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两人紧握着彼此的手。
“陛下贤明,心胸宽广,因此朝堂上的臣子们敢于冒犯天颜,敢于诤谏,假如往后朝堂上一直如此,天下何愁不治。”
“臣历经一生,事齐、周、隋、唐四代王朝,王朝之兴衰,在皇帝,在朝堂诸臣,前朝灭亡,陛下当时刻警醒。”
“前隋之时候,西域四十国归顺隋朝,尊隋炀帝为圣人可汗,而如今,西域二十九国归附大唐,尊奉陛下为天可汗,但大唐万万不可学前隋,与西域诸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糜费以万万计,令中原疲弊以至于亡,这是臣曾经犯下过的错误,陛下,当引以为戒.......咳咳咳咳咳........”
说这么多,裴寂的精神也快要支撑不住了。
但是他仍旧用尽全部力气,紧紧的握住李世民的手,他要看着李世民答应自己。
千万不要犯曾经出现过的错误。
切莫因为一个“天可汗”的名头,而好大喜功,对西域诸国,百般优待而损朝廷利益。
表面功夫,面子问题,比起中原大唐的百姓生活,比起朝廷安稳来说,是要排在后面的。
朝廷强大,百姓富足,大唐强盛,哪怕是不做这些多余的事情,草原,西域,仍旧对中原怀有敬畏之心。
若是本身弱小,即便是有再大的排场,这些胡人,也敢有觊觎之心。
“裴爱卿。”李世民担忧的看着裴矩,转过头去看向自己带来的侍从。
“太医呢?!”
“怎么还不到?!!”
“陛下。”裴矩拉了拉李世民的手。
李世民转过头来看向躺在床榻上的裴矩。
只见裴矩轻轻摇了摇头,几乎微不可察。
“没.......没用的.......”
裴矩的气息越来越微弱。
迷蒙间,他也看到了站在李世民身后的李复。
“泾阳王。”
李复本就在全神贯注的注意着裴矩,听到他的声音,也连忙上前。
“裴尚书。”李复来到了李世民身边,也凑到了裴矩的跟前。
“泾阳王,有能,可........可...辅佐.....陛下。”
“陛下.......乃,明君.........能........兴大唐........社稷.......”
话说完,裴矩闭上了眼睛,嘴巴还微微长着,却已经是没了气息。
“裴爱卿?”李世民轻声唤道。
“裴尚书?”李复的眼神里带着不相信。
李世民松开手,裴矩的手滑落,摔在了被褥上。
站在后面的裴宣机见状,也清楚,自己的父亲,走了。
他双膝跪倒在地上。
“父亲!!”
头狠狠的磕在地上,痛哭流涕。
屋子里的下人,纷纷跪下,默默开始哭泣。
“裴爱卿,你,你.......”李世民嗫嚅了半天,没再说出什么话来,但是眼里的泪水,早就已经夺眶而出。
李复也是眼眶发红。
他也跟裴矩打过几次交道。
这老头,抠搜,巴不得一枚铜钱掰成两半花。
可是做户部尚书的,有几个不抠搜的?
他为什么抠搜?因为实在是经历的太多,他怕了啊。
他怕不能为朝廷管住钱,他怕万一大唐像前隋那样,怕走以前的老路。
所以他谨慎啊。
大唐要出兵草原的时候,他可曾抠搜过?
粮草补给,军饷物资,他从未说过二话.......
他是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裴卿.........”李世民也哽咽着哭了起来。
“陛下,节哀。”李复将李世民扶着站起来。
李世民看向裴宣机。
“节哀。”
裴矩去世,裴家要办白事了,李世民和李复两人也不好继续留在这里。
李世民还要回到宫中,跟臣下们商讨,如何追封裴矩。
李世民走到门口的时候,太医署的人才匆匆赶来。
李世民看着他们,叹息一声,摆了摆手。
“回去吧。”李世民的心累已经浮现在了脸上。
虽说裴矩岁数大了,可是曾经他精神矍铄,处理政事,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
当年玄武门的事情,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死了,可是二王余党仍旧守着东宫,想要与李世民决战。
是裴矩前往劝说,这才平息了最后一场争斗。
裴矩对于大唐,对于贞观朝来说,是大功臣。
李复和李世民一起回到了宫中,也是和李世民一起见了朝中的几个大臣。
众人在听说裴矩去世之后,纷纷惋惜。
“裴尚书学识渊博,涉及经史子集,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也是干事之才。”魏征的脸上也带着几分沉痛:“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却依旧忠于职守,谨慎而不松懈,到了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程度,几乎是前无古人呐。”
“是啊,突厥平定,西域二十九国归降,他看到了,也算是了却了他一桩心事了。”房玄龄也感慨着。
裴矩这一辈子,经历了两次西域归降中原王朝。
一次前隋,一次大唐。
他希望,同样的事情,大唐一定要有一个不同的结果,一定要做的更好。
所以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拉着李世民的手,叮嘱许多。
他心中又何尝不觉得,中原亡,有自己的原因和责任在里面?
背负着这样的愧疚,临走时,不希望大唐步这等后尘。
“传旨,追赠裴矩绛州刺史,谥号为敬。”李世民说完之后,又是一声叹息。
“八十多了,便是白事,也是喜丧,诸位,莫要如此,到时候前往裴家,送一程吧。”李复说道。
“是啊。”房玄龄也应和着:“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裴尚书八十四寿终,足矣。”
众人纷纷点头。
“户部尚书的位置,却是空了下来。”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思索一番。
“那就让戴胄去户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