死在她手里!
所以她出手了。然后在一声“姐姐”中,所有的怨恨都仿佛随着风雨散了去。
原来,在那份怨恨的包裹下,她从未曾忘记他,放下他。
他依稀还有当年的影子,只是可惜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她。再次见面,叫她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