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湖,一刀砍翻这乱世

第94章 闲人退避(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民国江湖,一刀砍翻这乱世》最新章节。

对于这点杜澔心里当然是门清。

这能有什么办法?他娘的,这是原主闹出来的。

他也只能尽可能一点点挽回形象。

“澔爷,里面东西不少,您看是要斩人,还是打人出口气就得了?”

猴子在里面逛了一圈,出来就询问道。

“斩人!”杜澔淡淡道。

“好...好的...”

猴子迟疑着点点头,但还是急匆匆朝里嘱咐起来。

没一会,所有弟兄都提着刀走了出来。

刀这玩意,杜澔手底下这群弟兄家里其实每人也备了至少两把。

不过响箭一出,大家都来的匆忙。

而且杜澔也担心迟则生变,干脆直接从兄弟单位索要兵器。

还别说,看管码头这边的弟兄,还真是专业。

杜澔还看到里面有许多铁棍,木棍,有些木棍更是钉了钉子,带着倒刺。

可以说除了火器,打群架用的玩意都有。

这也正常,码头一直都是青红两帮斗争最激烈的地方。

红帮占据的份额远不如青帮,但挨不住青帮步步紧逼,想要全部吃下码头份额。

可是红帮也不可能继续退让,码头利润这么大,真要是还丢了。

那接下来大家要么压榨自家地盘的商铺,要么只能缩减成员。

无论怎样都是慢性死亡。

所以这里不能退,也退不了!

“兄弟们,相信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清楚了吧?”

杜澔压了压手,见大家安静下来,这才环顾一圈,单手杵着刀淡淡说着。

大家平静看着杜澔,很快就有人高声道,“澔爷,您说是不是李六这混球,您给个话,我这就剁了他!”

“对!”

“对!剁了他!”

“剁了他!”

那弟兄的一句话就像是一个信号,很快这边就纷纷响起呐喊。

那架势恨不得把李六碎尸万段。

看着这一幕,杜澔暗暗点头。

原主许多地方做的虽然都很极端,很激进。

但是有一点做的让杜澔很满意,那就是很会护犊子,对这些估衣街自家弟兄真的很照顾。

这些人大多都是估衣街穷苦人出身,平时要么是在街上厮混,就是在估衣街的布料铺子当学徒,干一些杂活。

这年头干活是一点也不好混。

挨骂那是常有的事,挨打更是家常便饭。

遇到好点的东家,你能吃喝不愁,但想要多少工钱那就难说。

这里还有一些就是做脚行的。

这年头脚行几乎被青帮垄断,但红帮地界,也有几家受红帮照应的脚行行当。

就是因为和红帮呈捆绑关系,待遇更差。

毕竟青帮有钱,红帮是真的穷。

就好比青帮的一些把头大佬,有一个算一个,家产至少几万大洋起步,一些手里有多根子孙签的家产少说有十几万大洋。

而红帮这儿,五爷这个堂主,估计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家产。

就这他还不敢太过剥削弟兄们,抽水比青帮更少,但弟兄们过得更苦。

无他,红帮的产业,能捞钱的太少了。

利润都极低。

而原主能在极低利润的情况下依旧极尽可能的分润给弟兄们不少利益,让大伙都能吃得饱穿的暖,这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不仅满足了吃喝,就连弟兄们的家小,原主也是尽可能的照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